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PON等回傳技術確保LTE網絡無縫體驗
來源:通信世界網
摘要: LTE的規模部署又進一步提升了移動回傳市場的活力。近兩年來,隨著3G網絡的建設,移動回傳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分組承載成為網絡IP化的強力推手,不僅有效提升了移動回傳的承載效率,同時為運營商開展全業務運營做好鋪墊。
Abstract:
Key words :
LTE的規模部署又進一步提升了移動回傳市場的活力。近兩年來,隨著3G網絡的建設,移動回傳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分組承載成為網絡IP化的強力推手,不僅有效提升了移動回傳的承載效率,同時為運營商開展全業務運營做好鋪墊,單就國內市場來看,三大運營商對于移動回傳網絡的建設投資非常積極,中國移動連續5年每年投入50億元人民幣用以部署PTN設備,而中國聯通近兩年已經完成了對全國380個本地網的IP RAN改造,中國電信今年也正式啟動了IP RAN的大規模集采。而LTE的到來更將推動運營商加大移動回傳領域的投資力度。
目前來看,面對LTE業務的承載,已經有越來越豐富的技術手段來實現,以PTN、IP RAN為代表的分組承載技術在快速發展演進的同時,PON、微波等輔助承載手段也開始發揮越來越大作用。
大容量PTN成LTE承載標配
PTN技術的發展一直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直至去年PTN國際標準通過,相關標準、規范才日漸定型,另一方面,隨著LTE建設的擴大化,PTN在向LTE承載方面依然需要進一步的提升。LTE的傳輸帶寬將達到100Mbit/s,這對于前期部署的PTN設備而言,承載能力依然有所不足,中國移動很早就開始著手PTN承載TD-LTE的研究,目前來看,大容量PTN設備已經成為中國移動未來部署TD-LTE回傳網絡的首選。
在PTN承載LTE網絡方面,中國移動步伐較快。由于2009年就已明確了PTN作為未來基站回傳的惟一承載方案,中國移動研究院以及各PTN設備廠商一直在積極推動PTN技術的系列標準化及后向演進工作,中國移動研究院相關專家表示,大容量PTN設備承載TD-LTE網絡的能力已經得到驗證,后續的集采中,各廠商PTN設備都需要支持Tbit/s的交換容量。而在2013年,中國移動的PTN集采中,Tbit/s的交換容量已經成為PTN集采的技術標規范。
某廠商專家指出,大容量的PTN設備對于現有的PTN供應商而言也是一大挑戰,由于中國移動現網當中尚未出現如此大容量的交換需求,中國移動目前僅要求各廠商PTN設備能夠支持擴容至1Tbit/s,隨著TD-LTE建設的推進,大容量PTN設備勢將成為主流。
從市場需求來看,中國移動目前是推進LTE現網部署最積極的運營商之一,同時網絡部署規模較大,這也促使大容量PTN在未來依然具備較大市場空間。
IP RAN市場規模快速提升
作為目前LTE回傳的另一大主流方式,IP RAN技術也逐步在全球得到普及應用,然而相比之下,技術成熟度不高依然是困擾其規模普及的主要因素。由于IP RAN技術由路由器側衍生而言,傳統路由器廠商在相關技術層面更具優勢,包括思科、華為、阿爾卡特朗訊等廠商的IP RAN方案更占優勢,華為、阿爾卡特朗訊在海外市場都有較多的IP RAN商用案例,產品成熟度得到較高肯定。
由于IP RAN技術是從根本上實現無線回傳IP化,更加符合網絡的IP化發展路線,使其備受運營商所青睞。包括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延后分組承載技術的轉型,也是希望IP RAN能夠更加成熟。隨著IP RAN商用規模的擴大化,其綜合承載能力已經得到現網肯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已經開啟IP RAN的規模集采,后續隨著LTE建設的推進,IP RAN的市場前景也非常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運營商現網中已部署了大量的MSTP網絡,MSTP與IP RAN兼容問題將是未來網絡演進過渡階段的重要課題,如何實現兩者的互聯互通仍是一大難題。另外,相關運營商專家也指出,IP RAN的承載方式打破了運營商傳統傳輸專業的運維和管理思路,如何平穩過渡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新型回傳方式補充承載
通信網絡架構越來越扁平化,同時通信技術的融合發展也成為新的趨勢。從通信接入網的模式來看,PTN/IP RAN、PON、微波等技術都是連接網絡匯聚層與接入層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對于擁有較大規模固網的運營商而言,有效利用有線寬帶接入模式可以有效節省網絡投資。從3G向LTE演進過程,站址的選擇已經日益困難,要確保LTE網絡的無縫體驗,對于盲點的覆蓋顯得尤為重要。Small Cell等微型基站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很多部署地點的特殊環境,不能用傳統的回傳方式實現,需要有效利用既有網絡,完成基站回傳。PON、微波技術也受到更多的關注。
為了符合這種新的承載需求,PON技術也在進一步發展演進,目前很多的光器件商和系統設備商已經在其PON設備中內置了時鐘同步功能,以應對回傳承載需求。一位運營商專家指出,雖然現有的PON設備在承載LTE應用仍有所不足,然而在PON技術標準的制定過程中,已經從單純支持寬帶業務向支持移動回傳等多種業務接入擴展,為下一步LTE移動承載提供了一個完善的技術標準。而且在帶寬方面,PON以及下一代PON技術能夠有效應對現在以及未來更大帶寬的承載需求。
對于微波技術,很多廠商也在積極研究其在LTE承載方面的應用,在滿足LTE傳輸帶寬需求方面,也已實現突破。據了解,部分廠商已經在海外實現了微波承載LTE業務的現網應用。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