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慧產品圈》編輯王霆
繼亮相2014中國智慧家庭高峰論壇后,華為進軍家庭領域的動作吸引了行業的廣泛關注,為探尋華為的更全面的智能硬件內幕,《智慧產品圈》日前對華為家庭網絡終端marketing部長黃浩做了一次深度采訪,并借機參觀了華為位于深圳科技園的“移動寬帶&智能家庭體驗中心”。原來技術男對智能硬件的理解也獨具創新。
稍顯前衛的定義:華為眼中的智能硬件
關于華為相信不用多做介紹,2013年的財報顯示其銷售額和業績都已經超過了愛立信,終端領域繼在運營商市場獨占鰲頭后,主打公開渠道市場的榮耀手機也在2014年實現了品牌銷量的雙突破。
華為終端內部把非手機產品大都歸到“智能硬件”這一大類,其原因在于華為認為智能的本質是自動的幫人解決問題,因此實現這個過程的所有產品,都被視為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產品分布及新品曝光
華為終端的智能硬件產品正在圍繞、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將圍繞“人、車、家”這三個場景展開。
個人產品目前包括平板電腦和可穿戴設備。后者已經被作為華為終端的戰略機會點,提到與手機產品相同的高度上來。2015年,華為將推出榮耀立方2代、秘盒2代、榮耀路由器、B2手環等新品。不僅如此,更多創新的可穿戴產品形態也將被不斷的開發出來,如定位女性人群的佩飾。
車載領域從車機和模塊入手,從后裝市場逐漸走入到與車廠的合作,從最早期的榮威350內置3G車載模塊、OBD盒子、wifi熱點到2012年開始與東風、長安等車廠建立智能汽車戰略合作。華為聘請多位國內外的汽車專家參與到產品的設計、開發、測試環節。
出色的業績源于華為特色的渠道。純粹的公開渠道市場增長迅猛,如wifi router做到了100%以上的年增長,未來可以達到n00%。將運營商市場納入考察范圍之后,數字則更加搶眼:IP機頂盒做到了全球TOP3;家庭網關把持全球NO.1已有很多年;數據卡占全球60~70%的市場份額;另外,手環talk band 1快速出貨也沾了運營商渠道的光,如與mate7這樣的高端機搭配銷售。
優勢明顯卻開放合作,為哪般?
作為電信設備巨頭,華為參與了眾多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積累了大量核心專利;其2012實驗室有多位專家,其中包括數學界的諾貝爾——Fields medals得主,這為實現終端智能化提供了強大的算法基礎;另外一個支撐智能硬件的法寶是就是芯片,海思會充分考慮華為終端的需求并提供超常規的開發支持。以上種種,讓華為在智能硬件方面獲得了競爭者無法與之比肩的技術優勢。
讓記者意外的是,在本次采訪中,華為重點強調的不是自身優勢,而是積極釋放開放合作信號,表明未來在智能硬件方面將以合作共贏為基調。
以華為的技術積累和體量規模,在智能硬件領域主打“溫情合作牌”的背后是如何考慮的呢?《智慧產品圈》得到的說法是,這種策略主要是基于兩個因素的考慮,其一是華為雖在連接、芯片、算法方面具備一定優勢,但智能硬件是生態的競爭,牽涉到的鏈條環節廣泛,華為不可能全部擅長(例如內容服務和運營),而只有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最終的產品才能形成最大的競爭力;其二是針對前景尚不明朗的創新產品形態,通過合作可以形成行業合力,共同推動。采訪中黃浩一再強調,華為的加入不是搶食市場,而是跟產業同仁一起把蛋糕做大。
同氣連枝,華為將在智能硬件領域主動出擊
無論是智能硬件還是細分至智慧家庭領域,生態架構涵蓋了底層技術-設備-傳輸-平臺-應用-云。經過多年用戶和客戶的積累,華為在硬件開發上已經驗豐富,再經過利用算法挖掘有效數據,提煉出了作為智能硬件核心基因的數據模型。這些數據模型需要跟各種各樣的應用相互匹配融合,因此與應用產業的合作必不可少。
華為在通訊領域的積累將在智能硬件的互聯互通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中的網關將會從互聯網信息結點延伸到設備之間控制結點。以場景為中心的應用中,需要合適的通訊協議或互聯方案,以低延遲和低功耗“家庭安全場景”為例,其解決方案離不開基于煙感、攝像頭、門磁的無線通訊互動,各類設備需要開放式的對接合作。
華為在企業服務器的積累,是物聯網云端架構的搭建基礎。大量接入云端的物聯網設備為小數據量指令,且又要求更高的存儲和讀取速度時,當前以大流量內容為主的互聯網云架構已經不能滿足,只有與云平臺和服務平臺的深度合作才能得知其真正的需求。
2015年華為終端即將在智能穿戴和智慧家庭領域發力,我們相信在充分發揮并綜合運用自身在云、芯片、設備、通信優勢的同時,華為也將廣伸觸角與產業鏈中的應用和平臺企業合作共贏。所以說“狼愛上羊”并非沒有可能。
PS:本次采訪交流還涉及華為為開拓公開渠道市場而做出的改變等詳細內容,現已做成獨立問答稿,瀏覽詳情請查閱文章“華為智能硬件交流實錄”。
華為智能硬件交流實錄(一):智能硬件策略和產品http://www.pieeco.com/news/377_1.html
華為智能硬件交流實錄(二):定調合作共贏 http://www.pieeco.com/news/378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