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IEEE/FSAN專家:NG-PON發展 共存是王道
IEEE/FSAN專家:NG-PON發展 共存是王道
cabling-system
cabling-system
摘要:   目前,傳統的銅線接入網絡正在向基于光纖的PON接入網絡演進,這一演進正在全球范圍如火如荼地進行;然而,光纖部署無一例外地涉及到大量的投資,同時對運營商的未來競爭力而言是個長期的“賭注”;因此,光纖接入系統的前后兼容性顯得尤為重要。業界普遍認為,當前部署的光纖基礎網絡一定要面向未來、融合未來幾代的光纖技術,這一點至關重要。這也表明,包含傳統單模光纖和無源光分離器在內的PON系統將成為我們未來長期的工作內容。
Abstract:
Key words :

  目前,傳統的銅線接入網絡正在向基于光纖PON接入網絡演進,這一演進正在全球范圍如火如荼地進行;然而,光纖部署無一例外地涉及到大量的投資,同時對運營商的未來競爭力而言是個長期的“賭注”;因此,光纖接入系統的前后兼容性顯得尤為重要。業界普遍認為,當前部署的光纖基礎網絡一定要面向未來、融合未來幾代的光纖技術,這一點至關重要。這也表明,包含傳統單模光纖和無源光分離器在內的PON系統將成為我們未來長期的工作內容。

  現行的GPON和EPON系統使用同一個波長方案,即上行1310nm、下行1490nm、視頻疊加1555nm。在最近發布的NG-PON1系統(包括10G GPON和10G EPON,以下簡稱10G PON)標準中,上、下行波長分別選用1270nm和1577nm波長,究其原因,這兩個波長能夠輕松地實現WDM共存方案;在此方案中,無源光分離器能夠復用現有和新建系統,ONU的閉塞濾波器能夠有效的防止干擾;與此同時,也考慮了一些非線性光效應(主要是拉曼串擾),對于NG-PON系統而言,這些光效應影響是可控的。

  10G PON系統已經具備了試用條件,我們也看到了10G PON系統越來越高水平的技術嘗試。然而,需求疲軟、投資過高、容量有限等因素限制了當前階段10G PON技術規模化應用,大部份運營商希望盡可能減少設備更新換代,因此對10G PON技術在現有PON網絡投資保護方面給與關注,但對10G PON規模部署缺乏熱情。同時,伴隨技術發展,NG-PON2標準化工作也已開始,技術的選擇方向是當前標準探討的第一步,與現有PON網絡的共存,仍是最為重要的需求。

  10G PON技術, 是否生不逢時?

  作為一種帶寬傳輸系統,PON的部署與應用受帶寬需求的驅動。從目前以及未來的家庭用戶帶寬使用趨勢來看,現有的PON系統(GPON及EPON)還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當前寬帶用戶的平均帶寬使用大都低于2Mbps,假設用戶媒體流帶寬需求倍增達到100M(這也是目前的發展趨勢),在FTTH應用場景下,現有PON系統在未來10年內仍然能夠滿足用戶需求。

  當然,在新技術的增量成本不高的前提下,新網絡架構中一般傾向于部署最新的技術,即使該技術不會馬上投入使用。然而,相比GPON/EPON, 10G PON的設備成本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會居高不下。根據目前最為激進的降價預測,即使通過批量生產的刺激,10G PON的光模塊器件成本也只能降到當前GPON/EPON光模塊成本的2~3倍。在寬帶市場競爭日趨激勵的情況下,這種過度投資技術的方式很難得到運營商的認可。有鑒于此,全球最大的FTTH EPON運營商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NTT)決定不在他們的網絡部署10G EPON。在FTTH應用前景暗淡的情況下,10G PON的最后一塊用武之地或許是大型商用、移動回傳網、以及大型多用戶居住單元(MDU)。這種情況下,過高的光模塊成本可被更多用戶攤銷,同時,高價值的應用場景也能夠更好的消化建網成本。然而,這種應用方式會大大影響10G PON光模塊的用量——前面的價格趨勢是基于FTTH海量發貨來做的預測,要求10G PON光模塊的發貨達到GPON/EPON的水平——如果10G PON主要用于MDU建網,其光模塊用量將減少至少10倍以上,這樣,10G PON的光模塊成本將會更高(至少是當前GPON/EPON光模塊成本的5倍以上)。

  使用10G PON來建設FTTB還存在其他問題:表面上,采用10G PON可以提升FTTB網絡的帶寬能力,然而,考慮到實裝率及實際的網絡流量并發模型,基于當前PON技術建設的FTTB網絡可以很好地支持到20Mbps/用戶的帶寬能力,如果要進一步提升用戶帶寬,單純升級上行口至10G PON并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主流MDU用戶側接口為ADSL2+,在實際部署中,20Mbps已經到達其技術能力的極限,若要進一步提升速率,還需將ADSL2+升級為VDSL2(用戶終端也需要更換),同時,可能需要進一步縮短銅線的長度,已部署的ODN也因而需要調整。相比之下,在這種高帶寬需求的場景中,從帶寬能力及建設成本來看,直接建設GPON FTTH會比這種10G PON MDU建設模式更有優勢。總之,10G PON的前景仍不明朗,由于成本較高,目前似乎沒有強大的驅動促使其進一步發展。該技術在一些縫隙市場得到應用,然而其部署規模尚不足以大大消減部署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直接部署GPON、跨越10G PON、等待下一代設備(40G或100G PON)的到來,可能成為一部分運營商的選擇。相比10G PON, 40G或100G PON網絡有更遠的傳送距離、更高分光比、及更高的帶寬靈活性。當前的GPON和EPON部署項目可以繼續進行,因為新的網絡將支持與已有GPON和EPON網絡的共存。

  NG-PON2標準化,共存是王道

  10G PON支持后向兼容,帶寬達10G, 這一點從一開始就很明確。相比10G PON,NG-PON2系統技術選擇性更大、更復雜,我們可以看到有三種選擇方案,很可能發展成三條完全不同的技術線路。

  第一種方案是具有后向兼容能力的TDMA PON堆疊方案,這種方案發展的初衷是解決“NG-PON2網絡如何兼容目前已經廣泛部署的PON及可能部署的10G PON網絡”;

  第二種方案是具有很大挑戰性的高性能PON方案,也就是說“如果基礎技術的難題能夠被解決,NG-PON2的技術路線可能會是什么 ?”

  第三種方案是ODN重組方案。也就是回答“如果我們改變了現有的ODN結構,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這些問題的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每一個答案都可能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華為尤為感興趣的是第一套方案,即采用波分復用的方式堆疊多套TDMA PON系統。我們相信,大多數運營商也比較青睞此方案,因為相比于沒有兼容能力的大規模升級,這套方案憑借其強大的后向兼容能力能夠大幅度地節約成本。即使是沒有任何前期部署的運營商,也會傾向于此套方案,因為他們可以借鑒已經部署GPON/EPON網絡運營商的成功經驗,并分享產業鏈成熟后的規模效益。從容量角度看,TDMA PON堆疊有可以提供40G到100G的聚合帶寬來服務64到128個用戶,即每個用戶能獲取夢寐以求的接近1G的高帶寬。此外,這個帶寬帶來局域網般的體驗,而且進一步下移了統計增益。相對于目前熱議的純WDM-PON,其帶寬優勢顯而易見。

  TDMA PON堆疊方案能夠實現與現有系統共存嗎?針對先行采用10G技術的運營商,它能夠及時到位嗎?答案是肯定的。關于共存,目前已有兩套可行方案:如果需要支持視頻疊加業務,可以通過優化XG-PON波段來實現更加精細化的波長顆粒、支撐更多通道,這需要將千兆比特PON系統直接升級到PON堆疊系統,這種大跨度的升級是可能的;如果不需要支持視頻疊加業務,可以利用C波段提供所需的多種通道。理論上,在部署PON堆疊系統前可以事先部署XG-PON,但是鑒于C波段能夠提供更優越的性能,孰好孰壞不言而喻。

  PON堆疊系統能夠及時到位嗎?這取決于堆疊系統中的關鍵技術,即可調接收機和可調發射機技術。目前來看,可調接收機技術不是問題,因為這個技術很常用,僅需要實現商用即可。所以,未來2-3年內,我們相信可調接收機能夠實現商用。不得不承認,可調發射機是個難題,需要花些時間。鑒于此可以看出,堆疊系統需要實現三步走并且每一步都需要后向兼容。

  第一步:堆疊準備

  在此階段,ONU擁有固定的下行接收機和傳統發射機。目前這一步可以馬上實現,因為不需要任何其他未經驗證的技術。但是需要為未來的的堆疊系統開放頻譜資源,同時OLT也需要擁有必要的波長陣列來面向未來的堆疊系統。

NG-PON發展,共存是王道

  第二步:局部堆疊

  在局部PON堆疊系統中,新型ONU配有可調接收機,能夠增強下行性能。此外,第一步中部署的OLT能夠在不干擾先前部署的ONU的情況下激活新的波長。現有的ONU能夠繼續利用其固有波長工作,并且能夠通過TDMA和WDMA技術組合共享上行頻譜資源。

NG-PON發展,共存是王道

  第三步:100%堆疊

  在100% PON堆疊系統中,新部署的ONU同時配有可調接收機和發射機,因而能夠100%獲取對稱帶寬資源。當然,先前部署的ONU依然可用,沒有必要對其強行升級,除非客戶需要更多的帶寬。這種業務驅動升級的模式,能夠保護客戶投資、實現收入增長。

NG-PON發展,共存是王道

  總結:

  總而言之,當前的GPON/EPON網絡基本可以滿足10年內的帶寬和業務發展需求。從考慮投資保護的角度出發,PON網絡的演進有多種可能性,不論是GPON/EPON演進到10G-PON,再到NG-PON2,還是直接跨越10G-PON進入NG-PON2,對現有PON網絡的共存是未來演進的關鍵。目前,產業鏈各界已經開始著手NG-PON2技術的研究,2011年將圍繞NG-PON2的發展進行標準化工作。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 99久久99热久久精品免费看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 久久黄色网址 | 国产a级午夜毛片 | 一级特黄一欧美俄罗斯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影院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 | 岛国伊人 | 午夜桃色剧场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看 | 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国产专区 | 男女免费在线视频 | 手机看片国产日韩 | 午夜三级在线 |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 香港经典毛片a免费观看 | 精品九九久久 | 国产或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 农村寡妇一级毛片免费看视频 | 久久高清影院 |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 国产精品二区页在线播放 | 免费看特黄特黄欧美大片 |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 亚洲精品色 | 国产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 中文字幕s级优女区 | 特黄特黄 | 国产精品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播放 | 亚州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v欧美精品v日本精品 |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中中文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热精品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