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情況調查,主要分為3個方面,分別是客戶需求、語音通信現狀、數據通信現狀。
一、客戶需求
1. 話費需求
主要用途是節省話費,須分析客戶現在話費的組成情況,國際長途、國內長途、市話呼叫、區間通話、公司員工間的通訊,用戶對哪部分話費較為敏感?
如果客戶有分支機構,對分支機構的通訊費用有什么要求?
2. 功能需求
現有語音通信網絡的哪些功能要求一定保留?
企業現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用戶需要使用VoIP系統?是否會保留部分用戶只使用現有通信線路?
市話、區間通話、國內長途、國際長途呼叫,是通過現有通信線路還是通過VoIP方式進行?
使用本地通信線路呼叫長途時,是否需要加撥長途字冠(例如17909)?客戶使用的長途字冠有哪些?
能否接受用戶桌面上有兩部話機,一部為原線路,另一部為VoIP系統?
使用VoIP系統后,能否接受改變原有的撥號習慣?
客戶要求實現哪些功能?例如IPPBX的一些功能,呼入播放語音提示、個性化語音提示內容、內部短號互撥、呼出直撥(或呼出時先撥出局號首)、總機(包括分時總機)、總機值班模式(電腦/人工)、呼叫代答、呼入后呼叫分配方式等;
對計費有什么要求?要求哪些呼叫產生話單?是否需要對某些用戶進行權限控制?是否限制用戶的呼叫費用?
所有上述功能,哪些是必須要求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
3. 其它需求
斷電逃生?能否接受斷電后系統無法使用?
斷網逃生?能否接受斷網后系統無法使用?
后續是否需要擴容?擴容后的容量大概有多大?
呼叫并發數的要求?即要求最多能同時多少人同時通話。
話務切換的要求?即原通信網絡的話務能否一次性切換到VoIP?
能否接受斷網斷電時,系統自動從原通信線路呼叫,由此帶來的話費損失(通過原通信線路呼叫長途可能比通過VoIP呼叫貴得多)?
4. 投資預算需求
預算投資多少?平均下來,大概一線多少錢?(投資的多少決定了系統的構架,也決定了上述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
二、語音通信現狀
客戶目前使用了哪些通信設備(電信直線,還是裝了PBX、交換機、呼叫中心)?
是否使用了電信的匯線通業務?開通了哪些業務?
PBX/交換機/呼叫中心是數字中繼接口,還是模擬中繼接口?接口的數目是多少?已經使用了多少個接口?分機數目是多少?多少個已經投入使用?使用了設備的哪些功能?
客戶每月的通信費用是多少?按員工內部之間的通話、市話、區間通話、國內長途、國際長途分別統計。
具體的撥號習慣:包括內部呼叫、呼叫市話、呼叫國內長途、呼叫國際長途的撥號方法,撥號過程中是否需要等待某種提示后再撥號(例如撥出局號碼,聽二次撥號音后再撥被叫號碼;又例如電信卡類呼叫,須按提示輸入卡號密碼等)?
針對特殊電話號碼,形如114、1860、10086、1000、95555、95105160、4007160588、8008208000等電話,是如何進行撥打的?
客戶有多少個分支機構?如果有分支機構,按照上述方法,弄清楚各個分支機構的語音通信網絡現狀。
三、數據通信現狀
客戶是否擁有網絡?
客戶網絡的覆蓋范圍有多大?
該網絡是否連接到因特網?如果沒有,企業內部網絡的是如何架設的?
客戶是如何接入到因特網的(ADSL、小區寬帶、光纖)?
客戶上網時,是否需要認證?如果需要,是怎么進行認證的(典型情況:ADSL使用用戶名及密碼撥號;小
區寬帶,打開網頁,提示輸入用戶名及密碼,或者使用網絡提供商提供的專有撥號軟件撥號上網)?
客戶上網的費用情況?是包月,包流量,還是包時長?
客戶網絡的帶寬有多大,包括上行帶寬和下行帶寬(按bps計算)?
網絡提供商是否提供公網IP地址?
客戶的局域網具體情況:多少電腦?除電腦外,還有哪些網絡設備?辦公網絡的穩定性如何?是否經常出現局域網癱瘓的情況?
用戶是如何保證內部網絡的穩定運行的?是否劃分有VLan?是按端口,還是按IP方式進行控制?
客戶有多少個分支機構?如果有分支機構,按照上述方法,弄清楚各個分支機構的數據通信現狀。
如果有分支機構,各個分支機構間是否架設有VPN?使用了哪些設備實現了VPN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