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鋸了7個月的中國輸美光伏產品雙反調查,在5月18日有了初步裁定結果。美方比照泰國光伏產品出口定價初步裁定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存在政府補貼和低價傾銷行為,并將對這些產品征收30%以上,最高達250%的反傾銷稅。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國新能源行業被征收反傾銷稅最高的一次。這對于已經陷入經濟寒冬的中國光伏產業而言,這一裁定無異于雪上加霜。受制于美韓兩國的多晶硅低價傾銷,中國八成多晶硅企業停產,部分已破產或出現破產征兆,波及過千億投資,就業人數過萬人。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逐漸攻克了上游多晶硅生產技術,使原料自給率由超過90%降至目前50%左右,但是終端市場大部分仍然在國外。以2011年度為例,國內光伏組件產量約16GW,國內消化的僅為2.5GW,即15%,85%的產量出口,其中絕大部分供應歐盟市場。隨著歐盟債務危機暴發,中國的光伏產業也深受影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全球光伏市場陷入寒冬,中小光伏企業紛紛關門大吉,就連在海外上市的行業龍頭,也難逃巨虧命運。中國在美國上市的光伏類企業股票價格一落千丈,市值與歷史最高價相比縮水僅剩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
根據預測,今年全球市場光伏產品市場仍將有小幅下降,國內光伏產品市場有可能高速啟動。由于去庫存接近尾聲,企業開工率可逐漸好轉;價格仍難有大幅反彈,下半年還將繼續緩跌。光伏產業最困難的階段尚未過去,曙光初露但還需等待。在市場難以啟動,光伏組件價格持續陰跌背景下,中國光伏企業紛紛自建電站,試圖消化過剩產能。消化過剩產能,回籠現金流成為光伏企業的當務之急,而自建電站向下游拓展,或是明智之舉。由于原料光伏組件不斷降價,建設光伏電站也變得有利可圖。自去年以來,我國啟動了光伏發電固定電價制;2012年,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為1元,而成本約0.8元。此外,財政部推出的針對光電建筑的金太陽補貼,也給企業提供了約10%左右的利潤空間。國家能否出臺更加給力的政策支持國內光伏電站和光伏應用的發展已成為決定我國光伏產業命運的一個重大變數。國家發改委應當出臺相應的政策利用光伏產品價格低廉的時機加速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審批。國家應當利用征收碳稅的方式籌集更多的資金用于金太陽工程等光伏電站建設投資。對于煤炭和石油企業投資太陽能電力的投資,國家應當給予減免碳稅的政策支持。
在國際國內市場打壓和美國雙反調查的重壓之下,我國的光伏企業已經不堪重負。以全球光伏產能第二大太陽能電池晶片制造商賽維(LDK)公司為例,由于光伏市場的低迷和價格的大幅下滑,賽維(NYSE:LDK)去年四季度虧損達到了5.887億美元,為去年連續第三個季度虧損,全年的虧損總額達到了6.555億美元。賽維(LDK)宣布,今年公司已裁員5554名,裁員比例約為22%,這主要與可再生能源工業的動蕩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下挫,公司的利潤率創下歷史新低有關。賽維目前資金鏈十分緊張,截至2011年12月31日,負債總額共計60億美元,負債率達87.7%。更為嚴峻的是,其短期負債也接近20億美元。賽維的海外客戶對其貨款拖欠嚴重。今年初,賽維曾以3300萬美元收購美國太陽能電力公司(下稱SPI)70%股份,而據一位知情者向記者表示,這次收購實屬無奈之舉,SPI曾是賽維在美國地區最大的光伏組件經銷商,其近年來拖欠賽維的貨款日漸增多,又無法還上,但若打官司,SPI就有破產可能,對賽維將會更加不利,權衡之下,賽維只能選擇收購,成為其大股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賽維此次被迫收購美國太陽能電力公司,對于規避美國雙反調查裁定也許會產生一定的利好。為了扶持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國家應當采取多種方式幫助光伏企業擺脫困境,走出低谷。
階梯電價政策的出臺對于光伏產品入戶是一個利好征兆。但是,目前的階梯電價對于刺激光伏產品入戶應用似乎還是遠水不解近渴。目前的階梯電價最高檔次定位0.8元左右,這個電價幾乎等同于光伏發電的成本價。只有當居民用電的階梯價格設計再出現更高檔次,超過一定數量的電價達到1.10元才有可能促使有錢的用電大戶人家安裝使用光伏發電。為了培育國內家用光伏電力市場,建議階梯電價設計應當在現行高檔用電基礎上增加一個更高檔階梯電價。與此同時,還要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工業企業安裝太陽能電力設施作為自備電源,企業太陽能光伏發電在節假日產生的富余電力國家電網應按照有關新能源電力政策價格回購。電網系統要結合發展智能電網加速解決光伏發電并網問題,減少光伏發電并網的技術障礙,促使光伏發電得到更加廣發的應用。此外,新能源汽車也應當考慮兼容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補充電源。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夠廣泛使用車頂光伏發電,隨著我國新能源電力汽車的發展,我國光伏產品也將增加一個新的應用市場。國家在新疆西藏等太陽能資源較好的地區應當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推廣光伏發電技術和設備的應用。光伏生產企業也應當利用這次市場危機進一步改進技術、提高產品性價比,為整個產業的創新發展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