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統一通信構想的是老牌互聯網設備供應商思科,在其眼中,統一通信就是把計算機技術與傳統通信技術融合一體,讓人們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設備、任何網絡,獲得數據、圖像和聲音的自由通信。但那個時侯互聯網的發展遠沒有現在這么迅速,人們對于通信的統一大多呈觀望態度。直到2006年,微軟和北電合力進軍通信解決方案市場,IBM加大對企業內部協同、郵件、應用的全面整合,統一通信的輪廓才逐漸豐滿起來。
雖然都是“統一通信”,但各國際巨頭在布局這一市場方面各有側重。思科的強項在于硬件,其核心競爭力基于設備底層模塊化交換,這種模塊可以與不同的終端和應用軟件集成;微軟、IBM以致后來的Avaya都更傾向于提供軟件方面的解決方案;更有愛立信、西門子、北電、華為等傳統設備廠商紛紛與軟件提供商結盟,共同提供統一的解決方案。不論實現的方式如何,統一通信系統的目的出奇的一致:將語音、傳真、電子郵件、移動短消息、多媒體和數據等所有信息類型合為一體,從而為人們帶來選擇的自由和效率的提升。
這種看起來很美的通信解決方案在國外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成效,但在中國卻遇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本來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的統一通信在中國反而令人望而卻步,高額的部署成本和隨之而來的維護成本成為了中國諸多中小企業牽手統一通信的攔路虎,乃至于中國大量中小企業對投資統一通信難有信心。
現在,這種情況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關注中小企業的需求,Avaya 就提供了Avaya IPOffice通信系統,以適合中小型企業的價格幫助中小企業將其通信與業務流程相集成,并通過最適合的媒體,確保信息能快速傳送至接收人。從概念的炒作到實實在在提供應用服務,統一通信正在向著以人為本的應用層面的融合與協同邁進,而這也是統一通信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