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物聯網最核心的技術之一,RFID(射頻識別)技術應用正在滲透到各行各業。
“如果還把我們單純作為鐵路領域物流網企業,我是不認同的。我們的業務已經涉及很多其他板塊。”2月27日,遠望谷(002161.SZ)董事、高級副總裁陳長安告訴記者。
從2007年上市至2011年,遠望谷鐵路市場的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已從70.46%下降至49.91%,2012年底公司高管稱其鐵路業務占比已不足三成。而公司的非鐵業務已擴展到鐵路、高端名酒、圖書館、煙草、農牧、境外市場等領域,并還在不斷增加。
這也代表了這一行業的發展趨勢——把RFID推向更多的細分行業應用。
遠望谷鐵路業務已不足三成
“遠望谷是一體化的物聯網公司,從上游直到下游都做,形成自己的產業鏈。公司從硬件生產,到系統集成,大部分能自己提供,實現體系化,這個模式在行業里自有其優勢。”2月27日,一位從事物聯網行業并購的人士如此評價。
遠望谷發家于鐵路業務。在2007年上市當年,其鐵路市場業務占總營收的比例高達70.46%,以至于在傳統印象中遠望谷是一家依賴于鐵路業務的RFID領域公司。2012年10月底,時任遠望谷董事長兼總裁徐玉鎖因涉嫌行賄鐵路系統,被檢察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的消息公告后,市場擔憂其鐵路業務受影響,以一個跌停板回應。
2012年11月初,遠望谷高管在股東大會上表示,遠望谷已擺脫對鐵路單一業務的依賴,鐵路業務目前比重已降至30%以下,并將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非鐵業務正以100%的年增長率超速發展。
遠望谷對RFID技術的行業應用已遠超鐵路業務。其高管彼時在股東會稱,公司逐步形成了鐵路信息管理、煙草物流管理、酒類防偽管理、圖書管理、農牧養殖和追溯管理五大戰略業務布局,國際業務取得重大突破。
“遠望谷的轉型代表了RFID技術相關企業的一個趨勢,就是嘗試把RFID推向更多的細分行業應用。”前述從事物聯網行業并購的人士稱。
目前遠望谷業績增長頗快。2月5日,遠望谷發布的2012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24%;凈利潤1.33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10%;每股收益0.179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18%。
下游細分應用新嘗試
“就物聯網領域來說,公司的項目還只是做里邊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陳長安稱。
值得一提的是遠望谷在零售行業的嘗試。2012年,遠望谷通過了沃爾瑪的認證,成為沃爾瑪全球六大RFID產品核心供應商之一。
“目前在國際業務方面,我們更注重物流領域的開拓。”陳長安2月27日對記者表示。而201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遠望谷在2012年上半年接到國際物流行業客戶的各類電子標簽訂單共計3880萬元人民幣。
實際上,RFID技術在零售業的應用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據廣發證券分析,一方面,RFID技術保證了大量商品標簽可以同時被識別,因此無需依靠人工一一查看條碼。另一方面,RFID技術可以保證對商品從原料到半成品、成品、運輸、倉儲、配送、上架,再到銷售、甚至退貨處理等環節的實時監控。據統計,RFID技術為沃爾瑪每年節省超過80億美元,并將失竊與斷貨的水平降低25%。
在零售行業,RFID已獲國外零售巨頭(沃爾瑪、麥德龍等)的重視,但國內零售企業仍未實際運用到RFID技術。
“國內零售市場情況復雜且規模龐大,我們看好市場未來對于RFID技術的需求。”廣發證券表示。
除了遠望谷,運用RFID技術的相關企業亦在具體行業里滲透物聯網這一應用方式。例如,新開普(300248.SZ)和運營商合作,在中小學開展“平安校園”業務,以RFID 技術使系統更加智能化、自動化;中瑞思創(300078.SZ)則完成多類RFID 特種標簽的設計開發,同部分服裝行業客戶和國內超市客戶建立了合作關系。
物聯網的一大特點在于下游應用較為分散,在各個不同的細分領域都有各自的小龍頭,新市場的開拓并不容易。記者獲悉,遠望谷將每年銷售收入的10%投入研發,除了感知層技術,針對不同行業的應用開發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對于RFID技術的相關企業而言,目前成本問題是制約其推廣的重要瓶頸。
“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的瓶頸是在成本上。”一家上海私募公司的總經理認為,例如感知層的RFID成本目前還沒有降到能夠被大量接受的范圍,現在物聯網發展初期享有政府的補貼,但要大規模商業化發展的話,就得考慮產品劃算與否的問題。
一位物聯網業內人士則向記者提到了RFID技術的標準問題——目前各行業的RFID應用各為其主,均不統一,各行業應用之間信息無法共享,若能突破這一點,則RFID技術將會為物聯網的發展帶來很大發展,其運行成本也能得以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