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設計應用 > 基于MCF51QE128的SD卡接口設計
基于MCF51QE128的SD卡接口設計
摘要: SD (Secure Digital)卡是一種基于閃存技術的可移動存儲設備,由于其體積小、功耗低、容量大且成本低,廣泛應用于各類小型便攜式電子設備中。本文實現了SD卡與Freescale公司的32位低功耗微控制器MCF51QE128之間的軟硬件接口設計,可作為數據記錄儀、媒體播放器和錄音設備等的設計參考。
Abstract:
Key words :

 

SD卡標準

  SD卡標準是SD卡協會針對可移動存儲設備設計專利并授權的一種標準,主要用于制定卡的外形尺寸、電氣接口和通信協議。

1.1  SD卡引腳功能


圖1  SD卡外形

  SD卡的外形如圖1所示,引腳功能如表1所列。SD卡的引腳具有雙重功能,既可工作在SD模式,也可工作在SPI模式。不同的模式下,引腳的功能不同。

表1  SD卡引腳功能

  SD模式多用于對SD卡讀寫速度要求較高的場合,SPI模式則是以犧牲讀寫速度換取更好的硬件接口兼容性。由于SPI協議是目前廣泛流行的通信協議,大多數高性能單片機都配備了SPI硬件接口,硬件連接相對簡單,因此,在對SD卡讀寫速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采用SPI模式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2  SPI模式

  SPI模式是一種簡單的命令響應協議,主控制器發(fā)出命令后,SD卡針對不同的命令返回對應的響應。

  SD卡的命令列表都是以CMD和ACMD開頭,分別指通用命令和專用命令,后面接命令的編號。例如,CMD17就是一個通用命令,用來讀單塊數據。

  在SPI模式中,命令都是以如下的6字節(jié)形式發(fā)送的:

  每幀命令都以“01”開頭,然后是6位命令號和4字節(jié)的參數(高位在前,低位在后),最后是7位CRC校驗和1位停止位“1”。

表2  R1響應格式

  SD卡的每條命令都會返回對應的響應類型。在SPI模式下,共有3種響應類型:R1、R2和R3,分別占1、2和3個字節(jié)。這里僅列出了R1響應的格式,如表2所列。當出現表中所描述的狀態(tài)時,相應的位置1。R2和R3的第1個字節(jié)格式與R1完全一樣,詳細內容請參考SD卡標準。

2  硬件設計

  本設計選用Freescale公司的32位低功耗微控制器MCF51QE128,采用SPI模式實現與SD卡的接口。

  由于MCF51QE128是一款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工作電壓的典型值為3.6 V,與SD卡的工作電壓兼容,因而可以直接與SD卡連接,無需電平轉換電路。這里選用的是MCF51QE128的第2個SPI口,硬件連接如圖2所示。


圖2  SD卡與MCF51QE128的硬件連接

3  軟件實現

  軟件部分主要實現MCF51QE128的初始化、底層SPI通信,以及SD卡的通用寫命令、初始化和單塊數據的讀寫等功能。

3.1  MCF51QE128的初始化

  在與SD卡通信之前,首先需要配置MCF51QE128,并初始化SPI端口。代碼如下:

//定義片選信號
#define select_card() PTDD_PTDD3 = 0
#define unselect_card()  PTDD_PTDD3 = 1
void MCU_Init(void) {
  SOPT1 = 0x23;//關看門狗
  SCGC1 = 0x00;//禁用其他外設的總線時鐘
  SCGC2 = 0x02;//開SPI2模塊的總線時鐘
  PTDDD = 0x08;//SPI片選信號由軟件設置
}
void SPI_Init (void) {
  SPI2BR = 0x44;//設初始SPI時鐘為400 kHz
  SPI2C1 = 0xD0;//SPI 中斷允許,系統中斷允許,主模式選擇
  SPI2C2 = 0x00;
}

3.2  底層SPI通信

  底層的SPI通信是實現最終讀寫的關鍵。由于MCF51QE128自帶SPI硬件接口,因此只需要讀寫SPI數據寄存器的值。這里自定了byte、word和dword三種數據類型,分別對應于8位、16位和32位數據。代碼如下:

byte SPI_ReadByte(void) {//SPI讀字節(jié)函數
  while (!SPI2S_SPTEF);//等待,直到發(fā)送寄存器為空
  SPI2D = 0xff;//接收1字節(jié)數據
  while (!SPI2S_SPRF);
  return SPI2D;
}
byte SPI_WriteByte(byte val) {//SPI寫字節(jié)函數
  while ((!SPI2S_SPTEF)&&(!PTDD_PTDD3));//等待,直到發(fā)送寄存器為空
  SPI2D = val;//發(fā)送數據
}

3.3  SD卡的通用寫命令

  由于SD卡的命令具有統一的格式,因此可以用一個通用的寫命令函數來實現所有命令的發(fā)送。另外,考慮到多數命令的響應類型都是R1,這里的通用寫命令函數所接收的響應類型默認為R1。函數代碼如下:

byte SD_SendCommand_R1(byte cmd, dword arg) {
  byte i,r1;
  SPI_WriteByte(0xff);//等待幾個時鐘周期
  SPI_WriteByte((byte)(cmd|0x40));//寫入命令號
  SPI_WriteByte((byte)(arg>>24));//4字節(jié)命令參數
  SPI_WriteByte((byte)(arg>>16));
  SPI_WriteByte((byte)(arg>>8));
  SPI_WriteByte((byte)(arg));
  SPI_WriteByte((byte)(cmd == 0x00? 0x95 : 0xff));//CRC校驗和
  for(i = 0; i < 10; ++i) {//接收響應
    r1 = SPI_ReadByte();
    if(r1 != 0xff) break;
  }
  return r1;
}

3.4  SD卡的初始化

  SD卡的初始化要遵循一定的步驟。首先將SPI時鐘降低到400 kHz,等待至少74個時鐘周期。接著拉低片選信號,并發(fā)送CMD0命令,對SD卡進行復位并使其進入SPI模式,這里需要正確的CRC校驗,校驗字節(jié)為0x95。若SD卡進入空閑狀態(tài)(即接收響應為0x01時),則發(fā)送CMD1命令,激活卡的初始化過程,此時響應為0x00。然后設置塊的長度,一般為512字節(jié)。最后將片選拉高并將SPI時鐘設為最大值,以保證最大的讀寫速度。SD卡初始化過程如圖3所示。


圖3  SD卡初始化過程

  SD卡初始化代碼如下:

byte SD_Init(void) {
  word i;
  byte response;
  for(i=0;i<10;i++)SPI_ReadByte();//等待至少74個時鐘周期
  select_card();//片選拉低
  for(i = 0; ; i++) {
    response = SD_SendCommand_R1(0x00,0);//發(fā)送CMD0
    if(response == 0x01) break;//進入空閑狀態(tài)
    if(i == 0x1ff) {
      unselect_card();
      return 0;
    }
  }
  for(i = 0; ; i++) {
    response = SD_SendCommand_R1(0x01,0);//發(fā)送CMD1,激活卡的初始化
    if(response == 0x00) break;
    if(i == 0x1ff) {
      unselect_card();
      return 0;
    }
  } 
  if(SD_SendCommand_R1(0x10, 512)) {//設置塊長度為512字節(jié)
    unselect_card();
    return 0;
  }
  unselect_card();//片選拉高SPI2BR = 0x40;選擇最高SPI時鐘
  return 1;
}

3.5  SD卡單塊數據讀寫

  SPI模式支持單塊和多塊數據的讀寫操作,可通過發(fā)送相應的命令來實現。讀單塊數據的操作過程如圖4所示。拉低片選后,首先由主控制器MCF51QE128發(fā)送讀單塊數據命令CMD17,然后等待SD卡的響應。當收到數據塊開始標志0xfe后,開始從SD卡讀取512字節(jié)的數據,最后讀取2字節(jié)的CRC校驗位。


圖4  讀單塊數據操作

  讀單塊數據的函數代碼如下:

byte SD_ReadSingleBlock(byte data[], dword sector) {
  word i;
  select_card();
  if(SD_SendCommand_R1(0x11, sector)) {//發(fā)送讀單塊數據命令CMD17
    unselect_card();
    return 0;
  }
  while(SPI_ReadByte() != 0xfe) ;//等待,直到收到數據塊開始標志0xfe
  for(i = 0; i < 512; i++)  data[i] = SPI_ReadByte();//讀512字節(jié)數據塊
  SPI_ReadByte();//讀16位CRC校驗
  SPI_ReadByte();
  unselect_card();
  SPI_ReadByte();
  return 1;
}

  寫單塊數據的操作過程與讀操作類似,如圖5所示。拉低片選后同樣由主控制器MCF51QE128發(fā)送寫單塊數據命令CMD24,SD卡正確響應后發(fā)送數據塊開始標志0xfe,接著發(fā)送512字節(jié)數據塊和2字節(jié)CRC校驗。


圖5  寫單塊數據操作

  寫入數據后,SD卡會發(fā)送1字節(jié)的數據響應來反饋數據寫入的情況,其格式如圖6所示。當數據正確寫入SD卡后,數據響應為0x05。最后讀數據總線,寫數據忙時等待,直到總線為高電平。


圖6  數據響應格式

  寫單塊數據的函數代碼如下:

byte SD_WriteSingleBlock(byte data[], dword sector) {
  word i;
  byte response;
  select_card();
  if(SD_SendCommand_R1(0x18, sector)) {//發(fā)送寫單塊數據命令CMD24
    unselect_card();
    return 0;
  }
  SPI_WriteByte(0xfe);//發(fā)送數據塊開始標志0xfe
  for(i = 0; i < 512; i++)SPI_WriteByte(data[i]);//寫512字節(jié)數據塊
  SPI_WriteByte(0xff); //寫16位CRC校驗
  SPI_WriteByte(0xff);
  for(i = 0; ; i++) {//讀數據響應,判斷數據是否//正確寫入
    response = SPI_ReadByte();
    if((response & 0x0f) == 0x05) break;
    if(i == 0x1ff) {
      unselect_card();
      return 0;
    }
  }
  while(SPI_ReadByte() != 0xff) ;//寫數據忙時,等待
  SPI_ReadByte();
  unselect_card();
  return 1;
}

結語

  SD卡是目前廣泛應用的可擦除的大容量存儲設備,其接口設計可作為各類嵌入式系統中存儲單元的一般解決方案。本文結合SD卡標準的相關技術,基于MCF51QE128微控制器完成了硬件接口和底層通信軟件的設計。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構建文件系統,實現對存儲數據更有效的管理。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不卡 |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网 |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 久9青青cao精品视频在线 | 一区二区网站 | 毛片在线视频 | 毛片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久久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老大 |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久久入口 | 欧美另类特大 |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 日韩欧美理论 |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 | 91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 在线视频99|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欧美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 成人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com | 日本一在线中文字幕天堂 | 日韩欧美一中字暮 | 国产成人女人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成人国产精品 | 欧美老头老太做爰xxxx | 视频一二三区 | 日本一本久道 |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婷婷久久久五月综合色 | 一级v片|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毛视频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 偷拍亚洲欧美 | 久久伊人热 | 国产精品v免费视频 | 中国一级淫片aaa毛片毛片 | 亚洲精品影院一区二区 |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