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消費者而言語音業務是“必須”的,對于運營商來說,語音業務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是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LTE時代的語音業務方案不僅不會丟失,反而出現了針對不同情況的解決方案。
在筆者寫下這篇關于LTE時代語音解決方案的文字時,2012年的春天早就悄然而至,中國南方城市的鄉間和街道已然是一片花的海洋。同樣,全球運營商通過2011年對于LTE的大量投入和快速建設,夯實了各自市場的LTE基礎,在2012年將迎來百花競放的LTE時代。援引GSMA統計的一組數字也許能讓大家了解LTE生態系統目前在全球的發展態勢,以下數據截至2012年3月。
●81個國家的運營商將投入242張LTE網絡的建設;
●其中已經商用的LTE網絡達到了57個(FDD模式52個,TDD模式4個,TDD及FDD模式1個);
●預計到2012年底,實現商用的LTE網絡將達到128個;
●LTE用戶數達到670萬戶;
●來自63個終端制造商推出的支持LTE的終端類型達到347款;
●這些終端包括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網卡及個人熱點等,比上年同期增長72%。
這一切無疑都在宣布LTE時代的到來,對于LTE這一通信界從3G時代邁向4G時代的關鍵技術,從運營商、設備供應商、應用提供商到消費者都給予其極高的關注度。由于LTE和它的前任3G技術一樣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含了終端、無線接入網、傳輸網、核心網、業務網及相關的業務支撐網。在有限的篇幅內,本文把關注點放在大家非常熟悉而且十分依賴的移動語音及消息業務上,分析這些業務在LTE時代如何得以繼承并向前發展,為我們提供更加高質、可靠和豐富的通信體驗。
本文主要通過以下三個部分來深入淺出地描述語音方案在LTE時代的重要性及向前演進的動力和步驟:
●LTE核心網的特點決定了語音解決方案不可或缺;
●LTE時代主要的語音解決方案及其比較;
●目前主要LTE運營商所選擇的語音解決方案及原因。
丟失的拼圖?尋找LTE時代的語音解決方案
無線網絡的長期演進部分LTE和與其配合的演進的分組域核心網EPC在設計之初就是針對分組域業務展開的,以滿足運營商對高無線頻譜利用率的追求和消費者對高速移動寬帶業務的渴望。但是不得不看到的是,LTE及EPC網絡對于傳統的語音及消息業務的支持卻不再像2G和3G時代那樣通過電路域網絡來實現。這是否意味著在4G時代我們只能上網而不能打電話了?別開玩笑了。事實上,網絡專家們在追求極簡高效移動寬帶網絡的同時并
沒有忘記人們對于語音、視頻及消息類業務的剛性需求。這些業務被消費者認為是“必須”的,給運營商帶來的收入雖然在逐年趨緩或減少,但根據預測到2015年,這部分收入仍然占運營商整體收入的65%。
基于這些原因,LTE時代的語音業務方案不但沒有丟失,反而還根據目前不同運營商的市場策略、網絡情況設定出了不同的語音解決方案和演進場景。對于小的運營商或者是虛擬運營商(VMNO)來說,他們認為LTE技術帶來的是極大的市場機遇,他們由于沒有原來2G/3G網絡的負擔,可以專注于無線寬帶業務的提供,通過構建有智能管道之稱的PCC架構實現對不同類型業務的控制與計費。而對于在地區或全球擁有網絡和用戶資產的大型運營商來說,問題就沒那么簡單。他們既要考慮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提供包括語音業務在內的優質服務,同時還要兼顧如何保護好已有投資使其繼續發揮余熱。這些運營商的意見代表了運營商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