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企業跨界到LED照明領域實施產業聯姻,能否等到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那一天?
今年彩電業與LED照明產業間頻頻傳出“聯姻”的大動作,5月24日,LED行業上市公司再添新軍,深證市瑞豐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豐光電”)首發獲得通過,該公司第二大股東即為康佳集團。而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后,更是傳出TCL與某臺企合資成立LED器件封裝公司的消息。而同樣位于深圳的創維(微博)布局LED產業鏈亦人盡皆知。
“LED照明產業在2009年國家六部委發文后,顯然就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丑小鴨’,雖然至今還沒有完成向白天鵝的轉身。”業內專家如是告訴本刊記者。
而不缺熱點的彩電業經歷著“破與立”之間的痛苦煎熬,更為迫切地將LED照明這個毛利較高、市場空間巨大的產業收于麾下,在為無奈的財務報表做彌補的同時,更為關鍵的是,可借此打通LED上中下游產業鏈,為重生積攢力量。或許正是如此,彩電企業在紛紛搶灘LED照明產業的基礎上做出了諸多大膽舉動。
然而畢竟隔行如隔山,彩電企業跨界到LED照明領域實施產業聯姻,會否等到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那一天?
10年打樁
事實上,2000年,已然成為彩電企業進軍照明產業的元年,就在這一年,TCL照明正式成立,掀起家電企業進軍照明行業的第一波熱潮。2001年6月,此后讓人一直忽視的康佳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康佳視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誕生,2003年該公司開始涉足LED顯示屏的研發與制造。后來,創維也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深圳創維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然而,雖然這三家同樣位于深圳的彩電企業向LED照明邁出的步伐很早,但是,卻似乎并未對其有過多的培育,更多的是為了更好地運轉和支撐彩電主業而布局這顆棋子。不過值得關注的是,2008年4月,創維悄然以較低成本拿下對LGD廣州液晶模組工廠的參股,并快速建成了液晶模組一體化整體生產線。同年,康佳LED背光源的設計和生產線將在江蘇省昆山市奠基的消息傳出,推動LED上游布局。
令人意外的是,國家六部委的一紙文字攪動了整個LED照明產業,也攪動了彩電企業負責人的心。2009年9月22日,六部委發布了發改環資[2009]2441號文件,即《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今后將重點在普通室內照明領域,停車場、隧道、道路、汽車照明,以及醫療、農業等特殊領域開發和推廣LED產品,并完善相關服務體系。
更為關鍵的是,科技部還將“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列入“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并批準設立上海、大連、南昌、廈門、深圳等5個LED產業化基地。
而創維、TCL、康佳總部均在深圳。在LED照明產業寬松利好的大環境下,彩電主業日漸微薄的毛利,也倒逼著彩電企業經歷了從漠視到正視再到重視LED照明產業的過程。
今年3月,創維參股LGD在廣州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以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更重要的是,一向穩健而敢做的創維悄然行動,已經于近日實現與晶元、臺達電在廣州增城投資6億美元的LED芯片外延片基地的奠基。
樹欲靜而風不止,或許此時偷著樂的是康佳。今年5月24日,深證市瑞豐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而在該公司擬上市前一年半即2009年末,康佳集團被引入成為持有25.87%股權的第二大股東。7月份,瑞豐光電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后,按照首日收盤價,康佳集團持有瑞豐光電的市值達到近4億元。
2010年,康佳又出資2250萬美元參股LED上游的映瑞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持有映瑞光電36%的股權。據了解,映瑞光電項目總投資約27億元,項目將覆蓋LED產業上、中游關鍵環節,其設計、研發與制造的范圍覆蓋了從藍寶石單晶制造、襯底材料、外延片、LED芯片到封裝測試,產品將用于液晶電視背光模組、通用照明等領域。
不過,今年6月份,TCL集團與臺灣上市公司宏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HarvatekLimited簽署《合資經營合同》,雙方擬在廣東省惠州市設立中外合資公司,從事發光二極管(LED)器件封裝產品研發、制造、銷售等業務。這無疑給持續高溫的LED照明產業再加了一把火。
資本之手
“此時與2000年不同,彩電企業紛紛大手筆投資曾經不起眼的LED照明產業,都采取了自建公司與資本運作相結合的方式,這強烈地佐證著一個推測,那就是這個產業不僅有利可圖,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資金出逃,讓彩電企業的主業變得更加強大。”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僅從兩個節日周的銷售統計數據來看,LED電視時代確已到來。據中怡康時代(CMM)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元旦周銷售LED電視同比增長909.4%,占液晶電視零售量份額的51.8%。春節周銷售LED電視同比增長489.3%,占液晶電視零售量份額的47.6%。另據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預計2011年LED電視將會快速增長,零售量約在1997萬臺。
康佳于2009年末較低成本投資了龔偉斌的瑞豐光電,通過各自在產業鏈不同節點上的優勢實現強強聯合。瑞豐光電的主營業務為LED封裝技術的研發和LED封裝產品制造、銷售,在SMD-LED細分市場,為國內前三大制造商之一。凈利潤從2008年的1738萬元增加至2010年的4399萬元。作為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在瑞豐光電在中國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書前三天,深康佳A股卻暴漲7.9%,當日家電板塊也受到各方資金拉抬。業內人士分析,這或為康佳帶來遠高于主營業務——彩電業務的較大收益。
而這也被歸為彩電企業涉足LED照明產業實施資本運作的典型案例。瑞豐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龔偉斌后來向記者透露,“電視商下單給瑞豐是有風險的。你一個芯片出問題,可能一小段就暗了,整個電視可能也就沒法看了。萬一出問題了,我就兩個億的資產,我怎么賠?”
然而借著康佳伸出的資本之手,瑞豐光電實現了華麗轉身,“我們現在算一個中型企業了,有市值,保障更充分一些,更能讓電視商放心”龔偉斌補充道。
或許,更大的贏家是康佳。康佳集團此次在LED照明產業上的斬獲,不僅僅在于頗為豐厚資本的回籠,還在于其在LED產業鏈上得到了真正的延伸。“不僅可以保證LED器件穩定供貨,還可以保證康佳在LED電視技術上,第一時間跟上三星(微博)等國際大廠的最前沿技術。而康佳在LED電視上的新構想,也可以通過瑞豐來實現,并且通過聯合開發,還可能在LED電視上做到技術領先。”家電業觀察者梁振鵬告訴記者。
從探路期的康佳視訊公司,到投建昆山模組基地,再到戰略投資瑞豐光電和映瑞光電。有業內專家分析,在這個快速增長的LED時代,康佳以垂直整合的方式,已經率先完成了從LED外延片到芯片、從封裝到模組、從戶外顯示屏到液晶電視的LED產業的全鏈條構建。
與康佳類似,創維、TCL在成立全資子公司并自建生產基地的同時,都通過參股或者合資的形式,來達到直接掌握LED產業鏈中上游的目的。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曾向記者表示,國內領先的LED封裝企業要想取得高效發展,必須借助資本市場力量收購兼并,進行橫向和向下的垂直整合。而高工LED產業研究所所長張小飛也表達的類似的觀點。
這更加印證了彩電企業近期紛紛以資本之手來助推LED照明產業從丑小鴨蛻變成白天鵝的進程。
技術軟肋
然而這似乎僅是彩電企業多元化的一步棋子,而非破釜沉舟、專注不二的抉擇。LED產業鏈大致可分為外延—芯片—封裝—應用四個環節,在這四個環節中,LED外延片與芯片約占行業70%利潤,封裝約占10%20%,LED應用約占10%20%。“目前來說,本土企業集中在下游低利潤封裝和應用領域,重復建設嚴重。”創維集團原董事局主席、深圳市LED產業聯合會會長王殿甫曾表示。
近幾年,LED照明產業憑借其節能、環保、長壽的優勢成為了市場的“寵兒”。
但是,六部委下發的《意見》指出,雖然我國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但是還面臨著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例如,產業整體水平較低,專利和核心技術缺乏,低水平盲目投資現象嚴重。
特別是我國LED照明產業核心技術缺失這一問題,直接導致了產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很難在普通消費者中推廣。“LED燈具普遍高達百元,消費者很難去真正購買。如果價格不降,LED燈具很難走入尋常百姓家。”深圳市恒之源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而那些基礎差、科研能力不足的企業勢必會在愈演愈烈的競爭中被淘汰掉。”某業內專家告訴記者。
國內彩電企業所面對的競爭對手也不止是資金實力較薄弱的LED照明企業。去年6月30日,比TCL整整早一年,白色家電企業的代表——美的集團旗下的美的日電集團照明電氣公司宣布并購貴溪市的江西貴雅照明公司85%股權。事實上,臺灣“液晶面板雙虎”友達、奇美也都投資了LED廠,由于單純做LED背光源也消化不了其巨大的產能,所以它們也是爭搶LED照明領域一杯羹的勁敵。而韓國“面板雙雄”三星、LG則已分別于今年年初、今年6月份前后,宣布攜LED照明部分殺入中國市場或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