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MCU市場可謂風起云涌,圍繞著ARM新寵Cortex內核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Cortex-M3處理器內核的授權客戶數已將近30家。不單在內核領域,各大半導體巨頭也盡可能地集成更多的外設以吸引用戶,如USB OTG、以太網MAC、正交編碼器、單雙路CAN、I2S等。在這場爭奪戰中,德州儀器 (TI)脫穎而出,于近日推出 31 款全新的 ARM 處理器,可為客戶提供從成本低至 1 美元到速度超過 1 GHz的高擴展性解決方案,顯著壯大了嵌入式處理器產品的陣營。最新處理器包括29款 Stellaris CortexTM-M3 微控制器(MCU)以及基于ARM9和Cortex-A8 技術的最新微處理器(MPU)SitaraTM系列旗下的頭兩款器件。該產品陣營的進一步壯大得益于TI近期對Luminary Micro的并購,使TI作為單個供應商所推出的業界最豐富ARM技術處理器系列得到進一步加強。
優勢性能
為了取得市場份額,TI的Stellaris MCU有一些獨特之處:(1)通信接口非常完善,比如10/100以太網MAC+PHY、CAN總線及USB;(2)具有單周期閃存與高達50 MHz SRAM存儲的優化存儲器性能。而Sitara MPU的優勢在于:(1)首批面向工業領域推出的Cortex-A8 器件;(2)不足1 W的功耗實現1 000 Dhrystone MIPS性能;(3)集成圖形與高分辨率顯示,實現直觀易用的用戶界面;(4)原生支持大屏幕顯示;(5)高度的系統集成可顯著降低電路板的復雜性。
TI中國區ASP業務拓展及應用總監李儉先生強調:“軟件是至關重要的,所以TI推出可顯著加速開發進程并提高代碼重復使用率的易用型低成本開發工具,其中包括ARM嵌入式軟件開發工具與參考代碼、驅動器、外設庫以及各種操作系統支持等。此外,開發人員還可利用TI及ARM綜合全面的合作伙伴資源來獲得專家級軟硬件、工具、培訓和設計支持等。”
TI ARM系列產品擁有完整的信號鏈,其中包括的眾多低功耗處理器不僅具備專用外設、多種封裝選項、廣泛的溫度范圍,還具有配套的模擬組件、工具和軟件,從而可為客戶帶來性能優異的差異化產品。該高度穩健的產品系列使客戶能在極為豐富的終端設備基礎上進行創新,如工業自動化、測試測量、醫療儀器、HVAC、遠程監控、運動控制以及銷售點設備等。
新策略
TI ARM戰略發展的關鍵在于高度的可擴展性。隨著軟件成本占新產品總開發成本的比例達到50%,TI深刻認識到,設計人員必須在一次性開發工作基礎上同時滿足多種產品的設計需求才能在產品上市進程及降低成本方面保持良好的競爭力。通過推出涵蓋了前后數代代碼兼容型ARM架構的廣泛的嵌入式ARM器件,TI使客戶不用反復修改架構,不僅能擴展性能、充分利用多種外設和顯著降低系統成本,還能為實現差異化特性和未來靈活性預留充分的發展空間。
SitaraTM MPU AM3517結構框圖
李儉先生向記者介紹:“TI在嵌入式處理器領域的策略正在進行很大的改變。首先,我們DSP編程會越來越容易。大家可以看到,TI做了很多開源的工作,網上有很多資源都是可以免費下載和直接使用的。其次,由于有很多工程師只專注ARM編程,DSP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硬件加速器。針對這些客戶群,TI以前沒有一條成熟的產品線,但以后會涵蓋這一廣大的ARM用戶和設計人員。所以,TI對ARM的推廣是一個長期的策略,而不單單只是有幾款新的產品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