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包括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在內的面板企業正在向大陸轉移生產線。但專家認為,對中國彩電企業來講,要謹防再次陷入“讓出市場卻換不來技術”的困境。
去年12月,韓國政府批準了三星、LG在中國大陸各建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的計劃。上月,臺灣經濟主管部門宣布將有條件開放6代以上液晶面板企業赴大陸投資,友達光電隨即宣布將到大陸投資建設7.5代面板廠。
外資面板生產線的轉移能否帶來關鍵技術的轉移值得關注。家電產業問題專家羅清啟在新出版的《中國彩電的戰略密碼》中認為,中國彩電產業“以市場換技術”的實際結果是,市場讓出去了,技術卻沒有換來,或者換來的是不入流的技術。
事實證明,外資企業不僅不會轉移關鍵技術,更不會向大陸轉移先進的生產線,與其本土至少保持一個世代的代差。
據統計,目前大陸已有5條合資建設或計劃建設的7.5代以上液晶面板生產線,而夏普、三星和LG的首條8代線分別在2006年、2007年和2009年投產,并且夏普的10代線也在去年10月投產,而大陸的高世代生產線則要到2012年才能大規模生產,這意味著我國液晶面板產業已經陷入“投產即落后”的困境。
羅清啟在書中分析認為,外資企業不會向中國轉移先進的生產線,只會轉移落后的生產線,并且還從材料采購、專利收費、設備及部件維修三個方面抽取合資企業的利潤,實際上合資面板企業已經成為外資企業在我國的高級加工廠。“中國彩電業的惟一發展之路是在國家的支持下獲取關鍵技術,并讓企業持續地擁有技術創新能力,構建出完善的工業創新體系。”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