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國際化步伐讓世界矚目,當城市的發展定位已由原來市中心小小一塊面向6000多平方公里土地擴展的時候,上海的農村并沒有迷失自我,那里小橋流水人家還在,江南水鄉風景猶存;那里歐洲小鎮剛起,農民新村又建;那里阡陌小道縱橫,光纖寬帶突起……
全球眼24小時不合眼
嘉定區靖遠路722號一家香煙店門口突然出現鬼鬼祟祟的兩個人,當他們剛想撬鎖進入小店時,突然警笛聲大作,兩名小偷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及時趕到的江橋派出所民警逮了個正著……
這是怎么回事呢?據江橋派出所民警顧偉峰回憶:“當天值班民警正在巡視派出所內的全球眼監控圖像,忽然發現靖遠路附近有兩人行跡可疑……我們在5分鐘內就趕到了現場。”有道是,全球眼24小時不合眼,壞人一動就看見。
攝像頭看果護園
除了保一方平安,在上海崇明島,全球眼攝像頭還擔起了看護果蔬園的重任。上海清澄果蔬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李峰說,“有了全球眼,我們可以隨時對水果蔬菜進行安全監控,為果蔬園人員進出加上‘雙保險’,施肥和養護的情況也可以嚴格把關。就算來參觀的客戶,也可以從電腦屏幕上欣賞果蔬園全貌。”
千噸柑橘網上銷
有了科學種植的健康果蔬,接下來想的就是如何將它們賣出去?李峰說:“現在,我們已經越來越習慣于網絡銷售。”目前,通過寬帶網絡,崇明綠華鎮華西村的果蔬園已經實現了每年1600噸柑橘、10噸翠冠梨、300噸大棚蔬菜、5000只散養雞和100頭白山羊的銷售量。
同樣精于此道的還有金山區的農民,誘人的楓涇丁蹄、多利升西瓜和皇母蟠桃如今也從互聯網上銷往全國各地。早在2008年初,金山區就建立了網上交易平臺。為了推廣其“農業合作社農產品銷售信息化系統”,金山農民可不含糊,門戶網站、論壇、搜索引擎,就連開心網轉帖和微博、博客都沒有放過。
未來光網覆蓋上海農村
有了地鐵11號線,嘉定到市中心只要40分鐘時間,而在這之前,先一步把嘉定和上海市區,乃至全國、全世界連接起來的,卻是一根細細光纖引領的寬帶網絡。
光纖覆蓋向來適合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東京、香港、首爾等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上海的農村并不打算落后。至2010年底,嘉定區已有約1/3居民小區完成了“光纖到戶”覆蓋,這個數字不遜于全國任何一座大小城市。最新數字顯示,嘉定區約有9萬多戶家庭完成光纖覆蓋,5000多人用上了堪比日韓家庭的高速光纖網絡。預計到2013年,嘉定區將實現光纖網絡全覆蓋。
“農家樂”網速快過五星級賓館
有了光纖網絡,除了代表數十兆的上網速度,更能為農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陳德章和前衛村的許多村民一樣,有自己的小洋樓,這些小洋樓如今已經被改造成一個個“農家樂”。
有一次,一位游客問陳德章能不能上網,他要和客戶在網上談生意、演示商品,當陳德章將寬帶賬號給顧客時,對方激動萬分:“原來農家樂也可以上網啊,出來旅游、談生意,真是一樣都不耽誤!”陳德章說:“我們這里不僅是寬帶,還是光纖網絡,比你們家里和許多五星級賓館還要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