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會猜我一定非常守舊,但我確實非常懷念那些日子。我并不是說如今缺乏激情,但是我們現在缺少了公開辯論和同行評價的機會,我認為這才能夠展現身為布線人的自豪感和忠誠度。或許,小一些的規模更能形成這種精神。
如今,因為時間、經費和差旅有所限制,這種情況迫使我們放棄一些傳統的聚會形式。不過,似乎老式的交流方式又以“社交網絡”的方式回來了。例如,訪問Linkedin,您可以找到“結構化布線”和“BICSI”這兩個群–這些群組對一些人來說很新鮮,但對我來說,這種形式就是原來的圈內聚會。
例如,40G銅纜這個話題在群里激發了大家的爭論。有關40GBASE-T的討論讓我想起以前圍繞1GBASE-T的討論。那時,我是正方。現在,我發現自己變成了反方–我認為沒有巨大的利益或市場需求可以證明在7A類銅纜上為發展40GBASE-T進行投資是合理的。很顯然,要取得成功,很多公司都需要投入一系列技術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業內人士,如IEEE和芯片集制造商似乎也并不相信,因為如今他們并沒有參與其中。假設我們目前考慮投資,那要多大的市場規模大家才會投呢?坦白地說,目前全球生產的7A類銅纜并不多,而且銅纜的開發還需要幾年。當需求量變得很大的時候再進入這個市場也不遲。所以說,7A類銅纜業務并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我認為告知客戶實情是一件好事,但只告知一半就不對了。如果有人告訴您7A類銅纜支持40G和100G銅纜以太網,那么十有八九是他不希望您知道另外一面的事實。
我希望大家都能加入BICSI多年前開創的優良傳統。發表您的觀點,分享您的見解,為定義未來標準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社交網絡這種形式非常棒。我知道在中國的CTEAM(布線工作組)就是這種模式,它集合了行業專家,布線工程設計、施工單位以及產品廠商,以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為目標,編寫行業技術標準規范,以推動中國綜合布線行業的不斷發展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