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英偉達回應美國芯片管制:嚴格遵守 不通過任何途徑轉售到中國 英偉達回應美國芯片管制:嚴格遵守 不通過任何途徑轉售到中國 發表于:4/18/2025 國內首個低空飛行器科研大模型發布 國內首個!低空飛行器科研大模型發布 發表于:4/18/2025 華為三大智能體構筑IP網絡智能運維 近年來,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術在多個行業取得突破性進展,通信行業也不例外。華為洞察到AI for Network的巨大潛力,依托NetMaster網絡智能體,打造了故障智能體、變更智能體和優化智能體3大智能體,并通過與iMaster NCE網絡數字地圖、智能網元深度融合,推動自智網絡AN向L4的演進,幫助客戶實現IP網絡的自動化運維、精準優化和智能故障診斷,助力客戶網絡管理的深度變革。 華為在2025年MPLS&SRv6 AI網絡世界大會期間舉辦了以“AI WAN:引領IP承載網全面邁進智能化時代”為主題的IP GALA技術峰會,該峰會匯聚運營商、標準組織及產業組織共同針對AI WAN創新熱點話題展開討論。其中,華為數據通信網絡架構師、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AB互聯網架構委員會成員吳欽發表了以“3大智能體構筑智能運營”為主題的演講,分享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術在通信行業的突破性進展。 發表于:4/18/2025 官方按下智駕“急停鍵” 未來的智駕技術進步必然不能以“一步一個血腳印”的方式推進。因為如果技術創新明確會給人類社會造成傷害,其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將無從談起。 2025年的多次智駕事故風波,最終還是引出了官方的監管動作。 昨晚(4月16日)7點,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在工信部官網上發布了一條標題為《裝備工業一司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的公告。 發表于:4/18/2025 英偉達被曝對中國客戶隱瞞H20芯片出口禁令 4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稱,英偉達提前得知了美國對華芯片嚴管出口政策的消息,但他們對中國廠商進行了隱瞞。 報道中提到,知情人士透露,英偉達在大約一周前被告知美國新出口規則,要求其獲得許可才能銷售其專注于中國的人工智能(AI)芯片H20,該許可要求將無限期生效。但英偉達公司并未提前告知部分中國主要客戶。 發表于:4/17/2025 我國首批人形機器人系列國家標準正式立項 4 月 15 日消息,據北京亦莊消息,我國人形機器人技術要求系列國家標準正式獲批立項。這是國內首批人形機器人領域國家標準,涉及環境感知、決策規劃、運動控制、作業操作等多項技術要求。 發表于:4/16/2025 中國AI原生App月活突破2.4億 4月16日消息,QuestMobile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中國AI原生應用市場爆發式增長,AI原生App活躍用戶數達到2.4億,凈增用戶超1.15億。 發表于:4/16/2025 美國將H20列入出口管制 英偉達損失或超55億美元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5日,根據英偉達最新披露的8-K文件顯示,英偉達面向中國市場“特供”的人工智能(AI)加速器H20也已經被列入了出口管制,必須要有許可證才可出口。 發表于:4/16/2025 中科曙光發起的行業AI智能體開放生態聯盟在京成立 4月15日,行業AI智能體開放生態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該聯盟由中科曙光發起,聯合百度、立思辰、高教社、中科天璣、中教云等多家企業創立。 聯盟旨在科研教育、生物信息、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依托“超智融合”等技術,構建從底層算力硬件到計算函數庫,以及云應用的全棧AI智能體開放創新生態體系,推進AI智能體在各行業的應用與落地。 發表于:4/15/2025 Gartner預計2025年全球GenAI支出將達到6440億美元 根據Gartner的預測,2025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支出預計將達到6440億美元,比2024年增長76.4%。 發表于:4/15/2025 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耗電量將超過日本全年用電量 4月15日 國際能源署(IEA)近日發布了一份名為《能源與人工智能》的特別報告,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AI)與能源之間的復雜關系,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趨勢:到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在現有基礎上翻倍,達到每年約945太瓦時——略高于日本目前全年的總用電量。 發表于:4/15/2025 OpenAI發布GPT-4.1全新系列模型 4月15日消息,今天凌晨,OpenAI正式發布GPT-4.1系列模型,帶來標準版GPT-4.1,更輕量快速GPT-4.1 mini和極致性價比的GPT-4.1 nano三款模型,全面超越GPT-4o,更聰明、更便宜。 目前,GPT-4.1系列僅通過API提供,現已對所有開發者開放。 與前代模型相比,GPT-4.1、GPT-4.1 mini和GPT-4.1 nano能處理多達100萬tokens的上下文,是GPT-4o的8倍。 OpenAI基準測試顯示,GPT-4.1系列在編碼、指令遵循、長文本理解方面的得分均超過GPT-4o和GPT-4o mini。 發表于:4/15/2025 北大團隊研發全球首個基因挖掘大模型SYMPLEX 4月13日消息,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錢瓏團隊研發、構建了全球首個針對功能基因挖掘任務的大語言模型SYMPLEX。 發表于:4/14/2025 聯發科重構AI應用開發全流程 聯發科帶來了一站式可視化智能開發工具——天璣開發工具集,包含AI應用全流程開發工具Neuron Studio,并帶來全新升級的天璣AI開發套件2.0,打造了一整套圍繞AI開發效率與落地路徑展開的“系統性解法”,為開發者提供了AI應用開發工具全家桶。同時,全新升級的旗艦5G智能體AI芯片天璣9400+也為智能體化用戶體驗提供了牢固的算力基石。 發表于:4/12/2025 宜人智科“智語大模型”正式通過備案 開啟AI科技新征程 宜人智科“智語大模型”正式通過備案 開啟AI科技新征程 發表于:4/12/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