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智能手機和寬帶移動數據業務蓬勃發展的推動,在過去的兩年中世界各地的運營商紛紛加快了LTE網絡部署的步伐。作為LTE陣營的一分子,TD-LTE雖然起步較晚,但仍然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極大的關注,在產業界的不斷努力下,規模化商業部署已然揭開序幕。
借鑒LTEFDD,推動融合發展
從前面介紹的GSA最新報告可以得知,截至2012年1月5日,全球共有49張LTE網絡已正式商用,其中46張為LTEFDD網絡。LTEFDD網絡建設和商業運營的時間更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TD-LTE的發展過程中,如何通過國際合作借力LTEFDD的成功經驗,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國際化:從GSM和3GPP技術的成功中,我們看到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廣泛的國際合作,TD-LTE也是如此。過去的PHS和現在的TD-SCDMA都是由于缺乏足夠的國際合作,變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技術,制約了技術發展和國際推廣,最終難以抗衡其他的技術。相反,GSM,WCDMA和LTE都屬于開放性技術,國際參與度高,產業基礎堅實而廣泛,從而在新技術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標準化:長期以來,通信系統一直有時分雙工(TDD)和頻分雙工(FDD)之分,到了LTE時代同樣如此。吸取了TD-SCDMA標準化過程中的經驗,3GPPLTE在工作開始之初即充分考慮進行FDD與TDD的融合與協同,兩者在協議方面保持了非常高的一致性。LTETDD采用新的幀結構后,FDD和TDD的關鍵技術基本一致,只在物理層有區別,它們大部分的代碼可以共享,從產業鏈的角度看,無論是終端還是系統設備TD-LTE和LTEFDD擁有相同的網絡結構和系統架構,因此兩者完全可以共平臺設計,加速TD-LTE的產業成熟,同時可以共享LTE FDD產業鏈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
生態系統:在LTE的推廣過程中,美國運營商Verizon,MetroPCS和AT&T公布商用時間表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有報告顯示,LTE發展至今,用戶數最多的是這三家,占據了47%的市場份額。Verizon早在2009年就宣布將在2011年實現LTEFDD商用,提前兩年明確發出了商用信號時間表。這個舉措讓大家看到了一個清晰的市場前景,系統、芯片、終端等相關廠商必定會盡全力投入,從而共同推動了LTEFDD市場的快速成熟和發展。
愛立信推動TD-LTE與LTEFDD融合
作為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廠商,愛立信高度重視LTE的發展,并以領跑者的姿態引領LTE快速向前發展。雖然目前全球LTE網絡僅覆蓋了很小比例的用戶,但愛立信已經在運營商布局LTE網絡的市場中占據了先機。
2009年12月,愛立信和北歐最大的運營商TeliaSonera合作,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部署了全球第一個LTE商用網絡。它對整個LTE的產業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具有里程碑意義。這張網絡至今已經穩定運行了2年,多次被業界同仁作為LTE商用部署的標桿,選作比照對象。
愛立信已經占據了歐美地區的主要LTE市場。目前,有2億人口已經在LTE商業網絡涵蓋范圍內,其中的1.5億用戶是由愛立信設備覆蓋的,占比超過七成。
按照網絡部署規模統計,在全球主流運營商的25個LTE商用合同中,愛立信獲得了16個合同,占半數以上的份額。其中,全球部署規模最大的三個運營商的LTE商用合同(AT&T、Verizon、DOCOMO)均由愛立信獲得;而在部署規模排前十位的LTE商用合同中,有7個由愛立信獲得。
網絡質量對于移動寬帶的使用者是頗為重要的選擇因素,而LTE作為一種新技術的出現,如果想取得成功,必須從最初就保證商業節點的穩定性以確保良好的用戶體驗。2010下半年起,愛立信開始向美國最大的運營商Verizon交運LTEeNodeB,其穩定性高達9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