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FTTH技術主要包括無源光網絡(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接入" title="接入">接入技術和小區有源交換光網絡(Active Optical Network——AON)接入技術,它們各有優勢,適合于不同的應用環境。本文將根據我國住宅小區的特點,比較上述兩種FTTH技術在我國住宅小區應用的優劣,通過闡明FTTH接入技術在我國住宅小區應用的幾個突出問題,淺談我國發展FTTH應用技術的應用策略。
1. 我國FTTH目標市場特點
目前,我國FTTH主要目標市場無疑是大中小城市住宅小區的住戶,城市住宅小區一般為花園式住宅小區,其突出特點是:住戶密度高,單一花園住宅小區一般有500—3000住戶,有些甚至是上萬個住戶;住宅小區(包括商業大廈)一般配備通信機房,用于安裝整個小區通信接入設備和線路交接,這種配置是電信運營商相互競爭和多種電信業務綜合接入的需要,機房到用戶距離普遍小于1km;主要電信運營商和有線電視運營商普遍都已鋪設小芯數(一般為4到12芯)光纜到住宅小區或商業大廈的機房;小區內住戶通信和CATV接入線纜資源歸屬各運營商所有。我國FTTH目標市場另一特點是電信業務提供存在行業壁壘:電信運營商不容許經營CATV業務,而且這一現狀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無法改變。
2. 我國FTTH接入技術選擇
1) 無源光網絡(PON)在我國FTTH應用面臨的問題
理想無源光網絡(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網絡結構與分布,其主要特點是:光線路終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置于電信運營商中心機房,無源光分配器放置(Splitter)盡量靠近用戶端的光網絡單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OLT與ONU之間的距離等于電信運營商中心機房到用戶的距離,與目前固定電話的接入距離相仿,一般為幾公里,Splitter距ONU一般為幾十米到幾百米。PON的這種結構和布局突出體現了PON的優勢:從中心機房至用戶的整個網絡為無源網絡;大量節約中心機房至用戶的光纜資源;因為是一點對多點,精簡中心機房設備數量與規模,減少中心機房配線數量。
無源光網絡(PON)在住宅小區的理想布局:OLT置于電信運營商中心機房,根據Splitter盡量靠近用戶原則,Splitter放置于樓層配線箱。很顯然,這一理想布局能突顯PON的固有優勢,但將不可避免帶來以下問題:第一,從中心機房至小區需要高芯數光纜,如3000戶小區,按1:16分支比計算,需要近200芯的光纜,而目前一般只有4-12芯,增加鋪設光纜非常困難;第二,用戶無法自由選擇運營商,只能選擇單一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不可避免出現單一運營商壟斷業務情形,不利于多運營商的競爭,用戶利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第三,無源光分配器置于樓層配線箱將使配線節點非常分散,導致放號、維護和管理非常困難,甚至幾乎不可能;第四,無法提高網絡設備及其接入端口的利用率,因為在單一PON的覆蓋范圍內,用戶接入率很難做到100%。
無源光網絡(PON)在住宅小區的現實布局:OLT和Splitter均放置在小區機房里。這種現實布局優點是:中心機房至住宅小區只需要低芯數光纜,現有光纜資源就能滿足需要;整個住宅小區接入線路均在小區機房配線,容許用戶自由選擇不同電信運營商,對電信運營商而言網絡非常容易放號、維護和管理;由于接入設備和配線架同在小區機房,無疑顯著提高設備端口利用率,接入設備可以根據接入用戶數增加而逐步擴容。但這種現實的布局也有其明顯的缺點:首先,丟棄PON的網絡結構是無源網絡的最大優勢,中心機房至用戶網絡還是有源網絡;其次,并沒有因為PON而節約光纜資源;再者,PON設備成本高、網絡結構復雜。
3. 重視FTTH技術風險,切忌盲目要求支持全業務接入
很多用戶動軋要求FTTH支持全業務,要求同時支持寬帶上網、有線電視(CATV)接入和傳統固定電話接入,即所為三網合一接入,希望實現FTTH接入技術一步到位。我們認為,能支持寬帶上網、有限電視(CATV)接入和普通固定電話接入固然理想,但這實際上存在巨大技術風險。
目前全球500萬線的FTTH用戶中,97%以上的FTTH接入網絡只提供Internet寬帶接入業務,因為FTTH提供傳統固定電話成本遠遠高于現有固定電話技術成本,而且利用光纖" title="光纖">光纖傳輸傳統固定電話還存在電話供電問題。雖然AON、EPON和GPON都支持三網合一接入。但EPON和GPON標準剛剛頒布,技術成熟尚需時日,EPON和GPON這兩種標準相互競爭對未來推廣也存在不確定性,而其一點對多點的無源網絡結構并不適合中國高密度住宅小區應用,再者,EPON和GPON相關器件至少須要5年的標準化和成熟過程,在未來5年內難與目前以太網P2P器件在成本上和普及上相競爭,目前光電器件遠無法滿足生產低成本PON系統要求。由此可見,在現階段盲目追求利用EPON或GPON的FTTH全業務接入將不可避免帶來巨大的技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