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力
全球范圍內,光網絡各大區域市場后續整體規模均保持持續增長。移動寬帶流量分發和回程,視頻、IP數據應用不斷推動光網絡部署。強大的力量正在重塑電信行業的前景,變化迅猛而復雜。盡管國際經濟環境不樂觀,由于運營商需要繼續投資以支持帶寬的增長,光網絡市場遭受的風險相對較小。部分運營商堅守現有技術和抵御經濟風暴,網絡變革和新產品采用的步伐將放緩。部分原有網絡負擔小的歐洲運營商及新興運營商對網絡融合、低TCO(TotalCostof Ownership)的要求刺激著光網絡技術變革,光分組融合設備、靈活的下一代城域WDM設備得到更多的關注。
國內,伴隨運營商重組及牌照發放,近期以快速建設3G網絡為核心工作,WDM/OTN、MSTP等基礎光網絡也迎來了新一輪建設高潮。從長遠來看,3GRAN側IP化、寬帶化以及光進銅退、全業務運營開展也將促使光網絡部署方式發生變化,但與海外大部分運營商相比,國內運營商網絡在環境上存在一定差異,包括網絡規模、用戶量、業務類型比重、業務發展時間窗、光纖情況、人員組成等。因此在多元化的解決方案和演進路線中,選擇適合運營商自身當前網絡基礎及未來網絡發展需求,同時符合業界技術整體發展趨勢的方案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發展策略
3G移動網絡在R4、R5、R6版本演進過程中,其制式也將從ATM向IP演進。移動傳送網絡將考慮在滿足電信級要求的前提下,如何適應分組化,使其具備更高的傳送效率和靈活的處理能力。MSTP的發展即是電信級傳送技術分組化的開始,基于SDH平臺,采用EthernetoverSDH方式承載分組業務,透傳模式時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服務質量具有優勢,但數據處理能力弱,尤其是匯聚比的限制將影響組網規模;而引入內嵌RPR模塊可以實現對數據業務感知、QoS保障、處理性能的增強,是電信級分組業務和TDM混合階段的可選傳送方案之一。LTE階段,業務流向發生變化,傳送網需要具備更加靈活的特征,以解決X2接口業務傳送、RNC保護等問題。此外,業務流量大幅增加,eNodeB可支持GE接口,流量達到百兆以上。那么,面向3G后期及全業務AllIP環境,將采用何種傳送技術演進方向和網絡發展方式?未來傳送網和IP數據網如何協調和發展?
OvumRHK提出Agility-Resilience-Economy三角形架構(如圖1),適應AllIP及電信級雙向需求,在靈活性、可靠性、經濟性中尋求最佳平衡方案。在IP為主的全業務時代,合理地將業務網絡所需要的處理功能分布在傳送網絡和IP數據網中將有助于降低網絡的整體成本并方便運營維護。
PTN(分組傳送網)即基于此項理念,基于純分組架構,實現了傳輸技術和數據技術的有機結合,簡化了復雜的IP/MPLS協議,引入了傳送網特性的OAM和保護技術,組網靈活、低成本地實現移動業務的電信級層次化匯聚,并提供端到端的業務連接和管理。隨著未來需求的擴展,PTN的功能內涵也在不斷延伸。PTN將廣泛應用于3G后期/LTEbackhaul以及部分寬帶業務。
相對于3G業務,視頻、IP數據在推動傳送網向更高速率發展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WDM設備市場容量增大,并向城域匯聚邊緣層滲透,以提供低成本海量帶寬。據第三方咨詢公司統計,2008年三季度,metroWDM全球支出達36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增長35%,占全球光網絡支出相對比重持續增加。
與早期骨干核心層WDM集中聚焦光層性能不同,當WDM技術向城域匯聚,甚至向接入層滲透時,將受到復雜業務網需求的影響,更加適應城域IP業務承載,適應業務顆粒多元化、靈活組網、體積緊湊成為明確的要求。WDM光層處理、OTN電層處理、數據處理、基于GMPLS的控制平面將集成到一個設備中。
網絡演進思路
正如第一章所說,運營商由于環境、整體運營策略不同,其新技術引入和網絡部署策略會有差異性,正所謂“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受CDMA" title="WCDMA" target="_blank">WCDMA制式本身高速上下行帶寬及產業鏈的正面影響,中國聯通WCDMA在國內最早實現IPRAN,多數基站采用了FE接口,傳送網IP化需求最為急迫。引入內嵌RPR的增強型MSTP,保護網絡投資,在現網上增加單板即可提升數據處理能力,一定程度上適應了IP化的趨勢,能夠和IP化WCDMA基站互動,對其中的數據、視頻、語音業務進行識別,是此種環境下較好的選擇之一。中國移動TD-SCDMA及中國電信CDMA基站早期部署延續E1接口,對傳送網絡架構影響不大。后續伴隨基站IP化深入推進,PTN網絡將采用疊加平面方式接入新增3G業務,兼顧Wi-Fi及部分固網業務,提供一些特性化功能,如高精度時間同步,適應業務網絡的多樣化及復雜化應用。面向IP化的新一代智能、緊湊型iWDM設備向匯聚層下沉,突破城域帶寬瓶頸,適應三大運營商移動及全業務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