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可編程邏輯 > 解決方案 > 基于MAXII570的高精度同步時鐘信號在分布式錄波器中的實現

基于MAXII570的高精度同步時鐘信號在分布式錄波器中的實現

2011-11-22
作者:房樹超1,李 芹2
來源:來源:微型機與應用2011年第15期

摘  要: 同步時鐘信號是分布式錄波器系統任務順利完成的關鍵。介紹一種利用可編程CPLD器件實現性能優良的分布式同步信號源。通過高度集成,將IRIG-B(DC)解碼器以及系統的各種同步邏輯電路集成在一個MAXII570芯片中,構成一個高精度同步系統,從而達到最佳同步效果。
關鍵詞: 同步;IRIG-B;秒脈沖;分布式;錄波器

 隨著智能電網技術大踏步地向前發展,電力部門對故障錄波裝置的分布式應用要求越來越高,對在分布式系統中的錄波同步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僅采用單一的GPS對時系統已不能完全滿足電網運行的要求。因此,需要引入更多的啟動邏輯作為系統同步錄波的判據。
 目前智能變電站的時間同步系統的主時鐘多采用GPS和北斗的雙系統對時,對于作為從時鐘的二次裝置(如保護、測控、故障錄波、合并單元等)一般采用IRIG-B碼對時方式。長期以來,IRIG-B碼對時也一直是電力部門較為青睞的一種時鐘源,而且大多二次設備多采用CPU的方式進行編解碼。但由于CPU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死機、崩潰、復位等現象,盡管時間短暫,在故障錄波的情況下是絕對不允許的。針對以上情況,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Altera公司的MAXII570來實現IRIG-B解碼器的設計思想,利用CPLD基于硬件邏輯、對環境的抗干擾性能強等優勢來避免產生類似的情況,以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故障錄波器是電力系統發生故障及振蕩時能自動記錄故障前、后過程的各種電氣量變化的一種裝置。它可以記錄因短路故障、系統振蕩、頻率崩潰、電壓崩潰等大擾動引起的系統電流、電壓及其導出量(如有功、無功以及系統頻率)的全過程變化。主要用于檢測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的動作行為,了解系統暫態過程中系統中各電參量的變化規律,以及校核電力系統計算程序及模型參數的正確性等。目前,故障錄波裝置的錄波結果是分析電力系統故障的重要依據。
在分布式的錄波系統中,各子單元之間需要在同一節拍下完成模數轉換工作,以達到同步采樣的功能。因此需要一個“同步節拍器”來完成各子單元之間的信號同步,當出現故障的時候,由監測到故障的單元向本同步器發出錄波啟動信號,由本同步器向其他子單元發出同步錄波的命令,從而達到同步錄波的功能。
本文介紹的一種采用MAXII570實現分布式錄波系統同步的設計思想,為充分利用MAXII570芯片資源,將上述所有同步啟動信號的啟動邏輯均集成在芯片中。
1 系統結構
 采用MAXII570實現分布式錄波系統的IRIG-B(DC)解碼器的框圖如圖1所示。在變電站中由主時鐘或擴展鐘送出的IRIG-B碼到達故障錄波裝置后,經過MAXII570解碼后產生秒脈沖、串行時標等TTL信號。由于TTL傳輸距離比較短,很容易受到干擾,所以將其轉換為RS485電平后發送給各子單元。這樣不僅可以做到長距離傳輸,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抗干擾性能。在實際的應用環境中,若主時鐘系統送過來的IRIG-B碼源為本身就為RS485信號,則在該系統中同樣可以工作,只需調整光耦前端的限流電阻大小即可實現解碼。

 為提高系統同步時鐘的精度和穩定性,設計時采用一片12.8 MHz的溫度補償晶振的輸出作為主振頻率。溫度補償晶振的精度為0.5 ppm,經過分頻后可以產生穩定可靠的12.8 kHz作為模數轉換的工作頻率。
故障信號為各子單元發送過來的信號,作為系統的同步判據。當系統收到故障信號后,發出錄波啟動信號,通知各子單元啟動錄波,經過一段時間后(該時間可以由整定值設定),發出錄波結束信號,完成本次錄波工作。當出現連續故障時,只要對應的子單元發出故障信號即可,其余的同步工作由本系統完成。
2 IRIG-B解碼器的實現
 圖2為IRIG-B(DC)碼的示意圖[1]。它是每秒一幀的時間串碼,每個碼元寬度為10 ms,一個時幀周期包括100個碼元,為脈寬編碼。碼元的“準時”參考點是其脈沖前沿,時幀的參考標志由一個位置識別標志和相鄰的參考碼元組成,其寬度為8 ms。每10個碼元有一個位置識別標志:P1、P2、P3,…,P9、P0,均為8 ms寬度;PR為幀參考點,二進制“1”和“0”的脈寬分別為5 ms和2 ms。

 

 

 一個時間格式幀從幀參考標志開始。因此連續兩個8 ms寬脈沖表明秒的開始,如果從第二個8 ms開始對碼元進行編碼,則分別為第0,1,2,…,99個碼元。在B碼時間格式中含有天、時、分、秒,順序為秒-分-時-天,所占信息位為秒7位、分7位、時6位、天10位,其位置在P0~P5之間。P6~P0包含其他控制信息。其中“秒”信息為第1~8個碼元;“分”信息為第10~17個碼元;“時”信息為第20~27個碼元;第5、14、24碼元為索引標志,寬度為2 ms。時、分、秒均用BCD碼表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個位在前,十位在后。
 IRIG-B的解碼過程采用最簡單的脈寬測量方法實現,經過編譯比較,該方法所耗用的CPLD資源最少。IRIG-B碼元信號的高低電平均為1 ms的整數倍,所以測量該信號的基本時鐘采用1 kHz的時鐘信號作為解碼時鐘。該時鐘由系統輸入的12.8 MHz時鐘經過12 800次分頻后產生。脈寬測量部分VHDL源代碼描述如下:
measureBwide:process(inputHClk)
begin
 if rising_edge(inputHClk) then
    if pwmMeasureEnable=′1′ then    
--上升沿開始計數
    regCountH<=regCountH+1;
--計數器++
regOutputReadEnable<=′0′;    
--此時數據不可讀
    else null;
    end if;
    if (regBLast=′1′)and( regBCurrent=′0′) then
--降沿判斷脈寬
    case (regCountH) is
    when 5000 to 14000    =>
      regOutputData<="0010";
    -   regOutputPwm0Or1<=′0′;
when 20000 to 30000=>
        regOutputData<="0101";
        regOutputPwm0Or1<=′1′;
when  35000 to 48000=>
        regOutputData<="1000";    
        regOutputPwm0Or1<=′0′;    
when others=>NULL;
        regOutputPwm0Or1<=′0′;
    end case;
    regCountH<=0;
    regOutputReadEnable<=′1′;    
--此時數據可讀
    else null;
    end if;
 else NULL;
 end if;
end process measureBwide;
 IRIG-B解碼的主要任務是找到碼元起始報頭,也就是2個連續的占空比為8 ms:2 ms的脈沖。找到報頭后,根據碼元的分布情況逐一解出相應的數據即可。找到起始報頭后,輸出秒脈沖,同時根據解碼數據輸出串行數據。本文利用12.8 MHz進行1 333次分頻產生9 600 b/s的串行數據波特率,雖然不是整數,但是可滿足串行數據的誤碼率要求。
 分脈沖由秒脈沖計數器產生,即計數器計滿1 min時,輸出一個脈沖。
3 同步邏輯信號的實現
 分布式同步邏輯的實現為本系統的重要部分,也是分布式錄波系統同步錄波的關鍵。系統中有一個專門用于接收各子單元故障的信號,作為系統錄波的專用引腳,該信號為RS485驅動,因此抗干擾能力比較強。實際應用中,不論哪一個子單元判斷出故障信號,均向本系統發出一個觸發電平,當本系統收到該電平后立即發出啟動信號,啟動錄波后一段時間再發出錄波結束電平,結束本次錄波工作。
由于CPLD的并行處理功能強大與反應速度快的特點,所以子單元發出故障信號的延時可以忽略不計(小于10 ns)。由于不同的用戶需要的錄波文件大小不一致,所以將錄波結束的控制參數交由用戶在線設置。由故障、錄波啟動、錄波結束三組信號再配合IRIG-B時鐘信號即可實現系統的同步錄波功能(此處的源代碼不再贅述)。
4 實驗結果
 本系統的設計方案在Altera公司的MAXII570[2]上實現,編譯環境為QuartusII 8.0,編程語言為VHDL[3]。
本系統在理論上最多能夠連接32個子單元(RS485驅動能力的限制),實際應用中,由于受到產品外形結構的限制,最大連接了8個子單元,任意一個子單元發出故障信號時,均能通過本系統產生錄波的同步信號,各項指標均滿足錄波器的相關指標要求。即使多個子單元發出故障信號,本系統亦能準確判斷出故障信號,從而輸出同步信號。
 通過實際測試,本文設計方案只占用了63%的系統資源,留有相當大的剩余資源,非常方便實現后期的功能升級,而不用更換硬件。
本設計的難點在于如何正確地安排好芯片內部各個模塊之間的時序,特別是當多個單元發出故障信號的情況下,如何能夠準確地發出錄波啟動和錄波結束信號,而不丟失錄波文件。本系統可以用于暫態錄波器,也可以用于穩態錄波器。此外,經過調整相應的參數后,也可以用于其他的分布式實時系統。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能源局 DL/T 1100.1-2009.電力系統的時間同步系統 第1部分: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2] Altera. MAX II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 family data sheet[EB]. 2002.
[3] 潘松,黃繼業.EDA技術實用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内丝袜透明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 成人欧美网站免费 | 在线播放日韩 |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 | 永久免费观看午夜视频在线 | 日本一级特大毛片 | 久9青青cao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 www.欧美成人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 男女午夜 |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 亚洲久草在线 | 久久精品高清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成人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毒 | 亚洲成人www|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 | 欧美一级纶理片免费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永久 a级毛片毛片免费很很综合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97 | 欧美一区a|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资源 | 色综合久久88一加勒比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 免费观看一级一片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英文 | 人操人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