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ZigBee的圖像采集傳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ZigBee的圖像采集傳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來源:電子技術應用2011年第10期
高 韋,許耀華,胡艷軍,姜新紅,仇樂樂,師慶敏,魏海燕
(安徽大學 計算智能與信號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安徽 合肥230039)
摘要: 介紹了一種基于ZigBee的圖像采集傳輸無線多媒體傳感網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系統采用JPEG壓縮攝像頭及CC2530無線SoC芯片構成節點,實現了參數設置、圖像瀏覽、拓撲結構顯示、數據分析和列表等功能,能夠實現圖像的采集和無線傳輸。系統具有自組織組網、多種供電方式、功耗低、穩定性強、可擴展性好等特點。
中圖分類號: TN919.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258-7998(2011)10-0039-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mage sampling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ZigBee
Gao Wei,Xu Yaohua,Hu Yanjun,Jiang Xinhong,Qiu Lele,Shi Qingmin,Wei Hanyan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Computing & Signal Process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ZigBee-based image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system uses JPEG compression camera and CC2530 wireless SoC chip constitutes a node. System software enables parameter setting, image browsing, the topology display, data analysis and a list of other functions, enables image acquisition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self-organizing network, a variety of power supply, low power consumption, stability, scalability is good.
Key words : 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ZigBee;JPEG;CC2530



    無線多媒體傳感器網絡WMSN(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s)[1]是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及多媒體信息的需求而出現的。它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引入了低功耗多媒體信息處理。無線傳感器網絡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2]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并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自組織的網絡系統,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中被感知對象的信息,并發送給觀察者。傳感器、感知對象和觀察者構成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三個要素。WMSN由于具有豐富的傳感信息已經成為一個研究熱點,被廣泛應用于分布式監控、環境監控、目標跟蹤及圖像注冊等場合。
    本文設計并實現了一個能夠實現無線多點圖像采集的低功耗WMSN系統,系統由多種供電方式的遠端采集節點和匯聚網關節點構成。在數據中心完成所有數據的匯總、存儲、分析、演示等功能。
1 系統結構設計及實現
    系統以典型的家居或樓宇監控為設計背景,實現多點或多方位的圖像采集并能夠實現無線多跳中繼傳輸的目標,同時還要滿足低功耗的要求。系統工作原理是:遠端采集節點的攝像頭周期性地采集并壓縮監控場景圖像,利用節點無線傳輸功能,基于無線傳感網的通信協議上傳數據,節點間具有多跳中繼的能力,最后匯聚到網關節點,實現信息數據的匯總,由監控計算機實現數據存儲、分析、展示功能,或者遠程處理信息。由于系統需要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在監測區域內大量部署,所以要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一個多跳自組織網絡,要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組織的特點。
1.1 系統實現過程
    系統工作示意圖如圖1所示。當網關(協調器)上電以后,它會自動建立一個網絡,遠端節點會加入網絡并完成綁定,當系統通過ZigBee[3]協議組網完成以后,節點控制攝像頭周期性地采集圖像,無線上傳給中繼并最終無線上傳給網關,或者節點直接無線傳輸給網關,網關將匯聚到的多個節點圖像數據通過串口上傳給計算機。此外,系統還設計了手動向遠端節點發送拍攝指令的方式。系統組網簡單,可以實現近距離的數據傳輸,也可以通過中繼實現較遠距離的數據多跳傳輸。每個網關可以帶多個節點,同時每個節點也可以帶多個攝像頭。


1.2 射頻模塊設計
    射頻模塊電路圖如圖2所示。主要由片上系統CC2530[4]及其外圍電路構成。射頻芯片CC2530在單個芯片上整合了ZigBee射頻(RF)前端、內存和微控制器,在接收和發射模式下,電流損耗分別為24 mA和29 mA。CC2530具有不同的運行模式,尤其適應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統,運行模式之間的轉換時間較短,進一步確保了低能消耗,因此,CC2530芯片尤其適合于要求電池壽命較長的應用場合。

1.3 節點和網關設計
    遠端節點基于CC2530 SoC平臺,利用具有JPEG壓縮功能的CMOS攝像頭完成圖像采集,基于ZigBee 無線傳感網通信協議實現無線多跳傳輸控制。ZigBee是IEEE 802.15.4協議的代名詞,采用全球通用的2.4 GHz ISM傳輸頻帶,是一種廉價、自組織、低功耗的近距離無線組網技術。
    系統的硬件主要包括網關和節點兩個部分,完成硬件電路PCB[5]設計及控制程序的編寫、實現圖像的采集和無線傳輸。
1.3.1 節點
    節點的主要部分電路原理圖如圖3所示。為了提高遠端節點應用的多樣性,采用了太陽能電池供電、安全帽照明鋰電池供電、通用普通電池供電、USB接口供電、仿真器直接供電5種供電方式。

    對不同的供電方式要有相應的電壓轉換控制電路,其中太陽能電池供電方式、礦工安全帽鋰電池供電方式及USB接口供電方式都采用電壓轉換芯片TPS79533轉換為節點工作電壓。節點主要接口包括CC2530模塊接口、JTAG仿真器接口、串口攝像頭接口、電池底座接口、礦工帽直流電源接口、復位按鍵和雙排20針I/O擴展接口,這些擴展接口將芯片的硬件資源向外擴展出來,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制作外圍設備,例如接溫度傳感器等。
1.3.2 網關
    網關的功能就是通過系統構建的自組織網絡,對每個節點所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匯聚,然后再上傳到上位機。主要功能模塊是如圖4所示的USB轉串口電路,及網關的電源轉換模塊,其電源模塊與節點的電源模塊類似,采用與遠端節點類似的4種供電方案:太陽能電池供電、普通電池供電、電腦USB供電、仿真器直接提供供電,由電壓轉換芯片將電壓轉換為核心控制器CC2530需要的3.3 V工作電壓。

 

 

1.4 系統數據中心軟件設計
    系統軟件界面是基于Visual C++ 6.0[6]環境下編寫的,實現了參數設置、圖像瀏覽、拓撲結構顯示、數據分析和列表等功能。參數設置包括對采集周期、圖像大小(80×60、160×128、320×240、640×480)和發送方式(廣播或單播)的設置。為了方便用戶使用,圖像瀏覽功能不僅包括了一般的上下翻頁瀏覽,還可以對所拍攝的圖像進行定時自動瀏覽。拓撲結構顯示功能可以顯示節點和網關之間的拓撲關系。可以在數據分析中對某一個節點的信息進行具體分析。在數據列表中包含了節點、網關的物理地址和網絡地址、節點的溫度和電壓信息以及圖片的拍攝日期等。
2 系統測試、實驗結果及分析
    對設計的系統硬件和軟件進行了實際環境測試,給網關和節點上電以后,以網關為中心建立一個網絡,節點會自動加入網關建立的網絡中。
    以遠端節點太陽能電池供電為例進行測試,可以將節點和太陽能電池封裝在一起。采用監控計算機的USB數據線直接給網關供電,待節點加入網關建立的網絡之后,設置遠端節點的信息采集方式,即采集圖像的周期大小等參數。網關匯聚各遠端節點的無線傳輸數據,并傳給上位機進行信息處理。
    在圖像大小選擇為320×240的情況下,單跳傳輸時間約為40 s,經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的測試,在單跳情況下的測試結果如下:
    (1)最遠無失真的傳輸距離約為30 m。
    (2)在30 m~100 m之間,節點雖然可以加入網關建立的網絡,但是它上傳給網關的圖像會出現較嚴重的丟包現象,恢復之后的圖像效果較差,甚至無法恢復。
    (3)當節點和網關的距離大于100 m時,節點無法入網,需要在中間添加中繼來實現較遠距離的數據傳輸。在加入中繼的情況下,可以在不同樓層之間、不同樓棟之間實現圖像的多跳傳輸。實驗測試了樓層間多跳傳輸,將一樓工作的節點采集數據,通過二樓樓梯中間的中繼節點,實現了在二樓可以正常接收節點上傳的圖像,兩跳的距離約為50 m。
    (4)在選擇其他分辨率的情況下,在室內環境也進行了單跳測試,測試時間:80×60約為15 s,160×128約為30 s,640×480約為60 s。
    (5)實驗還選擇了室內和室外兩種不同環境進行測試,初步顯示了在單跳情況下,傳輸距離在30 m以內時,圖像的恢復效果較好。
    本文主要從硬軟件兩個方面介紹了基于ZigBee的圖像采集傳輸系統的設計,實現了網關和節點的原理圖設計和控制軟件的編寫,基于CC2530硬件模塊和ZigBee無線通信協議實現圖像數據的傳輸。由測試實驗結果可知,系統實現了多點圖像信息的獲取,并且可以無線多跳傳輸,擴展性能強。測試過程中也發現了如圖像數據丟包造成數據恢復較差的問題、下行控制有較大延時問題等。這些問題將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改進,并將語言等多媒體信息及檢測環境綜合信息等作為采集傳輸對象,實現無線多媒體傳感網的實際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超,葉湘濱,胡冰.無線多媒體傳感器網絡中相機節點的設計與實現[J].傳感器與微系統,2008,27(12):79-81.
[2] POTTIE G.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Information Theory Workshop,1998,22(10):139-140.
[3] 金純.ZigBee技術基礎及案例分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16-52.
[4] CHOI S,CHA H,CHO S.A SoC-based sensor node:evaluation of RETOS-enabled CC2430[J].IEEE Secon,2007,20:132-141.
[5] 鄭一力.Protel 99SE電路設計與制版入門與提高[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63-95.
[6] 劉銳寧,梁水,宋坤.Visual C++程序開發范例寶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20-198.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 情侣偷偷看的羞羞视频网站 | 日本一级毛片高清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大片毛片aaa免费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 免费v片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v片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韩国19禁主播裸免费福利 | 男人都懂的网址在线看片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32 | 久99re视频9在线观看 |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 韩日一级| 亚洲自拍另类 |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 综合久久精品 |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久久久亚洲 |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免费 | 全部在线播放免费毛片 | 深爱五月开心网亚洲综合 | 91精品日本久久久久久牛牛 | 欧美成人久久久免费播放 | 欧美高清一区 | 日韩毛片免费线上观看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免费欧洲毛片a级视频无风险 | 日本特爽特黄特刺激大片 | 玖玖精品| 爆操巨乳美女 | 台湾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国产乱子视频 | 黄色亚洲网站 | 97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盗摄一区二区三区 | 性欧美成人依依影院 | 男女国产一级毛片 | 欧美成人做性视频在线播放 |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