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與Sustainable Titania Technology共同開發出了可抑制PID(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電勢誘導衰減)現象的技術,這種現象會降低太陽能電池模塊的輸出功率。據介紹,此項新技術可以通過在玻璃基板涂布低價位材料這種簡單的方法來實現,因此是一項有望解決PID問題的技術。
此次開發的技術在構成太陽能電池模塊的玻璃基板上,涂布TiO2(氧化鈦)類復合金屬化合物薄膜并干燥,然后在200~450℃的溫度下加熱燒制約15分鐘。涂布操作時采用了使包含原料的溶液滴落,然后通過金屬道具和金屬棒等稀釋到整個基板上的“Doctor Blade法”。
在外形尺寸為18cm×18cm的太陽能電池模塊中應用此次開發的技術、并進行PID試驗(-1000V、85℃、2個小時)后發現,試驗前后轉換效率的降幅很小。而普通的模塊,試驗前后轉換效率會從15.9%大幅降至0.6%。估計出現PID現象的主要原因——玻璃中鈉離子的擴散因薄膜而被阻斷。
今后將優化薄膜的材質、膜厚和成膜條件等,進一步提高PID現象的抑制效果。同時,還將探明PID現象的抑制原理、采用大面積模塊進行試驗等。
詳細情況將在2013年6月4~5日于筑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產綜研光伏發電工學研究中心成果報告會2013”大會上公布。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