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最熱的話題就是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其影響對電子元器件產業的沖擊不容小覷,也成為不久前全國電子展廠商開放論壇的主題。
?
作為我國基礎型、支柱型和先導型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已占GDP比重的7.9%。改革開放30年來,電子元件和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齊頭并進,年增長速度保持在20%左右。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理事長溫學禮表示,電子元器件產業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根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中心的調查,2008年前3季度我國電子元件產業銷售額為5,560億元,同比增長14.36%,增幅比前兩個季度減少了2個百分點,比2007年同期減少了5.76個百分點。分析產量增長放緩的原因,溫學禮將其歸為片式元件產量下滑,由于片式元件在我國電子元件的產量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其產量的波動直接引發我國電子元件總體產量滑坡的連鎖反應。
?
即使是產量保持上升態勢的元件門類,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也開始表現出供求失衡,將迎來新的價格挑戰。最直觀的反映在元件產量、銷量上升的情況下,銷售收入卻出現下降。“電子行業利潤總額比2007年同期下降9.59%。其中50%的企業利潤同比增長,另外50%同比下降。逾1/3的企業在銷售收入增長的情況下,利潤反而下降,甚至出現虧損?!睖貙W禮用一系列數據分析指出,2008年前3個季度中國電子元件銷售收入雖保持兩位數增加,但電子行業利潤下滑的趨勢仍在繼續。
?
盡管電子元件利潤率減薄,令相關企業為收益而苦惱,但溫學禮認為從長遠來看這對于我國電子元件產業的發展是有益的。他表示:“只有競爭,技術才會發展,企業才能進步,中國才會從制造大國成長為制造強國。”尋求高利潤空間的競爭突圍之道在于開發高利潤、高技術含量的高端產品,令人欣喜的是,在不久前全國電子展上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國內本土企業正在朝著高端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