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CWW)6月10日消息 據Gartner近日發布的下一代移動回傳網絡趨勢報告中顯示,移動回傳網絡可以設計用來支持固定應用,固定和移動業務在回傳網絡融合將是趨勢,IP RAN正是未來移動承載發展方向,同時對于綜合業務承載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運營商應當根據自身網絡和業務發展情況適時選擇時機引入。
數據業務增長迫使擴容回傳網絡
來自據瑞典監管機構的數據顯示,2009 年上半年到2010 年上半年間,網絡總數據流量增長89%,平均每位用戶數據使用量增長了31%。而來自于AT&T報道顯示,在AT&T引入iPhone終端后,其網絡數據流量增長18倍,移動數據流量在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間增長超過四倍。Gartner帶寬預測模型也同時可以看出,平均每用戶年數據增長率可輕易達到30-50%,特別是在視頻應用推出后,增長率更是突出。
在數據流量增長的背后,為運營商帶來的則是無線通信網絡技術升級,從2G向3G甚至LTE網絡不斷演進升級,來尋求帶寬增長需求。據統計,截止到2011 年1 月,全球已有52個國家建立了17 個LTE商用網絡以及128個已承諾建設LTE網絡,此外還有52個商用試驗網(來源:GSA)。可見LTE網絡的持續建設投入體現了通信運營商發展移動寬帶的信心,以及認為全力提升網絡速度是市場競爭的關鍵優勢所在。
不過在網絡升級的背后,移動回傳技術的升級需求已顯得日趨破解,Gartner報告中顯示,移動數據業務的爆炸式增長要求移動通信運營商對其承載網絡進行擴容和升級,而這并不會相應幅度的增加收入,因此一種合適、有競爭力和性價比的回傳網絡解決方案對于保證通信運營商的整體盈利至關重要。
固定與移動網絡融合回傳成趨勢
在Gartner報告中指出,通信運營商首先需要監控網絡流量與容量,同時根據移動技術與業務的演進時間表來選擇最適合與可擴展的回傳技術方案。同時在考慮投資升級回傳網絡時還需有線考慮現有網絡資源利用情況,其中包括傳輸系統以及IP城域網。
Gartner指出,目前大多數運營商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出現2G\3G\LTE長期共存局面,回傳網絡需要充分支持所有應用,解決如何充分的利用包括傳輸系統和IP網絡在內的現有網絡資源問題。不過對于綜合應用提供商來說,固定與移動業務在回傳網絡中的融合將是未來趨勢,兼有固定和移動業務的通信運營商同時應協調固定和移動回傳網絡部署,以長期保護其投資。
IP RAN是未來移動承載方向
隨著LTE逐步成為大多數通信運營商技術演進的選擇,越來越多的移動網絡基于IP的架構
來提供包括語音等的所有服務。而LTE網絡架構相比于2G/3G網絡而言,其將原控制平面的部分功能和用戶數據流轉傳送的部分功能向基站轉移,這種改變給移動回傳網絡增加了額外的演進困難,這要求回傳網絡架構必須具備智能路由功能,IP RAN則是其上優選擇。
目前,以Verizon 為代表的海外運營商已經使用IP RAN 技術開展面向LTE 的移動回傳網建設。而德國電信DT,歐洲Telefonica,法國電信FT 以及英國電信BT 等海外主流運營商也正在開展IP RAN 技術的移動回傳網絡建設。
Gartner同時指出,回傳網絡架構的選擇,包括技術、拓撲、支持接口、協議和端到端的管理能力,將決定網絡滿足演進需求的能力,會對整體網絡投資的成功產生重大影響。合理設計網絡的可擴展性將會確保當前使用及未來遷移的成功部署。
報告中同時表示,IP RAN 是面向移動業務的最終網絡目標,具備FMC(移動和固網業務融合)業務的統一載能力,更好的滿足LTE 網絡扁平化及MESH 連接的需求。同時,IPRAN 采用動態的控制平面技術,對網絡節點即插即用的快速建網能力和快速業務發放能力的獲取更為簡單,目前其已獲得大多數綜合運營商青睞,正成為未來承載網建設的最主流“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