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樣,市場或主動或被動地加入了這樣一個不合理的應用中。 上面這段話來摘自我愛方案網 ,雖然有點糙但不得不承認有點在理。且看各個IC廠家都紛紛推出自己的Triac調光方案 。先是國半的LM3445,安森美的NCL3000,可以說給調光做一個較好的前奏。隨后便是爆發式的原邊控制方案的推廣:TI sn090126,NXP SSL2101/SSL2102,Infineon ICL8001等等一系列的應用的電子方案。這些IC都各有優點及缺點??梢哉f正是這種原邊控制的應用將調光引領到一個新的平臺上,各種小功率的應用都在應用這種方案,低成本高調光效果,得到非常好的表現。但是好景并不一帆風順。在大家都采用這種應用時,才發現LED這種負載本身的特性并不適合這樣一種調光方式??傮w來說,它的兼容性能特別的差,這主要表現在市場上各種各式的調光器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規格。這樣使得在配合這種調光器時顯得捉襟見肘,明顯的格格不入。于是乎眾多的電子元件技術工程師(包括我自己)投入這樣一種沒有標準的盲目優化自己的LED燈具性能的開發中。在這個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結果卻是不盡如意。究其原因,是各種應用都會有它的適應限度。你要拿一個標準品去適應眾多的不規范化沒有標準的產品,試問你什么時候是個盡頭?
在這個過程都可以發現,LED配合后沿調光器的實現表現的相對好的,但相對前沿調光器就問題多多了。這種是根據LED燈具一般都是容性負載應用所決定的。因為當采用后沿調光時,在切相關斷瞬間時會出現電壓的急驟下降現象,而這時因為容性負載的原故,較大的負載電容有續能的作用,減緩了電壓下降的時間以維持電路的正常工作;而當采用前沿調光器時,調光器開啟時會有一個較大的開啟電壓尖峰,而這時容性負載便失去功能作用,所以會產生無法正常啟動或閃爍等現象,但如果改用感性負載的話,這種現象可以改觀。(因為前沿調光時出現的高壓尖峰剛好可以通過電感的不能突變的性能使得輸出的穩定。)這就出現了前沿與后沿的兼容性的問題。當然有人肯定會說就采用這兩者結合的方式吧。但這樣會出現什么問題呢,結果可想而知。
本來因為LED色彩豐富的特點,是天然調光變化的絕好應用。而LED也有很適合于他的調光方式:PWM調光方式。這是一種能實現數字化控制的方式。也可避免很多應用限制,實現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導入市場時就遇到Triac 這個攔路者,硬是將人們的意向轉向與它一致。這是一種無耐的選擇。同時也是一種得付出代價的選擇。
或許我們不便評價這樣一種市場導向問題,或者說幾乎所有的新產品的推廣的前期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吧。就像踏著先驅者的足跡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方向一樣。這或許也算是一種選擇吧,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