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國家天文臺聯合阿里云發布全球首個太陽AI大模型 4月1日消息,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聯合阿里云,發布了全球首個太陽AI大模型“金烏”,基于阿里通義千問系列開源模型,目前在M5級太陽耀斑預報上準確率超91%,這也是該級別太陽耀斑預報的最高水平。 太陽耀斑是太陽表面發生的劇烈能量釋放事件,會輻射出大量帶電高能粒子,影響地球電磁環境,嚴重時可造成大范圍停電,威脅在軌衛星、空間站的安全。 太陽耀斑通常分為A、B、C、M、X五個級別,其中A能量最小,X能量最大,屬于中等強度的M5級耀斑會對地球的空間環境產生顯著影響。 發表于:4/2/2025 2024年全球紅外成像市場規模將超10億美元 SWIR 專門用于機載光電中的激光目標指定。它在遠程監視和反無人機系統 (UAS) 應用中也越來越受歡迎。SWIR 能夠提供基于反射率的成像通道,再加上其高大氣穿透力,使其在具有挑戰性的作條件下特別有價值。 發表于:4/1/2025 SpaceX成功發射人類首次極地軌道載人航天任務 4 月 1 日消息,SpaceX 于美國東部時間 3 月 31 日晚上 9 點 46 分(注:北京時間 4 月 1 日 9 點 46 分)在 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 39A 發射工位,成功發射了其“獵鷹 9”(Falcon 9)火箭,將名為“Fram2”的私人載人航天任務送入地球極地軌道。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載人航天器環繞地球兩極飛行。 發表于:4/1/2025 中國科學院牽頭成功構建近全球地表太陽輻射高精度監測系統 3 月 31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今日報道,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與數字地球全國重點實驗室胡斯勒圖研究員和石崇研究員等,聯合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日本東海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千葉大學、法國里爾大學、英國氣象局等中外機構科學家,率先構建了基于國際上最新一代地球靜止衛星的多星組網地表太陽輻射觀測(GSNO)系統,建立了多源異構衛星觀測遙感模型,實現了近全球尺度地表太陽輻射最高時空分辨率的探測能力,并同步提升探測精度。這項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創新》(The Innovation)上發表。 發表于:4/1/2025 消息稱蘋果與SpaceX正爭搶衛星通信頻譜資源 3 月 31 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公司在構建其衛星電話連接能力方面的持續投入,已引發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不滿。主要原因是蘋果此舉可能使其成為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Starlink)服務的直接競爭對手。 發表于:4/1/2025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六號 3 月 30 日消息,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消息,北京時間 2025 年 3 月 30 日 00 時 05 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六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發表于:3/31/2025 我國成功發射天鏈二號04星 3月27日消息,據報道,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天鏈二號04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發表于:3/27/2025 中國科學院公布超低溫高比能鋰電池 3 月 23 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陳忠偉團隊成功研發一款新型 " 超低溫高比能鋰電池 ",可幫助無人機等設備在高寒地帶執行任務。 據悉,陳忠偉團隊為了攻克鋰電池在超低溫環境下的性能衰減難題,通過創新電解液配方與負極材料改性技術,顯著拓寬電池工作溫度范圍,確保相應電池在零下 40 攝氏度至 50 攝氏度的極端溫度區間內均能穩定輸出功率。 發表于:3/24/2025 未來5年將發射7萬顆低軌道衛星 中國獨占超5萬顆 3月20日消息,高盛大中華區科技研究主管張博凱近期發布研報,預測未來5年內全球各地將發射多達70000顆低軌道衛星。 發表于:3/21/2025 星載多路電源優化設計 星載電源因其特殊使用環境,有效的散熱方式不多,因此對電源的功率密度和效率要求越來越高。又因其對元器件的嚴苛要求,可選擇的電路和元器件相應受限。主要介紹了在原有星載多路電源設計的基礎上,在可選擇元器件范圍內,優化其中反激電源電路設計,分析其工作原理,設計一款新型星載多路電源。最后用新設計的多路電源與原多路電源效率進行比較,驗證了電源優化設計的可行性。 發表于:3/19/2025 一種國產化宇航級低壓脈沖電源的設計 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種主動式的對地觀測系統,可全天時、全天候對地實施觀測。脈沖電源是SAR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一種全國產化的宇航級高效率的SAR脈沖電源的設計方法,輸入電壓范圍達到78 V~110 V,適應星上100 V寬輸入母線的需求,具有體積小、功率密度高、輸入反射電流紋波低的特點,負載脈沖重復頻率覆蓋500 Hz及以上范圍,采用全國產器件和宇航級器件。 發表于:3/19/2025 星載X波段寬帶雙圓極化微帶陣列天線設計 針對某衛星X波段通信數據轉發系統的要求,設計了一種新型星載X波段寬帶雙圓極化微帶陣列天線。天線單元采用微帶形式,整體能量饋入方式為底部饋電,采用縫隙耦合饋電方式以實現寬頻帶,采用3 dB定向耦合器實現兩信號間相位差來滿足雙圓極化。陣列天線由24個天線單元按4×6矩形排列,每4個單元為一組進行旋轉排布。通過電磁仿真軟件分析可得:陣列天線在8 GHz~8.4 GHz工作頻帶內,中心頻點8.2 GHz處增益為17.9 dBi,軸比為0.06 dB。該天線實現了寬頻帶、雙圓極化等性能指標,對X波段無線通信系統設計有一定指導意義。 發表于:3/19/2025 Microgate 的自適應光學技術在深空探索中大顯身手 幾代人對深空探索充滿了向往,這源于他們對揭示宇宙起源的強烈渴望。意大利 Microgate公司 及其客戶也在這段旅程中不斷發現新事物,并獲得靈感。Microgate 由 Vinicio 和 Roberto Biasi 兄弟于 1989 年創立,早期通過為職業體育賽事和賽車賽事提供高精度計時設備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之后,他們對極高精度的追求擴展到了太空領域,并發明了用于大型地球望遠鏡的電機控制系統。 發表于:3/19/2025 極光星通實現國內首次在軌星間400Gbps超高速激光通信 3月18日消息,今日,據北京極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光星通)官方消息,該公司通過“光傳01/02試驗星”成功開展了國內首次在軌星間400Gbps超高速激光通信數據傳輸試驗,并取得成功。 發表于:3/19/2025 今年超90%的地球軌道有效載荷發射任務將由SpaceX承擔 3 月 16 日消息,SpaceX 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昨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SpaceX 今年將把地球上 90% 以上的有效載荷發射至軌道。他指出,中國將占據約 5% 的發射份額,而美國其他企業和世界其他國家則將共同分擔剩余的 5% 左右。馬斯克進一步預測,當 SpaceX 的下一代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 " 星艦 "(Starship)以高頻次發射時,該公司有望承擔全球超過 99% 的軌道有效載荷運輸任務。他強調,這一計劃對于實現火星自給自足文明的目標是必要的。 發表于:3/17/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