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基于信息技術構建食品安全監管框架
基于信息技術構建食品安全監管框架
RFID中國網
空城 收編
摘要: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問題。然而近年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國不斷發生。從毒瓜子、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到毒豇豆、地溝油、染色饅頭、牛肉膏。這些安全問題不僅嚴重威脅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了民眾消費信心,也給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我國政府對食品安全高度重視,針對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制定了相關政策規定。2009年6月我國政府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生產及經營企業提出建立食品出廠檢驗記錄制度、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問題食品召回制度;對監管部門提出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記錄頒發許可、日常
Abstract:
Key words :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問題。然而近年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國不斷發生。從毒瓜子、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到毒豇豆、地溝油、染色饅頭、牛肉膏。這些安全問題不僅嚴重威脅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了民眾消費信心,也給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我國政府對食品安全高度重視,針對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制定了相關政策規定。2009年6月我國政府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生產及經營企業提出建立食品出廠檢驗記錄制度、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問題食品召回制度;對監管部門提出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記錄頒發許可、日常督察結果、違法查處情況等。學者也對食品安全監管的常見問題和對策建議進行了分析。然而食品安全涉及領域廣、環節多,是一項相當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現代社會信息發達,民眾對食品安全監管期望提高。但諸多問題在信息時代下產生新的特點,給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一、信息時代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
  
  1.供應鏈環節監管控制難,政府與企業信息溝通難
  
  食品安全隨著社會分工細化及市場繁殖,生產與消費者之間的環節越來越多,越來越遠。企業由于自身短期利益在食品安全問題方面難以自律,政府監督主體人員力量有限,監管所需要的信息收集困難較大。主要表現在供應鏈的三個方面:一方面食品原料質量信息收集困難;另一方面生產環節質量監管信息采集困難;第三方面是食品在流通領域由于銷售網點、途徑分散,問題食品定位與流向信息收集困難。政府和企業之間供應鏈環節食品安全信息不對稱,溝通難。
  
  2.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責任不明確,多部門協作參與效能有限
  
  國務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整體上指導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工商、質檢、農牧、食藥、衛生、稅務等多部門聯合執法,對食品執行安全檢測、監管與處罰等職能。各部門獨立與合作并存,共同加強在食品安全鏈環節中的監管力量。但在現實操作中職能交叉、邊界難定,信息不通、利益糾纏,協調互動難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的漏洞和盲區不可避免,全程無縫隙監管難以實現。
  
  3.食品安全監管法規存在漏洞,安全問題犯罪成本較低
  
  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產品質量法》等對食品生產經營的某個環節或某類產品進行了規定,但這些法規體制缺乏必須的系統性和協調性。名目繁多但互不統一的安全標準給無良食品生產企業帶來了可乘之機。即使企業犯罪受罰,由于處罰力度相對于非法獲益偏弱,加之企業信用信息與審批系統不統一,食品生產企業仍然得不到根本的約束。
  
  4.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受限,難以發揮監管主體作用
  
  市民、媒體、消協、第三方評估都是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社會力量,為非行政力量監管的主體。尤其是作為終端消費者的市民力量是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直接受害者,也是食品安全問題解決的最終受益者,理應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主體。但長期以來,食品安全監管的主體是政府。社會力量由于所處的地位、信息掌握及途徑等限制,不能充分有效地參與食品安全監管。致使舉報難、成本高、反饋慢的尷尬局面一再出現。


  
  5.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系統不完善,監管應急響應能力弱
  
  2009年6月在我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附則中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作了基本規定,規定了風險信息的收集和上報職能。2010年初我國通過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定》,對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進行了法律界定與約束。國務院制訂了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明確食品安全事故中衛生部門和監管部門的職能義務。但我國食品安全評估監測基礎薄弱,缺乏統一有效的信息處理平臺,對監測數據及相關信息的及時處理和綜合分析能力欠缺。一旦出現安全事件,監管應急響應能力顯弱。
  
  6.食品安全監管標準和技術落后,對食品安全無力掌控
  
  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層次、數量和質量不完善,以乳業為例,我國2011年最新牛奶安全標準,蛋白質含量標準遠低于發達國家標準,每毫升牛奶菌群總標準高出美國歐盟標準20倍。以食醋為例,食品級的冰醋酸和工業級的冰醋酸至今中國難以檢測。標準和技術的落后一方面反映了監管部門在制定標準方面對無良企業抗爭的無力,另一方面也顯露出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管技術能力的局限。
  
  衛生部于2010年11月會同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制定印發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辦法》,規范了各部門食品安全信息公布行為。提出加強各有關部門密切協作,使信息分類更加明晰、發布主體更加明確、公布的內容更加科學規范并具有可操作性。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做到提升,切實有效地發揮最大行政職能,信息技術工具的充分利用起著關鍵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術運行食品安全監管
  
  1.利用物聯網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時跟蹤、匯報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可從食品生產源頭,到生產加工、產品流通、銷售到最終顧客的整個供應鏈過程中收集和匯報信息。物聯網通過視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確保每個環節經過嚴格食品安全檢測后到達消費者。物聯網可以有效幫助政府更好地監管食品供應鏈信息。
  
  2.設立互聯網聯合監管平臺,成立虛擬監管組織
  
  針對多部門聯合開展食品安全監管的現象,設計由統一機構領導下多部門聯合參與的互聯網聯合監管平臺,各監管行政單位組成在平臺中以虛擬組織身份出現。各虛擬組織用戶擔當相應的角色和行使權限。在虛擬用戶組織數據庫中設計各用戶的職責與權限屬性,并設計用戶間的協作關系屬性,保證各虛擬用戶系統中行政到位。這在一定承擔上避免了監管推脫和職能沖突。
  
  3.科學設計食品安全信息監管流程,以提高監管效率
  
  既要確保現實監管部門各司其職、行使監管職能,又要保證部門協作、共同開展監管工作,食品安全信息監管統一平臺的流程設計相當重要。在平臺中根據統一領導部署,將明確后的部門監管業務流程科學標準化。應用信息系統設計的技術特點能夠杜絕職能重復和信息冗余。而且標準流程在網絡平臺中的實現排除了辦事流程的人為干擾,督促各職能部門提高辦事效率,履行好在監管環節中的責任份子。


  
  4.將企業食品安全
誠信數據庫接口國家法規數據庫
  
  國內外學者在完善企業誠信數據庫建設方面的理論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誠信指標體系包容了企業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較為完整。但政府當前可用的誠信數據庫的實現還有待推進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應作為企業誠信數據庫子集,反映出企業產品質量情況、年檢情況、獎懲情況、責任主體等信息。將食品安全數據庫接口國家法律規定數據庫,做到信息同步。在與數據庫的互通中能夠做到監管可度量,違規必罰,企業質量責任意識得到增強,人為干預導致的處罰逃避和不當將得到有效約束。
  
  5.公開網絡,方便全民實現食品安全信息供需
  
  政府具有面向公眾公開食品安全信息的義務,同時公眾享有舉證食品安全問題的權利。公開的互聯網平臺不僅可以發布食品安全和監管信息,讓公民了解食品問題處理流程及訴諸途徑;而且可以提供平臺給民眾及時反映食品安全問題和監管意見。緊急重要的信息還可以集成進入食品安全監管處理流程,直接解決了公眾與政府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的信息共享和互通問題,使監管事務處理更及時、高效。
  
  6.互聯網和數據庫能夠幫助食品安全標準更新及時
  
  借助于互聯網和數據庫技術可以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標準數據庫,有效地整合國際國內行業標準、國家法規和民眾意見。標準庫幫助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工作中有據可查之外,還可向社會開放。民眾和食品生產企業可以查詢,獲取安全生產和食用標準。同時,民眾需求、食品行業發展迅速,標準和政策隨時在發生著變化,需要不斷地更新和維護標準數據庫,才能確保標準不落后,監管信息現實合理。
  
  7.利用專家系統形成政務智能,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我國行政力量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但在監管工作中涉及的監測、標準、質量、審計、評價等工作方面專業力量不夠,監管能力打折。整合多方技術力量和專家智力,設計與實現食品安全監管所需的專家系統是解決此問題經濟有效的提升方式。專家系統除了具有靜態的專家智能信息最好能夠具有動態能力,通過互聯網絡將緊急問題實時發布,集合各地專家研究討論,提升政府的行政智力。
  
  三、基于信息技術構建的食品安全監管框架
  
  本文將食品安全監管框架定義為:圍繞食品安全監管實現的公共目標,發掘及確定具有特定功能并互相作用的一系列組件,形成一個具有一定內部關系結構和共同協調規范的對外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整體。
  
  綜合以上部分基于信息技術應用的食品安全監管運行,構建食品安全監管框架如下圖所示。
  
  基于信息技術的食品安全監管框架


  
  1.框架要素組成
  
  框架梳理了信息技術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應用,設計了由參與主體層、監管職能層、監管通信層、監管數據庫層等共四個層次構成的體系。各層次分別由不同要素構成,協作應用,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參與主體層為食品監管的參與主體要素,包含了消費者、媒體、第三方專業機構等非行政性主體,生產、加工、配送、銷售等企業主體,工商、質檢、食藥、衛生、稅務等政府部門主體;監管職能層實現基于信息技術平臺的監管業務職能處理,包括了非行政性主體力量監管職能處理、供應鏈監管職能處理、政府監管業務處理、政務職能等功能處理;監管通信層提供了食品安全監管的信息技術通信平臺,融合了互聯網、物聯網、電子政務網等獨立或交叉網絡共同形成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能通信平臺;監管數據庫層提供食品安全監管所用的數據資源,集成了企業信用數據庫、食品安全標準數據庫、法律規制數據庫、專家數據庫等可用數據庫。
  
  2. 框架目標功能
  
  該框架目標功能為:動員全民,實現食品安全供應鏈監管的信息共享和傳遞,業務管理和集成,監管效能確保和提升。具體來說,該框架具有:實現企業、政府、民眾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互通,信息對稱的功能;實現科學地梳理設計食品安全監管流程,在信息系統中各主體高效履行職責功能;實現接口國家法規、企業誠信、食品安全標準等資源庫,推進監管度量和技術發展;實現政務職能合理應用,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結束語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是個復雜的系統問題,涉及多元主體及多方面軟硬件建設與應用。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中對問題信息進行高效處理的重要手段,合理設計和科學應用將能夠極大地助力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核心還是作為監管主體的人。監管主體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將監管體系加以完善,改進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和提高監管技術才是充分發揮監管效能的總體途徑。
  
  參考文獻
  
  [1] 侯春生,夏寧。 RFID技術在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0,26(3)。
  
  [2] 周天榮。當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衛生法制,2010,11.
  
  [3] 曹存正。構建食品安全信用體系[J]. 區域經濟,2007,12.
  
  [4] 張金。關于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思考[J]. 江蘇預防醫學,2010,11.
  
  [5] 毛振賓。 國內外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制度及發展趨勢[J]. 中國家禽,2009(31)。
  
  [6] 胡國瑞,張志強,文連奎等。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應用[J]. 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0(22)。
  
  [7] 王海萍。 食品供應鏈的安全監管[J]. 社會科學家,2010,9.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柳州莫青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 91热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日本 | 日本欧美在线视频 | 99精品观看 | 欧美成人老熟妇暴潮毛片 |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道 | 欧美性色网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日本黄页网站在线观看 | avtom影院入口永久在线 | 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国产 | 黄色三级视频在线 | 一级片在线播放 | 日本a一级片 |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杨晨晨福利视频 |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 日本黄大片影院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高清性色生活 | 日本b站一卡二不卡 | 97精品国产高清在线看入口 | 日本乱人伦片中文字幕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 亚欧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综合中文字幕 | 理论片免费午夜 | 成人午夜在线 | www.黄色免费|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 日本一区午夜爱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