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電視互聯在網蓬勃興起。無論是IPTV還是互聯網電視,亦或是智能電視、云電視,中國的電視機廠商們、互聯網公司們對這些個新事物的興趣和投入的精力絲毫不亞于國際互聯網巨頭谷歌、英特爾、蘋果或索尼。
芯片技術的革命
對于硬件終端廠商而言,如何增強電視的娛樂性是一場革命,Android操作系統和“云”概念是最佳著陸點。
四大電視機廠商不約而同將2011年確定為電視機業務智能化元年。今年8月至9月,國內四大電視機廠商在短短20天內相繼發布了智能云電視:8月16日,海信在北京發布個人智能電視“I’TV”,推出云電視概念;18日,創維也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推出云電視并宣布將于今年國慶期間規模量產鋪向市場;25日,長虹在深圳長虹科技大廈召開云電視新品發布會;31日,康佳在北京宣布聯合中科院推出智能云電視。
而在國外,索尼、英特爾與谷歌、蘋果的智能電視話語權爭奪更是達到了白熱化狀態。谷歌在Google TV第一代失敗后又推出了二代產品;而英特爾的目標已經非常明確:2015年之前,完成每年出貨8000萬臺智能電視的目標。英特爾將超越蘋果和谷歌的期望都寄予超級芯片的開發上:“我希望我們在智能電視領域發揮的作用會超越芯片。芯片絕對是關鍵因素。”副總裁數字家庭事業部總經理埃里克如是說。
盡管如此,超級家庭娛樂中心的美好藍圖目前為止還只是紙上談兵。缺少高效后端支持的智能電視,事實上只有數十種應用適合終端屏幕。業內人士尖銳的指出,智能電視、云電視,更多的只是概念的炒作,還未實現更好的“看”電視,如何談“玩”電視?
洗盡鉛華:電視互聯網更需要精耕內容
雅虎在文章“2011年全球15個最佳技術發明”中對最佳發明之一的Smart TV的評價則認為智能電視面前最大的門檻在于與內容視頻廠商和有線電視之間的競爭關系,并非豐富多彩的娛樂應用。
有人認為,至少在智能電視滿足了人們對視頻影視的需求后,電視互聯網的革命才算開始。
與谷歌和蘋果不同,國內的互聯網電視運營商在內容似乎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互聯網電視牌照方百視通、杭州華數等運營商在IPTV業務上都擁有了豐厚的內容積累,后者互聯網電視與現有互動電視業務基本上是采用的是同一內容庫,只是編輯方式各有不同。只是,兩者在內容優勢上各有千秋,例如百視通的紀錄片資源、體育節目資源。
取得第四張牌照的南廣傳媒則希望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獲取更大的差異話內容,優朋普樂便是產業鏈中的一環。據了解,優朋目前最突出的內容優勢在于長達5年的好萊塢電影內容,其是目前為止國內唯一一家與好萊塢5大影視公司(20世紀福克斯、索尼、華納兄弟、派拉蒙和環球)完成數字發行領域戰略合作的互聯網公司。此外,優朋普樂還嘗試深入影視制作產業鏈的上游,從源頭把握內容質量。
業內分析人士稱,現代產業的競爭是產業鏈的競爭,各個產業環節的良好配合才能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內容、技術、網絡和終端一個都不能少。內容之外,也不能忽視與前端硬件相配合的高效能后端平臺。電視互聯網,不僅僅是一個芯片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