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當前統一通信技術在全球各個國家與地區市場的發展極不平衡,在澳大利亞等部分國家與地區統一通信市場獲得長足進展的同時,世界其它國家與地區的統一通信市場卻大多呈現出進展遲滯、后續乏力的現象。這其中固然有金融危機引致的企業IT預算吃緊等客觀環境方面的原因,也有投資回報不夠明確、部署周期長、運維復雜等統一通信技術自身的一些深層次原因。
分歧與爭論
事實上,業界對于統一通信技術市場發展前景的預期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如Gartner公司與Frost &
Sullivan公司兩家市場調研機構的觀點就截然不同、甚至是針鋒相對。
Gartner公司認為,對于企業客戶而言,進展遲緩的統一通信技術已不再具備戰略優先地位。在這家市場調研機構近日于悉尼召開的企業"CIO和IT經理關注的十大戰略性重點技術"研討會上,Gartner公司高級分析師Nick Jones表示,在本屆十大戰略性重點技術名單中,近年來頗為熱門的諸如云計算和虛擬化等技術仍繼續躋身其間,而統一通信技術則因"進展相當緩慢,對于許多機構而言,這一技術已不再具備戰略意義"而名落孫山,被剔除出了Gartner公司的這一名單之列。
但就在Gartner公司不看好統一通信技術、甚至認為其已臨窮途末路之際,另一家市場調研機構Frost & Sullivan公司卻堅稱,作為一種新興技術,統一通信仍處于不斷發展進化的過程之中,仍值得企業用戶加以密切關注。
針對Jones的觀點,Frost & Sullivan公司信息與通信技術研究部門主管Audrey William指出,不可否認,由于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等各種主客觀方面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統一通信技術市場的發展的確相對遲緩,但這并不意味著這項技術已臨窮途末路,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之外。對于眾多企業和機構而言,統一通信仍是一項有著重要戰略性意義的技術。William稱,統一通信技術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并非基于單一模式,而且這一技術目前仍處于不斷跋涉前行、不斷完善的旅程之中,在經歷了近年的山重水復之后,很可能會迎來柳暗花明的高速發展期。她還進一步指出,"目前在澳大利亞,許多公司剛剛處于自傳統電話向IP電話遷移的過程之中,這實際上只是統一通信旅程的起點。而不少已完成這一遷移過程的公司則開始考慮視頻協作工具、以及這類工具與WEB會議的融合等下一步的統一通信旅程。"
從并購看統一通信市場發展
有業人士指出,雖然金融危機和總體經濟的低迷迫使大多數企業不得不緊縮IT開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統一通信技術市場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出于緊縮開銷的需要,不少企業又期望利用統一通信技術減少商務旅行和通訊費用開銷,這反過來又會推動統一通信市場的發展。
實際上,至少從作為技術市場風向標之一的業內并購來看,統一通信市場的發展顯然并不像表面上那樣遲緩。近年來,統一通信市場的并購與融合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從2007年IBM公司宣布收購為包括AT&T公司、Sprint公司在內的各大電信服務供應商提供網絡會議服務的網絡會議服務供應商WebDialogs公司,到2008年北電網絡公司宣布收購統一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Pingtel公司,直至今年SilverLake和TPGCapital兩大私募基金收購在全球企業IP通信市場占據優勢地位的Avaya公司,這些收購的終極目標無一不是統一通信。就在上月初,思科系統公司還出價高達30億美元之巨,收購挪威視頻會議終端與架構供應商Tandberg公司,以增強這家全球頭號網絡設備供應商在視頻會議互操作性等統一通信領域的研發實力。
這類并購不僅可使并購后的供應商能夠提供集成化的統一通信解決方案,為統一通信市場注入更多發展動力,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一技術市場正暗流涌動,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出現全面爆發。
William也稱,"許多IT經理和企業CIO都表示,統一通信是一種可帶來真正的投資回報的技術,因此,我相信統一通信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總有一天,企業用戶會期望各種網絡與通訊技術能夠在一個統一的環境中同步溝通。因此,對于這些企業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密切關注這一領域的演進與發展進程,不斷完善其現有統一通信架構。"William同時還指出,對于企業用戶而言,了解供應商解決方案的特點,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統一通信解決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市場上的統一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了解不同供應商的產品特點,以及這些供應商將來在這一市場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