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下午,北京世紀華天大酒店人聲鼎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簡稱“中國電子六所”)“大力進軍工控安全及物聯網系統工程誓師大會暨新年聯歡會”在這如期舉行,除了六所所本部及所屬企業職工代表,更有領導、專家、學者、合作伙伴共計300多人出席了誓師大會。新朋老友共話未來,這里熱烈的氣氛、對未來的期盼與室外嚴寒的冬季形成鮮明的對比。
筆者在會議籌備期間,有幸對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執行院長、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馬華東教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總經理劉烈宏進行了專訪,并在誓師會上聆聽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曉武的重要講話。
2011年12月14日落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到首位。姚建銓院士說:“物聯網作為新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繼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在未來十年,將達到萬億美元的產值。”鄧中翰院士也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家發展非常關鍵的舉措。在七大新興產業中,非常重要的、觸手可及的物聯網新興應用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
當前,全球物聯網技術和產品處于萌芽階段,中國處于初創階段,發展健康迅速。2010年物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2011年12月《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正式發布,我國物聯網技術和產業進入穩步發展階段,圍繞物聯網的兩大產業:物聯網技術和產品、物聯網服務構架體系逐步形成。姚建銓院士為當前物聯網發展提出四點建議:加強應用于物聯網相關層面的知識產權技術的研發;打破行業壁壘;做好示范工程;加強人才培養。鄧中翰院士和馬華東教授認為,物聯網安全應引起產業界的廣泛重視,物聯網推廣的一個重大障礙是深層次的安全問題,安全問題貫穿在物聯網的各個層面。
隨著信息技術在工業控制系統的廣泛應用,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威脅與日俱增,關系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工業基礎設施面臨空前的安全挑戰。工業控制系統和物聯網的信息安全引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高度重視。劉烈宏總經理告訴筆者,中國電子在信息安全戰略研究和布局中,始終關注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新的安全威脅,如物聯網、云計算廣泛應用和推廣后所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把信息安全作為牽引中國電子未來產業調整升級的三大系統工程之一,將中國電子六所從事的工控和物聯網安全作為中國電子信息安全系統工程的發展重點之一。芮董事長表示,2012年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電子行業的國際市場將進一步萎縮,發展形勢嚴峻;目前國家信息安全的情況復雜,危機較多;我國工控安全的任務需求很緊迫,安全風險令人擔憂,市場巨大。中國電子作為中央企業,要扛信息安全的國家隊大旗,工信部更是要求中國電子首當工控安全的國家隊。這對在工業控制系統有悠久歷史、在物聯網安全做了積極探索的中國電子六所來說,是機遇大于挑戰。芮曉武董事長在會上明確指出,工業控制的信息安全與物聯網是中國電子六所前所未有的機遇,希望中國電子六所要大膽創新,不僅要在技術上創新,還有在管理、機制和體制上創新,早日成為工控安全和物聯網領域技術高端、服務一流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2012年是中國電子六所創造輝煌的關鍵一年。
中國電子六所郭先臣所長帶領其麾下30多名員工代表全體六所人大力進軍工控安全及物聯網系統工程莊嚴宣誓:加大科技投入,注重自主核心技術的研發,通過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積極推進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開展重大物聯網示范工程建設,為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工業控制及重大物聯網系統工程提供安全保障服務,把中國電子六所打造成為一流的自動控制與物聯網系統工程領域創新型高科技集團,為中國電子進入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努力奮斗!
中國電子六所大力進軍工控安全及物聯網系統工程的舉措得到業界廣泛支持。與會代表紛紛表示,中國電子六所是國家支柱的研究單位,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結合好過去在工業控制積累的基礎和資源,在新一代技術和物聯網新興產業誕生之際,盡早廣泛聯絡社會各方面資源,進一步打造工業控制安全、物聯網的大平臺,這是國家所需,也是市場所需。正如鄧中翰院士所說:“只有在物聯網、下一代互聯網等產業發展之后,國家才真正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占領制高點,改變中國來料加工、以市場換技術的現狀,讓戰略性新興產業真正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