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OTT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這種應用和目前運營商所提供的通信業務不同,它僅利用運營商的網絡,而服務由運營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目前,典型的OTT業務有互聯網電視業務,蘋果應用商店等。隨著技術發展和用戶需求不斷提升,OTT業務越來越普及,種類越來越豐富。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王春萌所撰《OTT在移動互聯網中的挑戰與機遇》一文從移動互聯網的現狀出發,對現有OTT業務模式,價值鏈等進行分析,基于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愛立信對OTT技術發展趨勢的理解,探討了如何根據移動互聯網的特點與優勢,將OTT服務與網絡運營商有機結合的實現方案。
1引言
OTT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這種應用和目前運營商所提供的通信業務不同,它僅利用運營商的網絡,而服務由運營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目前,典型的OTT業務有互聯網電視業務,蘋果應用商店等。
隨著技術發展和用戶需求不斷提升,OTT業務越來越普及,種類越來越豐富。根據OTT業務提供商與移動運營商之間的關系,可將OTT業務模式分為以下三種:
(1)OTT業務模式搭建在移動互聯網之上,由移動運營商做支撐。運營商僅提供傳輸通道,而不提供其它輔助服務。目前多數的OTT業務均采用此模式(如在線視頻,游戲,聊天等)。
(2)業務模式由移動運營商與OTT業務提供商配合完成;主要業務由OTT業務提供商完成,運營商提供一些輔助業務(如代收費等)。
(3)業務模式完全由OTT業務提供商或移動運營商獨自支撐與運營,對方的配合和支持。前者要求OTT業務提供商要有自己的網絡,比如以前的IPTV業務;后者要求移動運營商自己提供OTT業務,如中國移動的移動商店(MobileMarket)。
2.OTT對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的影響
OTT業務種類多樣,而且應用數量龐大。蘋果公司應用商店(AppStore)的應用已經到達60萬個,而安卓市場應用數量也已經突破50萬個。迅速增長的應用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同時也對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帶來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終端、網絡和內容的影響上。
2.1終端
OTT終端包括OTT機頂盒,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等。以智能手機為例,由于用戶需要更好地用戶體驗,并且希望隨時隨地享用OTT業務。這就推動了具有較大屏幕、較高計算能力的智能手機的迅速發展。目前,國內市場的智能手機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長,僅2011年新增的智能手機就將達到5400萬部。同時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和網絡開發技術的廣泛應用,OTT業務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從早期的游戲,到后來的手機視頻,再到目前的移動支付,OTT業務的使用價值不斷提升。由此可見OTT業務與智能手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相推動的。
2.2網絡
在OTT業務出現以前,大多數的移動業務都是由運營商提供,運營商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影響移動互聯網的產業鏈,從而獲取更大的價值。從OTT概念提出以后,人們便開始關注OTT業務對網絡的影響。由于目前大多數OTT業務僅是利用網絡作為傳輸通道,因此網絡運營商開始擔心自己淪為管道,從而減弱對網絡業務的控制。網絡運營商和OTT業務提供商之間因第三方開發者而展開角逐的一個例子是蘋果的應用商店(AppStore)和成千上萬的iPhone開發者,他們為全球數百萬的iPhone用戶提供OTT應用程序,在這里,蘋果公司繞過移動運營商的服務交付基礎設施,使用運營商的移動“管道”將應用程序直接提供給終端用戶。而運營商也在積極應對這種變化,一方面從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主動介入OTT業務領域,如中國移動的Mobile Market;另一方面從技術上進行改進,通過引入智能管道(Smart Pipe),移動網絡的緩存機制(Mobile CDN),IP多媒體子系統(IMS)等技術,使自己始終在OTT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
隨著OTT業務的不斷涌現,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OTT內容也相應發生著變化,一方面,內容由原來的圖片和文字為主,轉向視頻為主。根據思科公司的預計,在今后的幾年里,IP流量將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而視頻相關的流量約占總流量的80%。另一方面,OTT服務向個性化和定制化方向發展。例如,考慮到智能手機的私密性和便利性,用戶愿意將更多的個人信息設置在手機上,包括各種帳戶信息,個人喜好等等,通過定制化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更貼身的服務。
3.OTT提供商所面臨的挑戰
3.1如何提高內容質量和增強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一方面取決于終端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依賴于后臺系統和網絡系統的優化與配合。比如手機視頻,在硬件條件(手機能力,網絡帶寬,后臺服務器)一定的情況下,需要通過改進傳輸技術和緩存技術,以提高視頻播放的流暢性和穩定性,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3.2缺乏對移動網絡能力的了解
移動網絡包括接入網,核心網,運營支撐網等,網絡技術演進快,網絡實體眾多,OTT服務提供商無法充分了解網絡,限制其充分利用移動網絡的能力,進而影響了OTT業務的展現。
3.3如何能迅速推出OTT服務
在互聯網領域,應用為王,誰擁有更吸引人,更切合用戶需求的應用,誰就擁有更大的市場。因而各方都希望加快應用的推出,占領市場。但如果每個應用都從頭開發,費時費力,又耽誤了時機,而如果能夠把一些基本功能提煉出來,開放出來,比如網絡通信能力,內容處理能力等,使得OTT業務提供商把精力更集中于業務邏輯,進而加速業務的生成。這對OTT業務提供商,尤其是中小業務提供商更有價值。
3.4缺乏視頻處理經驗
如前面所述,視頻流量在總的數據流量中占的比重很大,而視頻處理也比以前的文字和圖片等的處理難度大。不但涉及編碼問題,還涉及存儲和緩存的問題,除了少數較大型的OTT視頻提供商經驗比較豐富外,大多數提供商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從而影響了OTT業務的用戶體驗。
3.5如何獲取更多用戶行為特征數據
用戶行為特征數據對OTT業務的優化,提高針對性有很大幫助。另外,掌握更多行為特征,對OTT業務提供商發布廣告非常關鍵,從而帶來更多的收入。不過OTT業務提供商能夠獲得的行為特征數據僅限于所提供的業務,缺少更廣泛的數據。如果移動運營商能夠把更多的經過處理的用戶行為特征數據提供給OTT服務提供商,就能更大地促進OTT業務的擴展。
3.6如何提高帶寬利用率
帶寬對OTT業務非常重要,一方面,帶寬直接影響OTT業務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帶寬成本在總支出中所占成本較大,尤其是在線視頻業務。比如優酷,它的帶寬成本占總費用的50%左右。因此提高帶寬利用率既有助于改善OTT服務,又能節省了成本。通過收集移動網絡中的相應網元的信息,判斷網絡狀態,從而優化帶寬分配,但這需要運營商和OTT服務提供商配合完成。
3.6版權
在OTT業務中,有很大一部分和數字版權有關,如在線電影,電視,以及數字雜志,報刊等。目前國內的版權觀念還有待加強,盜版現象還時有發生。保護數字版權,維護行業的正常生態,也是OTT業務提供商需要解決的問題。
4.OTT業務平臺方案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OTT業務發展迅速,但面臨很多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OTT業務提供商雖然是基于移動網絡之上提供服務,但是很多服務還不能完全將網絡作為管道利用。有些需要和移動的網關互聯,有些直接依賴于移動網絡的業務。愛立信通過對OTT業務的分析認為,如果能夠更充利用移動網絡的能力,將對OTT業務有很大幫助。然而,從運營商的角度,OTT業務提供商處于非信任域,不可能將更多的功能暴露給OTT業務提供商。因此如果能夠通過某種方式將現有的網絡能力有效地開放出來,以更統一的方式提供給OTT業務提供商,將最大限度地提升資源利用率,從而提供更好的OTT業務開發和運行環境(見圖1)。
OTT業務平臺作為移動運營商的網絡能力開放接口,向第三方業務提供商提供增強的網絡服務,包括應用程序,服務,API等。隨著智能管道的逐步推廣,將網絡能力開發和智能管道結合,從而提供更多與網絡自身有關的功能。為了整合這些功能,方便業務開發者的使用,OTT平臺采用如圖2所示的架構。整個平臺分四部分:
(1)基于Web-SOA的服務訪問接口,從而使業務開發者在構建基于通信的應用時更加方便。
(2)電信能力,即移動運營商向OTT業務提供商開放一系列原有增值網絡能力(開發者將短信、定位或呈現功能嵌入其應用軟件,從而在OTT業務中使用這些功能)。
(3)增強功能,在原有電信業務之上提供基于內容的增強控制能力(如內容處理包括內容的編解碼,分發等能力;QoS/QoE利用移動網絡的開放能力,對流量進行優化控制,包括帶寬控制,過載控制等;數據分析將移動網絡的部分數據進行再處理,提供包括匿名用戶行為特征等信息。
(4)輔助功能,提供日志,統計,用戶鑒權等平臺輔助管理功能。
對于OTT業務提供商而言,通過訪問一組經過驗證的服務功能,它們可以不必擔心多種網絡類型,多種設備類型以及不斷更新的通信技術,而將精力集中在如何更好、更快地開發OTT業務,如何提高用戶得忠誠度和滿意度等方面。
而對移動運營商而言,通過網絡能力開放,將網絡服務擴展到OTT生態系統中。運營商不再只是啞管道,通過為OTT業務提供商提供更好的服務,運營商能夠從OTT業務的不斷發展中獲得更多的收入,并且通過OTT業務的發展促進數據業務收入的增長。
作為領先的電信技術提供商,愛立信在2012年的MWC(MobileWorldCongress)上展示了與智能管道技術相結合的網絡能力開放概念。OTT服務提供商通過調用網絡能力,在網絡允許的情況下,與終端建立專用承載層,從而將原有的標清視頻服務提升為高清視頻服務。
5.結束語
本文從移動互聯網的現狀出發,對現有OTT業務模式,價值鏈等進行分析,基于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愛立信對OTT技術發展趨勢的理解,探討了如何根據移動互聯網的特點與優勢,將OTT服務與網絡運營商有機結合的實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