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2 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大會”在北京召開。工信部、衛生部主管部門領導均出席會議“力挺”移動醫療。業內人士認為,在主管部門的扶持下,未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年均增長幅度將達兩位數,并帶動產業鏈上網絡供應商、系統集成商、設備制造商等高速成長。
移動醫療,即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例如PDA、移動電話和衛星通信來提供醫療服務和信息。
移動醫療前景廣闊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昨天表示,寬帶化、移動化、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是現代信息通信網絡和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尤其是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蓬勃興起和移動智能終端的快速創新和日益普及,正在為信息化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移動醫療產業就是其中之一。
他說,工信部將加大對移動醫療服務創新的試點探索力度,進一步探索感知技術、位置服務等信息技術在移動醫療中的應用。
不久前由國務院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曾明確提出,要讓信息技術成為提升醫療機構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具體措施包括,推進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推進區域統一預約掛號平臺建設;發展面向農村基層及邊遠地區的遠程診療系統等。
衛生部統計信息主任孟群表示,移動醫療在衛生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的領域和空間,有著廣闊的發展的前景。
對此,中投顧問報告指出,今后一段時間,除來自新醫改的投入外,醫院自身資本及VC、PE都將促使智能醫療的快速發展,未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增長幅度至少將呈兩位數增長。
帶動全產業鏈高速發展
作為信息服務的一種,移動醫療將成為相關行業的新增點,帶動包括網絡供應商、系統集成商、設備制造商、電信運營商、終端商、軟件商等在內的產業鏈。
從昨天的會議來看,三大運營商均派代表參加了會議,參加會議的公司還有愛生誼聯、藍衛通科技公司、慈銘健康服務集團等。與會公司高層不約而同地表示, “十二五”期間將重點開展移動醫療業務。
記者了解到,產業鏈上相關方已經開始布局。例如,中移動已與劍橋大學聯合開展移動醫療信息化應用研究,其通信研究院成立了專注移動醫療的項目小組,目前在超過20省通過12580、手機WAP、無限城市門戶等開展預約掛號。
中聯通建立了“云存儲”服務平臺,用于醫療健康數據采集、傳輸和檢索,以及移動醫療救護定位、生命體征信號實時傳遞。
中電信則在國內200多個醫院展開移動醫療試點,并得到大中型醫院高度肯定。
根據中國通信學會提供的數據,5年內全球移動醫療服務應用將為移動運營商帶來115億美元收入,而移動醫療產業鏈中的醫療設備廠商、內容與應用提供商及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商將分別獲得66億美元、26億美元和24億美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