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微型燃氣輪機在控制時由于壓力不恒定而導致的運行效率低的問題,將模糊PID控制思想運用到控制系統。在傳統的PID控制下加入模糊控制,使其PID參數具有在線自整定功能。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很好地提高壓力控制效果。
關鍵詞: 燃氣輪機;模糊控制;PID控制;仿真
本文針對國內外微型燃機控制的現狀,對提高微型燃機的運行效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先進的微型燃氣輪機燃料壓力系統模糊控制的思想。常規PID控制原理比較簡單、魯棒性好、可靠性高且容易實現,但是在燃料壓力系統中存在干擾以及滯后性等諸多因素,因此采用傳統PID控制達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在保留傳統PID控制優點的基礎上,運用模糊PID較強的參數自整定功能,對控制系統的參數進行優化,達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1 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燃氣輪機是以氣、液體作為燃料,將燃料燃燒時釋放出來的熱量轉變成有用功,能夠高速回轉的葉輪式動力機械。與目前其他動力裝置相比,微型燃氣輪機發電機組具有高效率、低噪聲、重量輕、體積小、低污染以及多臺集成擴容等優點[1-3]。燃料壓力控制系統從屬于微型燃機輔助控制單元(AECU)。壓力控制器模塊負責微型燃氣輪機噴油嘴前燃料的恒壓控制,為燃機運行提供壓力恒定﹑流量可變的氣液燃料,是AECU的主要功能模塊。本文針對氣體燃料展開設計。
圖1為燃料壓力控制系統的結構框圖,燃料調節閥門根據透平轉速和外界負荷變化的要求不斷地改變其開度以調整供到燃燒室的天然氣流量。在設計時提出了燃料調節閥門前后的天然氣壓比總是滿足小于臨界壓比的前提條件,因此,流過燃料調節閥門的天然氣流量只是燃料調節閥門的開度以及調節閥門前天然氣壓力P的函數[4]。若能保證燃料調節閥門前(即燃料儲罐內)天然氣壓力P恒定,只要通過控制燃料調節閥的開度就可以間接控制天然氣的流量。因此,維持壓力恒定(即調節閥前壓力P恒定)是保證燃氣輪機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由圖1可以看出,氣體燃料從燃料進口進入,通過燃料壓縮機壓縮增加壓力,燃料儲罐外接一個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進行壓力采樣,將采樣值進行模數轉換之后送到AECU控制板。燃料壓力控制器按照程序設計的壓力控制算法,以壓力采樣值和壓力設定值為輸入量,計算出控制量,從而控制燃料壓縮機的轉速,達到控制壓力的目的。壓力閉環控制系統主要由AECU、變頻器、壓縮機和傳感器幾個部分構成。其中,核心芯片AECU采用美國TI公司的TMS320LF2407A,其本身具有A/D轉換電路和CAN總線控制器模塊,并具有計算速度塊、功耗低和存儲空間大等優點,為高性能的控制提供了高效性的信號處理與控制平臺。
在MATLAB中建立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設計好之后,建立模糊規則表,利用MATLAB對普通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進行仿真分析,按照實際的壓力給定值為0.4 Mpa,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
從圖4可得,模糊PID控制器以數字PID控制器為基礎,引入模糊控制方法,實現了對PID控制中3個參數的在線調整,根據系統偏差e(t)和偏差的變化率de(t)/dt來改變Kp、Ki和Kd以提高系統的控制精度和反應速度。模糊PID控制相對于數字PID控制有以下的優點:
?。?)Kp、Ki和Kd 3個參數根據系統偏差e(t)和偏差的變化率de(t)/dt動態變化,更符合系統工作中實時變化的規律和特性;
?。?)模糊PID控制精度高,反應時間短??梢?,參數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是一種優良的控制方法,在性能上比數字PID有很大提高。但在控制實現的過程中也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以最大可能地提高控制的性能,即降低控制系統中的反應時間和減小超調量。
(3)運用于微型燃氣輪機燃料壓力控制系統壓力自動調節的參數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是在常規PID控制算法的基礎上通過計算當前系統誤差e(t)和誤差變化率de(t)/dt,利用模糊推理對PID 3個參數Kp、Ki和Kd進行在線調整,該方法實現簡單、方便易用,對實際控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在線動態調整PID參數,能夠發揮PID和模糊控制兩者的優點,對被控系統的適應性強,魯棒性好,特別是在系統參數發生變化時同樣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控制效果,能很好地適應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控制要求。
參考文獻
[1] Capstone Turbine Corporation. Capstone low emissions micro turbine technology[R]. 2000.
[2] 靳智平.微型燃氣輪機在我國電力系統的應用前景[J].發電設備,2005(2):135-138.
[3] 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燃氣輪機原理、結構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4] ROWEN W I.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s of heavyduty gas turbine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Power, 1983,105(4):865-869.
[5] 楊德東,張化光,鄧瑋.微型燃機控制系統設計中的幾個問題[J].控制工程,2006,13(3):278-281.
[6] 薛定宇.控制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MATLAB語言與應用(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