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飛思卡爾無線充電參考設計從行業標準的交鑰匙型解決方案到完全定制的解決方案均可滿足,可提供原理圖、發射器固件、接收器固件等,軟件還可定制化。”Ron Lowman指出。其接收器可直接嵌到手機機殼中,通過連接器與智能手機電源管理子系統的輸入電源無縫對接,十分方便。
可以說,飛思卡爾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而飛思卡爾此時切入是意識到無線充電應用的時機已然來臨。Ron Lowman表示,隨著LTE及Wi-Fi的加快部署,電池壽命將比以往耗盡得更快,而電池技術發展本身并不能跟上市場需求的步伐。而且,移動運營商越來越多地采用無線充電,DOCOMO和軟銀將無線充電作為增值戰略,日本帶無線充電功能手機已銷售逾100萬臺,并規定2013年新車將裝置車用無線充電控制臺。預測到2017年,全球無線充電市場預計將達到71.61億美元。
雖然無線充電看上去“無拘無束”,但其效率、成本等多重挑戰“束縛”了其大規模普及,而飛思卡爾方案的優勢在于實現最大的位置自由度、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轉換效率達80%等。對于記者提及一般無線充電效率只能到70%左右,飛思卡爾如何做到80%的?Ron Lowman的解釋是線圈的排列、數量和空間位置都影響傳輸效率,飛思卡爾通過其MCU的軟件算法控制等技術提高效率。
飛思卡爾的愿景是無線充電無處不在,從低功率到超高功率產品如移動消費設備、電動工具、小家電甚至電動汽車均可應用。目前Qi標準主要支持5W的產品,但飛思卡爾已可支持30W。Ron Lowman表示,現在針對30W的無線充電技術還沒有相關標準,到年底預計標準會出臺,也將使無線充電應用加快拓寬。
此外,英特爾也展示了其為超極本帶來的能夠自動識別手機并對其進行充電的無線充電技術。不同于以往的電磁充電技術,使用超極本諧振技術帶來的系統功耗非常低,而且對于智能手機擺放的位置幾乎沒有任何要求。臺灣制造商佑驊也展示了全球首家Qi無線充電模組,同時亦將推出通過WPC及Apple MFI雙認證的iPhone 4S無線充電組合。無線充電已然漸行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