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雖然按照行業協會統計200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下滑超過20%,IC設計應當還是增長的,按照老杳的統計在中國本土IC設計公司中營業額突破3000萬美元的公司已經突破30家,其中包括華為海思、上海泰景、北京中天聯科、上海展訊和銳迪科的營業收入已經突破一億美元大關,可以說本土IC設計產業的發展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并不大,而是在危機中依然保持增長,這其中一方面獲益于山寨產品的走出國門,一方面受益于直播星黑盒子在大陸市場的泛濫,2010年2月上海泰景將登陸NASDAQ,也將拉開本土微電子公司自2005年來IPO的又一波浪潮,預計2010年大陸IC設計公司新增上市公司將接近10家,算上之前已經上市的上海展訊、中星微、珠海炬力、無錫美新,大陸IC設計上市公司將達到15家左右,IC設計概念股規模效應已經形成。
雖然2009年本土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但相對國際同行規模依然很小,除華為海思外更沒有一家公司突破行業公認的穩定線五億美元,應當說中國本土微電子依然處于起步期,要在全球半導體行業占據一席之地,大陸集成電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對過去的2009年,2010年對于中國IC設計來講機遇與挑戰并存,不過相對而言經過多年的積累,機遇要大于挑戰。
一、
如果說2009年是中國
在所有參與TDSCDMA基帶芯片的廠商中,T
目前在本土參與TDSCDA的公司中,聯芯即將發布自有品牌的基帶芯片,這對于曾經的合作伙伴聯發科來講未必是壞消息,有消息認為聯發科已經在開發自己的協議棧,一旦聯芯推出自己的芯片組,聯發科將很快發布協議棧,真的如此,對聯芯肯定不是好事,芯片成熟需要時間,服務能力及客戶忠誠度更需要培養;重慶重郵雖然也發布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但老杳一直以為體制將是制約重郵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因為在一個成功的產品推廣中,樣品推出只不過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這方面聯芯雖然比重郵好一些,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蘇州傲世通雖然技術實力不錯,公司規模和資金將限制未來的發展,最保險的做法是盡快出售給一家擁有強大市場實力的公司,以便技術盡快實現增值;最后需要談到的是上海展訊,雖然投入最早,展訊2009年并沒有成為市場的贏家,這與李力游的策略有關,也與展訊的積累有關,李力游2009年將公司的重點放在GSM沒有錯,畢竟這是公司生存的基礎,但展訊的未來肯定要著眼TD,據悉展訊已經在TD市場開拓上取得了巨大突破,相信不久便會公布,憑借在GSM領域的客戶積累及服務能力,相信展訊將成為大陸本土微電子在TD領域的領頭羊,能否戰勝包括聯發科、T
2009年北京投資近十億人民幣成立京芯,京芯通過購買Freescale的產品一步跨入WCDMA,2010年風險與機會同在,京芯能否在未來WCDMA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2010年是生死之年,如果京芯通過招聘Freescale前員工迅速吸收對方的研發成果并在市場取得突破,站穩腳跟并非不可能,一旦稍有懈怠,國家的大筆資金很有可能付之東流,畢竟京芯在基帶芯片開發及市場、客戶拓展方面沉淀太少。
本土WCDMA芯片提供商老杳更看好華為,華為開發WCDMA芯片已經多年,2010年也該到出成果的時候,目前華為的WCDMA芯片并沒有劃歸海思所有,一旦華為成功開發WCDMA芯片,憑借其在產業的地位,華為的地位不可小視。
相信對于本土TD及WCDMA基帶芯片而言,2010年肯定會有本土公司取得突破,看好展訊和華為,是因為其產業地位和歷史積累。
二、應用處理器(AP):本土的最后機會
大陸微電子公司參與AP開發經歷了三波浪潮,從最早魏少軍在大唐完成COMIP的開發,到智多微、安凱、杰得為代表的第二波大多以失敗告終,2009年隨著瑞芯微、海思、中星微等公司的群體參與進入第三波浪潮,2009年Q3在ARM全球授權A8、A9客戶中,大陸公司占據了其中3家,大陸公司已授權A8、A9的公司也已經達到6家,大陸已經成為ARM內核授權的最大市場之一,可惜直到2009年底在手機AP市場依然未有實質性突破,手機AP依然是外資企業的天下。
雖然在手機AP領域至今沒有成功的先例,本土處理器依然在逆境中崛起,墻內開花墻外香,大陸處理器在MP4、電子書、電子詞典等市場已經站穩了腳跟,也涌現出了北京君正、瑞芯微這樣的本土公司,甚至包括安凱在內的其他處理器廠商也生存的非常不錯,說明從這方面看,中國的巨大市場為處理器廠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空間,即使暫時進不了手機AP領域。
之所以本土AP廠商一直在手機市場無法突破,老杳認為根本原因還在于軟件的積累不夠,這個問題也同樣困擾著聯發科,隨著
2010年春節前,瑞芯微將一次性推出接近40款MID產品及6款手機,手機大陸AP廠商也將拉開進入手機最后沖刺的序幕,海思經過2009年一年的探索,也會在2010年加大市場推廣力度,老杳相信大陸AP廠商不會令業界失望,2010年將成為大陸手機AP的市場元年。
所以說2010年是大陸手機AP廠商的最后機會,是因為手機AP與基帶的融合已經成為趨勢,相信在推出基帶、AP的同時,包括展訊、瑞芯微甚至華為海思等都已經在積極準備,只要過了這道坎,相信大陸微電子產業可以再上一級臺階,進入全新的時代。
三、數字電視:從無序到有序
2009年直播星為很多本土微電子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2010年初廣電總局的加密升級則讓很多人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規劃,開弓沒有回頭箭,雖然直播星的升級可能導致數字電視參與廠商暫時的困難,以直播星為代表的數字電視無疑將成為未來幾年許多本土數字電視廠商的金礦。
地面國標、有線高清、直播星,CMMB,每一個領域的普及都會極大帶動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如果TD2010年能夠如期爆發,對于已經投入多年的CMMB廠商顯然機會多多,從2009年年底的訂單來看,至少2010年初CMMB被普遍看好,從目前市場發展看,廣電總局2010年可能依然保持CMMB的免費策略,真的如此相信2010年將成為CMMB的大發展年,可惜由于許多CMMB參與者采用了跟隨策略,目前包括創毅視訊、泰合志恒、SIANO在內的廠商已經領先其他廠商太多,對于這些廠商無論CMMB發展態勢如何,2010年都到了決戰的時候。
雖然廣電總局直播星加密會暫時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加密卻可以保證直播星的長遠規范發展,由于中國幅員遼闊,采用直播星推廣高清電視將是最佳選擇,也是廣電總局利益的最好保障,一旦廣電總局啟動直播星高清計劃,相信對于大陸解調、解碼廠商將長期利好,如果將直播星標清節目與地面國標結合,也將大大推動地面國標的普及,當然這只是老杳個人的建議,即使未來發展稍有差距,老杳相信未來幾年大陸IC設計依賴數字電視崛起的企業會越來越多。
2009年直播星招標采用了NDS的CA系統,由于之前NDSCA授權只針對國際公司,招標的九百多萬機頂盒中使用的解碼芯片全部由ST、NEC及飛利浦三家提供,本土廠商至今無一獲得NDS授權,建議廣電總局與NDS協商向大陸公司授權,如此既可以扶植本土公司,也可以大幅降低機頂盒的成本,使消費者受惠。
整體來看,2009年數字電視市場顯得比較無序,CMMB應當免費,廣電總局卻采取了收費策略,直播星應當收費,免費的黑盒子卻壟斷了市場,好在2009年底廣電總局采取措施加密升級,保證了未來幾年數字電視從無序向有序的轉變。
四、手機、PC周邊:從生存到發展
相對基帶、AP領域,手機、電腦周邊芯片市場已經度過生存期,向做大、做強發展,2009年銳迪科、格科微的崛起證明了這一點。
作為微電子創業公司未必一定要緊盯高科技產品,一方面太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開發難度較大,即使開發出產品,推廣階段客戶一般也沒有太多耐心,因此大陸微電子公司初創階段采用低技術含量以成本拼市場的策略無可厚非,這一點與電子制造初期大家采用的策略異曲同工,前不久剛剛獲得央視2009年度經濟人物的格蘭仕集團總裁梁昭賢的經歷也說明從成本之王向利潤之王轉變沒有錯,大陸微電子產業中模擬芯片的競爭便處于這樣比較初級的階段,即使做的不錯的幾家公司如圣邦微、上海艾為、廈門矽恩微電子其營業收入也只有1000-2000萬美元之間,而且大家之間的競爭很多也是價格競爭,不過經過價格戰洗禮脫穎而出往往是中國式企業家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蔡明介曾經將那些成功開發出一款產品的企業稱之為“一代拳王”,其實一代拳王沒有錯,至少說明企業某種程度的成功,應當說大多數本土微電子企業依然處于一代拳王階段,從生存到發展,一方面要解決產品多元化問題,一方面也要盡快提升公司產品的技術含量,以實現從生存到發展的轉變。
2009年包括銳迪科、格科微、國民技術、上海譜瑞、深圳芯邦、無錫美新等在內的眾多公司已經在所在領域站穩腳跟,那些公司能夠在2010年實現做大、做強?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