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RF放大器既需要線性也需要高效率。線性要求是源于現代調制方法的使用,如QAM(正交幅度調制)和OFDM(正交頻分多址調制,參考文獻1)。這些放大器還需要效率,以降低功耗和減少散熱。開發人員通常將現代RF放大器組件裝在天線桿內。這些“桿頂”放大器的設計中,外殼可以不含風扇且直接暴露在日光下。在功耗上每節省1W,就意味著少了1W的散熱器散熱需求。另外,對放大器過驅動會導致失真,產生諧波尖刺,使解調無法進行。這些尖刺會落入鄰近的頻段,也許是手機公司并不擁有的頻段。FCC(聯邦通信委員會)對這種ACLR(鄰道泄漏比)有嚴格的限制。
所以,你有兩個理由去實現良好的線性度:這樣才能精確地調制信號,這樣你的信號才不會干擾鄰近的信號。同樣重要的是,你能在輸出級獲得最佳的功率效率。問題是,線性與效率是互斥的。
在頻域和時域中都可以查看RF放大器的失真。在時域中,能夠形象地看到一個通過RF放大器的切角或平頂正弦波,如同驅動過度而靠近電壓軌的音頻信號一樣(圖1)。在頻域中,放大器失真表現為包含諧波的“邊緣”,它進入了鄰近頻段范圍內(圖2)。對于任何放大器,希望的功率越高,則得到的失真就越嚴重。在RF頻率下,不僅有幅度失真,還有相位失真,以及由于熱瞬變和電記憶效應所帶來的失真(圖3)。相位失真出現于快速轉換速率區中,RF輸出滯后于輸入信號的情況,如當載波信號進入大地時,或當一個調制包絡必須立即變到一個不同電平時。
為了在一個確定帶寬內裝入更多信息,現代調制技術依賴于準確接收的RF信號包絡。有了準確的電壓與相位,就可以解碼出代表某個數字碼的點的星座。這個碼產生出一個數字數據流,然后進一步解碼成一個基帶語音或數據信號。
較老的調制方法對放大器的線性比較不敏感。AM(調幅)收音機與模擬電視廣播都使用AM方式,它依賴的是RF信號的峰值。任何失真對所有峰值都有相同影響,而對所有接收信號的質量影響不大。FM(調頻)收音機與模擬電視的音頻信號采用的是FM方式,它取決于波形的零交越。因此任何幅度非線性都沒有影響。相位失真對零交越有影響,但它們是均勻的效果,不會影響FM調制。
提高RF放大器線性有多種技術。首先,可以采用更好的晶體管。于是,制造商會在RF晶體管生產中采用GaAs(砷化鎵)和其它III-V族半導體工藝,即至少一個III族元素和至少一個V族元素組成的化學化合物。另外,還可以嘗試用SiGe(硅鍺)晶體管,也許再加上CMOS工藝(參考文獻2)。雖然SiGe比GaAs慢,噪聲也大,但通常也夠用了,尤其是在低于3 GHz的頻率下。工程師面臨著在RF放大器中采用CMOS的壓力,因為它的成本低,但CMOS的工作電壓低,因此難以在功率放大器中實現。CMOS還有高的噪聲系數,降低方法是增加晶體管結構的尺寸,但這種辦法也增加了雜散電容,降低了產品的工作頻率。RFMD和其它公司提供藍寶石上做的CMOS,所有晶體管下面都有一個介電隔離層(參考文獻3)。這種方法有成本優勢,減少了雜散電容。
受市場驅動的現實是,工程師們可以用CMOS制造用于Wi-Fi熱點應用的小功率RF放大器。手機需要更特殊的工藝,如SOI(絕緣硅),GaAs將在近期手機基站上占支配地位。
一旦你的功率放大器有了線性良好的晶體管技術,接下來要關注放大器的架構。你可以從一種間斷驅動的架構(如Class C型)轉換到一種更連續的類型,如Class AB型。Class C的效率高,因為它用一只晶體管驅動一個儲能電路,產生出供發射的RF正弦波。但遺憾的是,Class C放大器不適應現代的線性需求,尤其是基站。獲得良好線性的一種方式是減少對放大器的驅動,這樣晶體管就不會接近飽和,輸出電壓擺幅就完全處于電源軌的范圍內。不幸的是,這種方案的效率最差。
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嘗試采用一種Doherty放大器,它是一種復合型設備,使用了一個主通道和一個輔助RF通道,可以在信號強度低時節省功耗,而當需要較高功率時,仍能適應較大的信號擺幅(圖4)。Doherty放大器架構運行很好,但它增加了理想的簡單放大器級的器件數和復雜性。
如果為了獲得效率而要將RF放大器置于飽和狀態,則可以嘗試用正反饋技術使之線性化。十多年來,RF設計者已成功地將這些技術用于手機基站?,F在的問題是,用于4G(第四代)LTE(長期演進)的新調制方法有更高的要求。為了獲得更高的帶寬效率(以每赫茲比特度量),即便對最好的放大器,這些新的調制方法也提出了困難的線性要求。
這種狀況促使工程師們采用預失真(predistortion)技術對RF功率放大器做線性化(參考文獻4)。由于這類技術要對天線饋送的輸出做采樣,并送回輸入端,它看起來類似于所有模擬工程師都熟知的反饋技術。但是,預失真并不會給
一個誤差放大器提供反饋信號,因為RF信號速度太快,無法將一個真正的載波頻率信號回送給誤差放大器。預失真采用的是一些算法,它們可精確預測放大器各種工作條件下的效應,從而調節輸入信號,使之通過RF功放時有更好的線性。
可以設想一下算法的基礎功能。對一個擺幅大到接近電源軌的正弦載波,所有RF放大器都會將其抹平。因此,預失真算法會使這些較大幅度的正弦波有更尖銳的波峰。這樣,就可以從放大器獲得一個較純凈的正弦波。在時域中很容易看到這種情況。而在頻域中,可以將預失真想象成增加某種相位角的諧波成分,它抑制掉非線性RF功放所產生的尖刺。當為一個預失真電路通電時,就可以看到鄰道尖刺的幅度大大減小。
通過一個類似想法的實驗,也可以看到預失真算法如何補償一個放大器的相位誤差。由于相位誤差是可預測和可重復的,算法就可以修改輸入波形的時序,以去除任何放大器的滯后。在時域中,可以想象成算法在快速轉換速率期間超前于信號,使得放大器最終輸出一個干凈的正弦波。在頻域中,鄰道尖刺也達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
現在的預失真算法已足夠完備,甚至可以消除熱效應帶來的失真。高低溫對功率晶體管造成的失真是不同的??梢蚤_發出一種算法,預測輸出晶體管的功耗。從這個預測中,可以推斷出晶體管的溫度,然后對輸入作適當調節,從而使輸出保持為線性。這個算法必須考慮到所用散熱器以及周圍環境的熱時間常數。
數字預失真還是模擬預失真?
過去幾年來,手機基站制造商已接受了用數字預失真做放大器線性化的方法(圖5與參考文獻5)。此時,要用一個單向耦合器對RF輸出做采樣??梢杂靡粋€混頻器,將千兆赫水平的信號下變頻到一個較低頻率。然后就可以用一個快速ADC對波形采樣。這些采樣被送至一片運行預失真算法的FPGA,用于修正輸入波形,還給出一個數字的數據流。然后,FPGA輸出RF基帶信號或I(索引)和Q(正交)信號,再上變頻至手機所在頻段的RF載波效率。
建立這一系統的方法有多種(參考文獻6)。通過采用獨立的ADC和下變頻芯片,可以針對需求優化自己的系統,并使用可以從很多供應商獲得的標準化部件。例如,Hittite、Analog Devices、德州儀器公司、凌力爾特公司以及Intersil公司(參考文獻7)都制造可用于分立數字預失真電路的硅芯片。
很多工程師都熟悉Altera公司的FPGA在數字領域的使用。該公司的MegaCore IP(智能產權)可完成預失真的數字部分運算(參考文獻8)。Analog Devices公司與Altera公司合作,提供一種混合信號的數字預失真系統板,而德州儀器公司提供GC5325這類發射處理器器件,以降低信號波峰系數,以及抵消功放的失真(圖6)。Xilinx公司為自己的Virtex-4和Virtex-5 FPGA提供一個數字預失真的參考設計。由于手機基站承載了較多的RF通道,空間就成為了一個問題。凌力爾特公司等的解決方法是將整個數字預失真電路集成為LTM9003微模塊(圖7)。
盡管手機基站制造商接受數字系統,但供應商們在采樣數據系統中做的主要是模擬電路,這帶來了成本、功耗和空間不利因素。替代方法是用模擬技術實現RF放大器的線性。例如,新興公司Scintera Networks將目標瞄準了5W區間的小功率RF系統,還有UHF(超高頻)電視發射站的信號路徑(圖8)。這種方法會采樣驅動級的RF信號,使RF信號保持在模擬域中,但通過采用一種波形的Volterra Series擴展,對其作因數修正。Volterra Series是一種非線性性能的模型,類似于Taylor Series,不過Volterra Series可以表達記憶效應。Scintera公司的方案會對RF輸出作采樣和數字化,采樣結果被送入該公司芯片中的數字電路。該設計用數字段計算出RF信號鏈的模擬因數,然后用另一個單向耦合器,將經Volterra因數修正的RF信號混合回到RF路徑中。系統只需要在芯片中處理足夠的RF,就能校正放大器的失真。大多數RF功率都在主RF路徑內,而繞過了IC。Scintera公司將RF保持在模擬域,提供了一個功耗遠低于數字預失真方式的系統(圖9)。
要注意,數字預失真系統的設計與測試都不是簡單的任務。你需要完備的RF設計工具,如AWR公司的Microwave Office以及Agilent公司的ADS(參考文獻9)。除了用先進的測試設備確定RF路徑的特性以外,可能還需要購買和學習專用的測試設備,如一臺實時頻譜分析儀(參考文獻10)。
無論是采用模擬預失真還是數字預失真,都可以減少RF設計中的干擾,并使用先進的調制方法。最重要的是,預失真可以將RF放大器驅動至接近飽和狀態,從而提高了功率效率。你可以用分立芯片自己搭建系統,
也可以使用封裝內已集成所有功率的微模塊。在ADC以及下變頻IC中實現所需線性是半導體公司的一項成就。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應用專家,可以幫助你設計出RF信號路徑,滿足所有的規范要求、減少功耗,并提供每兆赫茲最大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