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移動在市場上銷售的TD終端接近2300萬部,2011年中國移動預計銷售TD終端4000萬部,集中采購將是中國移動終端合作的主要模式。”在年初的某次會議上,中國移動終端部副部長耿學鋒表示。
面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3G終端上的凌厲攻勢,中國移動正在積極應對。去年以來,中國移動在高中低檔TD終端上全線布局,對于無線座機、平板電腦等特殊終端也在積極覆蓋。
補貼和集中的不足
繼2010年下半年集中部署中低端手機之后,2011年2月和6月,中國移動又分別展開了兩次大規模的TD終端集采,其中2月份的1220萬部以智能手機為主,6月份的1000萬部主要集中在千元左右的普及型終端。通過在高、中、低端全線布局,中國移動目前已經擁有了較為完整的TD手機產品線,1000元以內的普及型產品數量較以往有了較大增長。
盡管如此,中國移動在終端戰略上的形勢并不十分樂觀。盡管早在3G網絡部署之初,中國移動就對TD終端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然而由于種種原因,TD終端不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制約中國移動業務發展的最主要短板,目前來看,TD終端的種類仍需豐富,性能仍有待完善。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泰爾管理所呂成華認為,除了種類和性能外,TD終端的售后服務也是一個薄弱環節。之所以造成這一現象,呂成華認為,中國移動對TD終端采取由集團公司統一制定策略、統一采取行動的方式,各省公司并不具備具體的決定權和采購權,也就不直接面向用戶銷售,從而使得銷售和售后脫節,用戶得不到應有的售后服務。
除此之外,TD終端發展還存在一些策略性的問題。耿學鋒分析,過去中國移動采取了補貼TD終端廠商的方式,這種方式后來顯得力不從心,因為盡管終端補貼消耗比較快,然而產業鏈感覺不到,很多終端的銷售量非常小,達不到規模效應,導致TD終端徘徊在低質量、低層次上,在價格上也不具有競爭力。耿學鋒舉例,在2010年底,同檔次的TD終端比WCDMA終端的價格高50%~100%。
完善售后服務體系
前述問題已經引起了中國移動的關注,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移動在進行方向性的調整,以適應TD發展的需求。
比如,在采購模式上,中國移動一改過去補貼的模式,轉而通過集中采購來拉動市場發展。2010年底的中國移動集中采購座機和普及型3G手機,以及今年的兩次采購都是集中采購的嘗試。耿學鋒表示,中國移動今年將就中高端手機、普及型智能手機、座機、平板電腦,以及一些特殊終端開展集采。在集采以外,中國移動也在加強原有產品庫的管理,促進非集采產品的銷售。
為了改善提升售后服務,中國移動去年下半年進行了全盤規劃。中國移動終端部吳唯寧表示,中國移動計劃從加強自身售后服務能力建設和提高對廠商管理要求兩個環節入手,對于自身,中國移動在集中采購模式下將直接介入銷售環節,按照“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負責集采終端質量和售后服務;對于廠商,則要求其承諾售后服務標準,在一二級城市建立售后服務網點,規范其售后服務授權等。此外,中國移動還引入了“大售后”的服務理念,在傳統服務渠道的基礎上,利用10086客戶專席、移動客戶關懷計劃等,加強售后管理。
TD-LTE時代有望領先
在老問題還未完全解決的時候,新的難題又開始出現。根據賽迪顧問近日出具的報告,2010年前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共銷售2220.3萬部,其中OPhone僅占1.8%。OPhone曾被中國移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市場發展卻不盡人意。而相比于OPhone,以原生Android平臺為主的TD手機正在悄然升起。易觀國際分析師路理彬認為,OPhone自身存在一些問題,市場份額不樂觀在所難免。而要改變OPhone的不利現狀,中國移動需要重新審視的不止是OPhone的技術問題。
展望未來,路理彬認為,中國移動有望在TD-LTE商用后贏來終端競爭中的轉機。“網絡覆蓋和終端推廣是相互影響的,即使有好的終端,如果沒有網絡支撐用戶也不會去購買。在3G時代,三大運營商對于3G的競爭十分激烈,而在3G的競爭中,中國移動的優勢是用戶基礎而非網絡覆蓋。”路理彬分析,現在中國移動已經在7個城市進行了TD-LTE試點,在下一代網絡的部署上領先于其他兩家運營商。此外從TD-LTE試驗之始,中國移動就非常重視終端環節的部署,尤其是對TDD和FDD融合終端的發展,以促進TD-LTE進入國際市場。現在,TD-LTE也得到了國際上主要的設備商以及一些國外運營商的認可,從而為走向國際市場鋪平了道路。綜上所述,TD-LTE具有較為樂觀的發展前景,而TD-LTE的整體向好將為終端環節的繁榮奠定基礎。
Link:
中國移動近期的終端集采動作
● 2010年9月,中國移動集采600萬部普及型G3手機。
● 2011年2月,中國移動集采1220萬部中高端G3手機。
● 2011年6月,中國移動發布公告,擬集采普及型TD手機約700萬部,同期,中國移動還啟動了300萬臺的TD無線座機集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