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統一通信 (Unified Communication, UC) 能夠讓身處不同場所、使用各種不同平臺和設備的人員輕松高效地共同工作。有了UC的“在線”顯示,人們就可以知道誰可以即時解答問題,從而節省時間,減輕壓力。
IP網絡通信(Communicat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 是UC這塊“大餅”的一部分。全球IP網絡流量一直在顯著增長,預計到2013年,北美的IP流量將達每月13 EB(exabyte,1018字節)的驚人數字;西歐的流量比北美略遜,為12.5 EB。而亞太地區,由于中國市場的積極推動,預計將以每月21 EB的流量水平一馬當先。
全球IP流量的爆炸性增長可歸因于新型互動式媒體的出現和使用增長,以及跨設備的視頻內容數量的激增;而市場預計視頻將是主要的增長推動力。思科(Cisco)公司的“視象網絡指數:預測和評估方法”(Visual Networking Index – Forecast and Methodology) 白皮書預測,在2013年,所有形式的視頻 (IPTV、視頻點播、OTT視頻和P2P) 將占全球消費者IP流量的90% 以上。在這一期間,視頻通信流量,例如是實時通信和視頻電話上的視頻,預計將增長約10倍。
商業信息服務公司Datamonitor指出,在2007年和 2013年之間,中國的統一通信市場預計將以18.7% 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CAGR) 增長。
在網絡容量和總用戶數量兩個方面,中國的固定電話和移動網絡的比例在全球是最高。全國8.8億固話用戶、5億移動用戶,以及1.5億互聯網用戶,共同打造了一個600億美元的市場。
隨著中國主要的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和中國移動各自致力于擴張網絡和增加服務,中國的電信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三合一和多合一業務已經引起運營商的關注和應用想象。未來數年間,除VoIP、無線數據和寬帶之外,全球大多數電信和服務提供商還將致力于在統一網絡上提供視頻服務。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事實上,企業運作思維方面已出現了一種有利于統一通信的范式轉變。全球各地的企業都在精簡部門,削減成本。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統計,將有不少企業預算把可觀的預算列入降低成本的領域,通信成本將是其中一項。企業可能會把現有的語音/視頻會議應用整合到UC應用中,而這將相應地推動電信企業采納UC以補償傳統電信業務必然的營收損失。
中國國內市場的強勁發展,在某種程度上讓國內經濟成功避過了大規模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中國的中小型企業預計將繼續在電信服務方面有大量支出,同時也開始嘗試接觸UC應用。另外,中國最近發出的3G運營商牌照將會推動電信業務發展和加劇競爭,進一步刺激市場增長。
最近的一些報道顯示,目前開支縮緊的趨勢看來有利于VoIP和UC的發展,因為各公司都在積極減少差旅開銷,而UC解決方案可以提供一種遠程互動,從而節省了面對面開會所需的開支。另外,隨著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模型的穩定性已經獲得驗證,各公司現在都更樂意于采用更具成本效益的主機解決方案來滿足各種協作需求。
一直以來,業界普遍認為網絡的迅速擴張和演進會使帶寬變成唾手可得,導致人們忽視網絡性能的重要性。不過,情況并非如此。網絡管理公司Apparent Networks的調查顯示,IT經理仍然把延時和帶寬限制視為UC普及的障礙。事實上,IT專業人員非常關注網絡的性能,而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都推遲了VoIP、視頻或UC項目。
網絡當然仍在不斷改進,在短期內就可提供更大的帶寬,并帶來大量以往不可能實現的通信功能。但這僅僅意味著視頻會議等帶寬密集應用將變得更加流行,再一次使網絡達到飽和極限。這就像大家都曾經經歷過的高速公路擴建工程一樣,新建的公路也許能暫時緩解交通堵塞現象,但最終,道路擴建只會鼓勵更多人涌向這塊區域,而且更加頻繁使用汽車,最后致使交通又回到以前的堵塞狀態。
擺脫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之一是解決端點的網絡質量下降問題。通過認識到IP通信必然存在帶寬限制和延時的事實(至少這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會有大改變),應用開發商可以設計出在任何網絡條件都能夠提供高質量語音和視頻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