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扶持+資金支持+體制改革
在全球范圍內,日本和韓國是寬帶普及率最高、網速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的寬帶發展早已進入以光纖網絡建設為中心的階段。日韓兩國在光纖寬帶網絡的發展路徑上有著較強的一致性,不僅提出國家寬帶戰略,而且政府也通過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來切實推動光纖寬帶網絡的發展。
日本以國家戰略推動光纖發展
網民最高可申請1G帶寬
在日本工作的管先生告訴《IT時報》記者,在日本家庭中光纖覆蓋率很高,普通用戶家中基本上都有100M—200M的帶寬,最高可以申請到1G。“用光纖下載速度非常快,我申請的100M帶寬,平均每秒下載速度達到6M以上,下載一部1G的影片,只需15分鐘左右。”
FTTH(光纖到戶)在日本發展比較早,2001年日本就開始實行“e-Japan”計劃,到2006年日本又推出“下一代寬帶發展戰略”。截至2010年,日本90%的家庭都已接入超高速(傳輸速率為30Mb/s)網絡。從2008年6月底開始,日本FTTH與DSL用戶情況發生了逆轉,FTTH用戶數總量已超過了DSL的用戶數。
政府多種手段扶持
日本的FTTH為什么發展得這么快?日本通信行業專業咨詢公司野村綜研的分析師羅凡介紹,日本政府推動和市場需求相結合,為光纖網絡發展提供有效的催化劑。
“日本對于高速寬帶以舉國戰略的方式推進,對于電信運營商發展光纖業務,政府不僅給予政策方面的傾斜,還提供無息貸款和經濟補貼。為了盡可能避免光纖“走明線”的情況,在新樓房、新小區的建設過程中,由外至內都會預留一定的管網空間,便于光纖接入。”羅凡說,“為了使布線更美觀,運營商可謂絞盡腦汁,有些小區借助電梯通道把光纖接入樓內,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據介紹,日本光纖傳輸系統采用單纖制,系統成本相對較低。日本三大電信運營商之一的NTT公司研發出了在光纜饋線點采用帶狀芯、單芯轉接的技術,即開發出一種模塊,它能夠把帶狀芯簡易地變換成單芯,實現饋線光纜與配線光纜的快速連接。模塊有8芯和4芯兩種,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同時這種模塊也可使用現有的光纜接頭盒,以便降低成本。目前,100M光纖的包月費僅為4000日元,折合人民幣為300多元,每兆的成本僅為3元左右,新的光纖用戶還能享受免安裝費等諸多優惠。
韓國政府給錢給政策調整監管體系
四年前百兆寬帶就已普及
“韓國網絡公社”是一家提供寬帶安裝及售后保障的綜合性網絡服務公司,目前是SK、LG和KT這三家全國性寬帶網絡服務商的代理商。該公司還專門設立了中文部專門面向在韓華人提供服務。
“韓國網絡公社”中文部工作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韓國是全球網絡第二大發達國家。在2007年之前,100M光纖到戶就已經普及了。工作人員介紹,以SK為例,寬帶開通費為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1元),如果申請的是1年(含1年)以上的套餐,開通費也會免掉。寬帶費用以3年套餐的合約最為合算,包月費用為2.97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元)。一般申請之后,兩天之內就可以開通了。
事實上在韓國,提供基本的寬帶服務幾乎是不賺錢的,服務商的收入主要來源于高附加值寬帶服務。這種“低入門多增值”的寬帶模式極大地促進了服務商誘導用戶最大范圍、最快捷方便地使用寬帶。
通信、廣電合并“一家門”
韓國寬帶業務之所以能高速發展并迅速普及,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資金投入。
在政府的推動和支持下,2003年韓國政府開始制定“IT839戰略規劃”,計劃逐步發展FTTx替代原有的DSL網絡,最終實現u-Korea的目標。2004年韓國又提出了為期6年的BCN(寬帶融合網絡)計劃,使最后一公里全面走向FT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