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始終在加速進行,當今市場對半導體器件的要求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用戶最注重的是器件性能,其次是功耗,最后才是價格。隨著半導體器件性能的不斷提高,尤其是中低端產品成為應用主流,用戶更看重成本,其次是功耗,最后才是性能。特別自2002年以來,FPGA產業出現了巨大的增長,FPGA產品在容量和速度上都足以滿足大多數商業應用的需求,尤其是在所謂的“非傳統”FPGA領 域;如果能不斷降低成本和功耗,FPGA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通信、廣播、工業等市場的應用將更加廣泛。FPGA是一種通用邏輯器件,采用更先進的工藝來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和功耗是其最佳途徑,在完成向65nm" title="65nm">65nm工藝轉型后,FPGA廠商將縮小線寬的競賽延伸到了45nm" title="45nm">45nm和32nm。10月23日,Altera公司技術開發副總裁Mojy Chian博士來到北京,在媒體座談會上介紹了該公司45nm IC的開發情況。
??? 45nm節點被稱為IC設計的分水嶺。它采用應變硅工程(Strain engineering),可提高晶體管性能40%以上,可以把更多的晶體管做到有效的面積里,密度提高近2倍,每個晶體管的成本每年降低25%~30%,可以帶來運算性能和功耗雙方面的改進;45nm已經接近原子尺寸極限,光刻技術、晶體管的漏電、寄生電容等都是不容易解決的問題;芯片制造商在生產中引入了大批新穎、復雜且昂貴的生產技術,例如193nm浸沒式光刻,超低k薄膜以及高k電介質。在此情況下,芯片研發成本至少提高了50%,掩膜成本提高了50%(45nm在$3M以上);IC設計和生產工藝之間的耦合性越來越緊密,IC設計者更要關心底層工藝問題。特別地,無晶圓廠設計公司必須與他們的EDA工具廠商、代工" title="代工">代工伙伴密切合作。
??? Chian博士說,45nm相對65nm的優勢要比65nm相對90nm的優勢更大,開發難度也更高,器件開發過程中的泄漏管理、電壓飽和、變異管理、逆溫現象、加速低功耗轉換等技術都面臨挑戰。這些問題不是無法解決,但增加了開發成本,提高了代工廠商進入的門檻。Altera通過選擇正確的合作伙伴、采用“硅片率先投產”的設計方法以及協作設計和工藝開發的方式來實現2008年45nm FPGA的量產。
正確的合作伙伴——臺積電
??? Altera與臺積電" title="臺積電">臺積電有13年多的合作歷史,順利地推出了90nm和65nm產品。Chian博士介紹說,雙方合作十分緊密,合作關系已經遠遠超越了客戶和供應商的關系,它們更像一個大公司的兩個部門:Altera是IC設計部門,而臺積電則是晶圓生產部門。臺積電是繼Intel、三星、TI、ST和東芝之后的全球第6大半導體制造商,且前5個公司不經營代工業務,所以臺積電實際上是世界上最具實力的代工廠商。臺積電在研發、產能和質量控制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對于Altera這樣的無晶圓廠半導體供應商,與臺積電合作應當說是最好的選擇。
“硅片率先投產”設計方法
??? Altera的“硅片率先投產”設計方法(Design methodology for“first silicon to production”)可確保業界領先的性能和可靠性。其創新的可編程功耗技術,可允許一些不會被調用的晶體管暫時處于休眠狀態,當再次被調用時,它們可以立刻恢復動力,使新一代芯片的功耗顯著降低;精確的晶體管模型,實現了最佳的器件性能;另外,Altera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了器件的可靠性技術并內置到芯片中,提高芯片生產時的成品率和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
??? Chian博士著重介紹了Altera的測試芯片" title="測試芯片">測試芯片硅片驗證方法。測試芯片結合工藝建模、仿真,是“硅片率先投產”的基礎。測試芯片的目的是:驗證創新的工藝改進和電路設計方法;降低生產工藝和電路設計中的不確定性風險;測試芯片的性能余量,實現性能和可制造性的最佳平衡。Chian博士強調,Altera是通過測試芯片驗證新的關鍵技術,而不是通過客戶驗證。在90nm和65nm工藝節點,Altera都使用了9款測試芯片,確保了量產的第一顆芯片交給客戶正常使用。此次45nm節點Altera將使用8款測試芯片,目前已經完成了4款45nm的測試芯片,在2008年產品正式推出之前還要測試4款芯片。
協作設計和工藝開發
??? Chian博士說,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臺積電的緊密合作。Altera與臺積電從2005年開始合作研制45nm FPGA,成立了12個聯合開發工作組,每一個工作組都有自己非常明確的目標,解決新工藝中的某一個關鍵技術。每一個工作組都有來自Altera和臺積電的組長和員工,Altera和臺積電的項目經理共同預測和管理設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這些聯合開發工作組在工藝和設計上一起努力,以縮短面市時間、提高性能、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
??? 45nm工藝節點雖然提高了IC 設計廠商和代工廠商的進入門檻,但對FPGA是有利的,因為一個45nm? ASIC的開發成本非常高、風險非常大,越來越多的客戶會在高昂的ASIC設計和前期費用上不堪重負;隨著采用更低線寬的工藝節點,如45nm、32nm,FPGA的性能不斷提高,FPGA與ASIC的界限將越來越不明顯,將有更多的ASIC設計人員轉向FPGA,可編程邏輯器件將贏得越來越多客戶的青睞。此外,從全球來看,未來五到十年,消費者對3C融合業務的需求也將大大推動可編程邏輯市場的發展。我們期待Altera公司的45nm FP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