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行業發展的機遇?
中國有巨大的國內市場。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實體,中國推行信息化和正版化產生了對軟件的巨大需求。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信息安全和國家安全的要求,以及《政府采購法》等政策的實施,使國產軟件在國內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優勢。PC機普及率的迅速提高,使得教育、游戲、娛樂等大眾消費類軟件市場需求迅速增長。?
中國有巨大的信息電子制造業。2006年我國" title="我國">我國信息電子制造業規模達37000 億元,占全球電子工業產值的30%以上,名列世界第二。這個制造業對嵌入式軟件" title="嵌入式軟件">嵌入式軟件有巨大的需求,也為嵌入式軟件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人力成本優勢。軟件產業的成本大約70%為人力資源成本,中國的軟件人才的成本比印度低30%-40%,因此成本優勢將增強國內軟件企業" title="軟件企業">軟件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 行業發展的威脅?
來自國外競爭對手的威脅。軟件產品既不通過關稅和配額來保護,傳遞成本又十分低廉,使得軟件產業徹底暴露在國際化競爭之中。國外品牌占據著高端的系統軟件、數據庫軟件、ERP高端產品、行業應用軟件" title="應用軟件">應用軟件市場份額的絕大部分,雖然國內企業在財務管理軟件、防殺毒軟件、中文信息處理等領域占據優勢,但是國內軟件的銷售額太小,無法對國際巨頭形成挑戰。?
軟件盜版現象嚴重。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嚴重損害了軟件開發和研究企業的積極性。企業開發的軟件無法在市場上實現價值,為企業發展提供后續資金,缺乏進一步技術創新和升級開發的資金支持。如不能有效改變這種情形,軟件產業難以真正快速、健康地發展。?
軟件企業的規模困境。國內上千人的軟件企業屈指可數,而印度規模較大的軟件外包公司通常有上萬人。規模小帶來的問題,一是人員調配有困難,二是技能覆蓋面也相對狹窄,三是不易獲得較大的訂單。?
投融資渠道匱乏。許多企業由于資金短缺,只能靠投入較少的短期項目來維持運作,無法進一步開發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大型軟件項目。由于軟件項目的可維持周期短,需要不斷升級換代,企業后期發展中受到資金短缺的制約較大。?
人才瓶頸。雖然中國每年有大量的計算機類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但是由于學校教育和市場需求的脫節,企業較難直接獲得符合要求的人才,在相應的培訓機構和體制完善之前,人才仍然是軟件企業發展的瓶頸。?
基礎軟件領域薄弱。由于中國的軟件產業起步遲、投入小,目前中國軟件企業在不容易形成壟斷的應用軟件、嵌入式軟件、系統集成和服務領域有一定的競爭力,而在已形成壟斷的基礎軟件領域很難進入。?
軟件產業價值鏈 ?
軟件行業價值鏈分析有助于分析軟件企業所處價值鏈的位置,從而為正確揭示軟件企業核心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軟件行業高額的利潤來源于少數最富有價值的勞動,憑借軟件代工" title="代工">代工起家的印度,如今已經意識到勞動密集型的代工無法獲得軟件產品的知識產權,只是為上游廠商打工,所以他們開始向軟件產業價值鏈的上游轉移,從提供專業軟件代工轉向發展核心技術和提供軟件服務,專業代工在其出口總額中的比例不斷下降。我國軟件企業也應注重軟件核心技術的研究,發展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品牌軟件,提供高端的軟件服務。?
從價值鏈分析角度,我們應該選取價值鏈中附加值較高的環節進行投資。?
◆在產品模式主導的上游,附加值最高的系統軟件,由于技術難度較高,目前主要由美國公司壟斷,如Microsoft, IBM, SUN, Novell等公司,我國部分企業也在開源的Linux系統尋找突破口;在支撐軟件市場,數據庫軟件基本被Oracle等國外公司壟斷,近幾年國內企業在中間件市場發展迅速;國內軟件公司主要集中在應用軟件產品市場,本土企業由于對最終客戶的了解更為直接和深入,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優勢,在財務管理軟件、中小企業ERP軟件、行業應用軟件市場,國內已經出現了一批優秀公司。?
◆在服務模式主導的下游,軟件服務在軟件行業市場中的比重將不斷加大,市場供需的重心將從產品應用轉向高端專業服務和規劃咨詢,融合了應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的整體解決方案將成為服務主流,在需求分析、系統方案設計、行業應用知識等方面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國內從事低端的運營和維護的服務公司較多,也有部分企業開始拓展高端的咨詢業務和專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