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看病經歷:到一家醫院檢查身體,拿到的檢查結果到另外一家醫院治療時,這家醫院并不認可,往往要求再次檢查。這樣的重復檢查,顯然是造成看病貴的原因之一,嚴重時更會耽誤到患者最佳的治療時間,給病人的身心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電子病歷的建立是信息共享的關鍵,整個診療過程都是以病人為中心,需要科學地設計、儲存、使用。假如各個醫院可以共享電子病歷等患者信息,深層次進行數據挖掘、分析,這顯然有利于醫生對患者病情的診斷和管理。
現在我國雖然已有部分三甲醫院建立了電子病歷,但應用層次不夠深入,不具有良好的結構化形式,共享還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而中小醫院、民營醫院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差距更大,共享還是顯得有些遙不可及。
視康遠程醫學提供的第三方會診平臺,不僅可以使病歷、影像文件、檢查報告等多種患者資料可以迅速傳遞、共享到會診專家手中,其完善的技術也使得多方專家同時在線會診討論、診斷任何一種病人成為可能。而會診后的跟蹤治療、健康管理等在線服務項目能為患者的康復治療提供更好的幫助。
簡而言之,醫院信息化的推進,患者病歷等數據的信息化,為多家醫院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醫院信息化刻不容緩
“看病難,看病貴”是我國醫療體系現狀的基本評價。公立醫院人滿為患,私立醫院門可羅雀,我國醫療事業還需長期建設和發展。
衛生體制改革將以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和相應的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體系為重點。政府的這項政策支持,顯然將給力醫院信息化建設。
目前,醫院的信息化建設與共享相當落后,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缺少整體規劃和實施,沒有標準化的接口,使得各個子信息系統之間不能有效地融合和集成,信息僅僅是達到了無紙化存儲的作用,無法實現快速檢索、數據挖掘、信息統計等共享,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對已采集、存儲信息的一種浪費。
部分城市利用信息技術對醫療服務價格統一管理、對大處方監控,對提高醫療質量,降低差錯起到了積極作用。
信息共享在技術上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但是多家醫院、特別是多數大型國有醫院間的信息共享,國有與民營醫院間的共享,都需要整個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國家政府的強力推進。解決了“共享”難關,百姓“看病貴”問題終會得以緩解。
醫院信息化:前景廣闊
在被因特網和電子商務領域占據的時代,美國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希望通過繼續占據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制高點,從而主導未來世界的信息傳播。
日本作為世界先進技術的引導國,正在逐步完善IT建設,建成一個擁有大量潛在性因特網人口和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城市通信網收容空間的信息化都市。
在我國,信息化建設更加刻不容緩。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遠程醫療將逐步進入常規的醫療保健體系并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可以預期,在下個世紀內,通過應用遠程醫療技術有可能實現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獲得所需的醫療保健服務,從而極大地提高全球的醫療保健水平。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且趨于老齡化,交通和經濟狀況相對落后且發展極不平衡,在邊遠地區,嚴重缺醫少藥,要實現人人享有醫療資源難度較大,而信息化的遠程醫療技術是解決邊遠地區這一問題的最經濟實用的模式之一,在我國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遠程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遠程醫療系統從簡單的電話傳送醫學信息,發展到所有醫學資源都可以共享,使兩地間的醫學交流達到高效、及時。我國是人口大國,如果能通過信息化來滿足我們對醫療的需求,其市場容量可想而知。
醫院信息化與共享是推進我國醫療改革的重要利器,醫改在我國勢在必行。我國醫療水平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看病難,看病貴”依然是我國醫療體系現狀的基本評價。
醫療機構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減少重復檢查、降低醫療費用;部分城市利用信息技術對醫療服務價格統一管理、對大處方監控;提高醫療質量,降低差錯。只有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強醫療服務的公益性質,才可能切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