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嵌入式設備的飛速發展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無論在工業控制、儀器儀表、通信設備或是娛樂工具等各個方面都有嵌入式微處理器在工作,然而,人們要想實現對這些設備的控制就必須通過用戶界面(User Interface,UI),所以人們越來越關注UI界面的可用性和用戶使用效率的提高。目前,嵌入式設備開發中的UI設計多數采用按鍵控制簡單的上下翻頁或滾屏操作,缺少層次性,本設計將在S3C44BOX微控制器上植入μCOS系統,采用預定義的方式,實現一種多層次、可移植性強的預定義UI交互。
1 電能計量終端系統簡介
為實現配電自動化,需要使用電能計量終端來對多種電源的接入進行監控,包括直流電和單相、三相交流電。圖1為電能計量終端的硬件系統結構框圖。它以S3C44BOX微控制器為核心,配有通信電路、LCD顯示電路、按鍵、RS 232和RS 485通信接口以及直流電和單相、三相交流電測量電路。
電能計量終端除了具有普通智能儀表所具有的測量功能、數據處理功能和通信功能外,還為用戶提供了友好的UI。通過UI交互,用戶可靈活地切換和查看以下信息:供電電流、供電電壓、累計供電量、有功功率、停電時間/來電時間、交流負載的總功率因數、缺相告警及
電壓值超標告警等。另外,還設有掉電保護和防雷功能。
2 UI交互電路
圖2為電能計量終端的UI交互電路框圖,電路中有1個128×64點陣的LCD顯示器(QC12864B)和6個按鍵。LCD顯示器每行能顯示16個英文或8個中文符號,共4行。微控制器通過IO來控制LCD的顯示。因為LCD外部接口信號需要5 V的驅動電平,而微控制器的IO管腳輸出只有3.3 V,不能直接控制,在此使用74LVx245電平轉換芯片來驅動LCD。6個按鍵分別為上(up)、下(down)、左(left)、右(right)、確定(enter)和取消(esc)鍵,微控制器通過掃描按鍵IO,可得到各個鍵值。為節省中斷開銷,6個按鍵通過與門連接到微控制器的同一個外部中斷上。利用這6個按鍵,用戶可以在菜單窗口和監控界面之間隨意切換。
3 預定義UI交互設計
UI的設計目標是實現中文窗口界面,用戶可以在菜單方式下進行交互。窗口分為2類:對話框和菜單,也包括兩者的混合。對話框用于參數的輸入輸出顯示;菜單用于響應用戶的選擇,根據用戶的選擇運行程序。預定義的UI。簡單的說,就是預定義一個菜單數組,由程序解析菜單定義形式。改變菜單數組中對應項的內容,就能設定菜單顯示的坐標、尺寸和內容等等性能參數,而無需修改解析函數,因此具有很高的可移植性。
3.1 操作界面
根據電能計量終端的監控內容,設計菜單窗口和各菜單項對應的監控界面。設備上電后,將顯示版本號,接著進入菜單窗口。菜單窗口有4行,其中前2行顯示菜單項,后2行顯示實時時間。菜單項共有4個,分別為交流電(包括市電和油電)、風電和光電參數。通過上下按鍵在主窗口的前兩行進行菜單項切換。菜單窗口設計如圖3所示。
在選擇的菜單項上點擊enter鍵進入該菜單項對應的監控界面,監控內容分屏顯示。交流電子菜單分7屏來顯示交流電接入類型(市電/油電)、交流電壓、交流電量、有功功率、市電/油電停電時間、市電/油電來電時間、功率因數等,圖4(a)為其中一屏;光電/風電子菜單分2屏來顯示光電/風電電壓、光電/風電電流、光電/風電電量、光電/風電功率等,圖4(b)為其中一屏。用戶可通過up,down鍵和esc鍵來切屏和返回至菜單窗口。
3.2 預定義菜單設計
μCOS是一個源碼公開、可移植、可固化、可裁剪、搶占式、支持多任務的實時操作系統,運行于沒有MMU的嵌入式微處理器上,采用可剝奪型內核進行任務調度,實時性好,小巧且移植方便,適合工業控制領域使用。在μCOS中,設置一個UI任務,完成響應用戶的鍵盤輸入、選擇菜單和根據用戶選擇的菜單執行相應操作。菜單設計成多層次形式。菜單設計采用預定義的集中描述,由程序解析菜單定義形式。可響應的按鍵集也以數組的形式在菜單數組中定義。鍵盤服務設計成中斷級任務,通過專用的消息隊列發送鍵值到UI任務,實現實時信息顯示。
預定義的菜單由3部分控制:
①菜單顯示區域坐標。用來定義菜單顯示區域左上角字符坐標(符號常量MENU_AREA_LT_X,MENU_AREA_LT_Y,)和右下角字符坐標(符號常量MENU_AREA_RB_X,MENU_AREA_RB_Y),顯示的菜單要限制在這個區域中。
②菜單定義。設計一個結構體數組,數組中的每個結構體描述一個菜單項的各項設置,這個結構體數組稱為“菜單定義結構體數組”(Menu Deftne Structure,MDS),在C代碼中命名為Menu_Define[]。
③當前有效菜單項指針。定義一個整型變量,稱為“菜單指針”(Menu Pointer,MP),MP的值與MDS的數組下標相對應,指明了當前有效的菜單項。菜單定義采用枚舉類型標識,以提高代碼的可讀性。
一個預定義的菜單由若干個菜單項組成,每個菜單項可以顯示主顯示內容和副顯示內容兩部分。程序運行后,主顯示內容一旦定義則不改變,副顯示內容是可變的。如圖4(b)中,風電電壓、風電電流是主顯示內容,而其對應的電壓、電流值是副顯示內容。MDS是一個結構體數組,數組中每個元素(即每個“菜單項”)的結構如表1所示。
可響應按鍵集也是一個結構體數組,每個元素對應一個可以響應的按鍵,Key_Collection_Iterm定義如下:
部分菜單定義結構體數組成員說明:
i16uMenu_ID:菜單的標識符,如果在某菜單上發生了“RT_ACT”(執行)動作,則菜單任務根據菜單標識符執行相應的功能。
I16uAccessory_Type:副顯示值類型,指明副顯示內容的來源類型,包括常見的變量類型(char,char*,INT16U,INT16,INT32U,INT32,float,double)。
I16uResponse_Type:按鍵響應動作類型,指明對當前按鍵的響應動作,包括:當前有效菜單項改變為上臨菜單項;當前有效菜單項改變為下臨菜單項;當前有效菜單項改變為右臨菜單項;當前有效菜單項改變為左臨菜單項;當前有效菜單項改變為父菜單項;當前有效菜單項改變為子菜單項。依據當前有效菜單項ID執行相應操作,對應的枚舉類型定義如下:
3.3 預定義UI交互軟件流程
預定義的菜單設計針對的是多層次的菜單設計,可以輕松實現多層次菜單顯示。根據操作界面設計各個菜單項,即:在預定義的菜單項結構體中定義菜單項的標識符、坐標、上下臨菜單項標識符、父子菜單標識符和可響應按鍵集等等。用戶在當前有效菜單項上點擊按鍵,系統根據動作ID散轉,在可響應按鍵集中找出相應的響應動作,圖5為按鍵響應動作類型散轉流程圖。
各按鍵通過相似的響應流程完成各自不同的響應動作,這里以單個按鍵為例,對按鍵動作響應流程進行介紹。圖6是一個UI交互任務流程,完成對UP按鍵的響應動作,動作類型為RT_MOVE_UP。
系統上電后,首先對系統硬件和各變量進行初始化,屏幕顯示首屏菜單,由活動表示符指明當前活動菜單項。當UP按鍵按下,進入鍵盤中斷,隨即向μCOS中發送按鍵消息隊列,執行UI任務,在UI任務中將中斷掛起,而后運行鍵盤掃描代碼,判斷出鍵值UP。此時,UI任務將根據當前活動菜單標識符執行RT_MOVE_UP功能。首先判斷菜單顯示區域內的當前活動菜單項標識符(CAID)是否等于它的上臨菜單(CAID.上臨ID),如果相等,不做任何操作;如果不等,再判斷CAID是否為當前菜單顯示區域內正在顯示的最頂端的菜單項標識符(TMID)。如果CAID=TM ID,那么CAID=TMID=CAID.上臨ID,調用顯示菜單函數,顯示此屏幕的上一屏菜單;如果CAID不是TMID,則CAID=CAID.上臨ID,調用顯示菜單函數,活動表示符指向CAID.上臨ID。
3.4 UI交互設計實物圖
UI交互設計實物圖如圖7所示。
4 結語
UI的廣泛應用是當今計算機發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它強調的是計算機對于人的反饋交互作用。嵌入式UI具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基本要求,輕型、占用資源少,高性能、高可靠性,便于移植、可配置。本項目設計的UI是基于預定義的文本菜單,具有菜單設計靈活、占用資源少的優點,同時支持多層次菜單,菜單功能豐富,適用于大量的中等規模的嵌入式系統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