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可編程邏輯 > 設計應用 > SoPC技術在圖像采集和處理系統中的應用設計
SoPC技術在圖像采集和處理系統中的應用設計
張建榮,林知秋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摘要: 對基于FPGA以及NIOS的圖像采集與處理系統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完成硬件實驗平臺設計的基礎上,完成了嵌入式操作系統的移植及應用程序的設計。以PDF417二維條碼的識別為例,對識別過程及識別算法進行研究,并對所設計的系統進行測試,達到了較好的識別效果。
中圖分類號: TP391.9
文獻標識碼: A
Application and design of SoPC technique on image acquisitign and processing system
ZHAN Jian Rong,LIN Zhi Qiu
Jiang Xi College of Applied Technology, 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mage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NIOS and FPGA is studied for an in-depth. After experiment hardware platform is designed,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is transplanted and Application is designed. PDF417 two-dimensional bar code identification as an example, the recognition process an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are researched, and the system designed has been tested, it has been a better recognition results.
Key words : digital image;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embedded system;NIOS;SoPC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圖像識別技術已成為人工智能的基礎技術,它涉及的技術領域越來越廣泛,應用越來越深入。隨著現代工業生產向高速化、自動化方向的發展,以形狀為特征的圖像識別在現代生產中的應用日益增加,不論是材料、工業自動化、遙感技術,還是產品質檢都需要對形狀進行檢測。因此,開發集圖像信號的采集與處理于一體、具有高集成度、高保密性的圖像處理系統將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此外,基于32 bit微處理器純嵌入式系統的圖像采集處理技術正處于方興未艾階段,發展前景廣闊,可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生產、監護/防盜系統、機器人視覺等技術中。SoPC技術是Altera公司提出的一種靈活、高效的SoC解決方案,是一種新的軟硬件協同設計的系統設計技術。本系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工作是設計一個實用的圖像采集和處理平臺,能完成目標圖像的采集輸入,并能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處理和識別。
1 系統整體方案及硬件設計
    系統要求在FPGA片內利用SoPC技術實現便攜式的圖像采集與處理。它通過對原始圖像的掃描,經數字圖像處理與識別后即可將得到的大容量的承載信息(包括文字、頭像、指紋等個人信息)在LCD上顯示,并可通過USB接口將信息拷貝,或通過RS-232接口將信息上傳給PC機,也可以通過GPRS將獲得的信息方便快捷地發往數據中心作驗證。
    整個系統的核心部分是內嵌Nios II軟核的FPGA,外圍設備和芯片包括圖像獲取設備、顯示器及片外SDRAM和FLASH存儲器、輸入設備等。系統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系統的工作過程是:系統配置完成后,視頻獲取設備獲取視頻圖像,每幀圖像經模數轉換生成圖像數據進入預處理模塊,經預處理后的圖像數據送入SDRAM存儲器,由Nios II處理器進行圖像的后續處理和控制。處理后的圖像經數模轉換在監視器上實時顯示。
1.1 圖像采集接口電路設計
    本系統采用美國OmiVision公司的數字式彩色CMOS圖像傳感器OV7640。該芯片分辨率為640×480像素,成像速度為30幀/s,采取逐行掃描方式,輸出為數字信號。工作原理如圖2。

    圖像采集的程序流程是:首先Nios初始化OV7640的各個寄存器,主要包括狀態寄存器(STA)、數據和時鐘控制寄存器(CLKRC)、自動增益控制寄存器(AGC)的設置;然后查詢等待,條碼圖像被OV7640采集進入數據寄存器后,通過DMA方式存入SDRAM,Nios再從SDRAM中提取數據進行譯碼。
1.2 基于Nios的SoPC系統硬件設計
    基于Nios軟核的SoPC系統設計是整個系統硬件設計的核心,包括Nios軟核處理器的設計、數據采集控制的設計、圖像信號FFT分析的實現、參數顯示以及RS232通信模塊的設計等。另外,使用Nios進行嵌入式設計在硬件上必需使用Altera公司的FPGA。
    Nios處理器核的硬件設計是根據系統的功能要求定制合適的CPU和外設,然后在SoPC和Quartus II中實現。在硬件設計流程中,可以靈活定制Nios CPU的許多特性甚至指令,可以使用Altera提供的IP Core來加快設計者開發Nios外設的速度并提高外設性能,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的IP Core,或者使用VHDL、Verilog自行定制外設。
    系統Nios外設主要包括:
    (1)CMOS圖像傳感器接口模塊。由于Altera沒有提供CMOS圖像傳感器接口模塊,所以使用VHDL編程自行定制。通過VHDL編程設計一個CMOS圖像傳感器控制模塊,采用接入Avalon總線的方式自定制外設。
    (2)由于要對數字圖像信號進行FFT運算,所以采集的數據必須先進行存儲,然后再作FFT計算。因此,必須設計FIFO存儲器和FFT實現的硬件。
    (3)RS232通信電路模塊。RS232通信可以通過串行口UART加上一個轉換芯片來實現。所以,本系統利用SoPC中提供的UART組件來實現RS232通信接口的設計。
    (4)LCD液晶顯示模塊。LCD液晶顯示是通過配置Nios的PIO接口來控制的。
    除上面所述之外,根據系統要求,Nios處理器核應當配置以下組件及接口模塊:cpu、boot_rom(用于系統引導)、uart1(用于系統的仿真調試)、uart_rs232(用于串口通訊)、Timer1(系統內部時鐘)、lan_timer(以太網通信用時鐘)、button_pio(用于參數設置)、lcd_pio(用于參數顯示)、user_logic_ad_nv_ctl和user_logic_ad_power_ctl(自定義的AD轉換的接口模塊)、Ethernet(用于以太網通信)、ext_ram(外部SRAM)、dma(用于將采集的數據直接存入SRAM中)和ext_flash(外部flash)。
    本系統中數據的存儲是通過設計FIFO存儲器電路實現的。FIFO存儲器電路主要由一個雙口RAM模塊(Dual-Port RAM)和狀態機模塊(State Machine Table)組成,通過先進先出(FIFO)堆棧把數據存儲在雙口RAM中。其設計是在Matlab環境下利用Altera DSP Builder設計工具實現的。
    電路設計完成并仿真驗證成功后,應用DSP Builder中的signal Compiler進行編譯分析,經signal Compiler轉換后可以變成VHDL語言的程序。同時,在Quartus II中,可以將VHDL語言程序轉換成電路符號,便于應用原理圖的方法設計硬件系統。由FIFO存儲器的VHDL程序生成的電路符號如圖3所示。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用到Quartus II軟件和其內嵌的IP Toolbench。按照本系統的要求設置FFT的參數為:點數為1 024點,數據寬度為12 bit。最后設計生成FFT的MegaCore Function模塊,包含一些VHDL程序及其他相關的文件。由VHDL程序生成的FFT模塊電路符號如圖4所示。

2 系統軟件設計
    系統軟件部分包括實時操作系統μC/OS-II和數據采集與處理部分的應用程序。在Nios II IDE中將軟件開發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底層系統軟件的開發,主要完成BSP(板級支持包)的功能;另一部分則是用戶應用軟件的開發(包括用戶硬件驅動及用戶上層應用軟件)。整個用戶軟件的開發及調試工作都可以在Nios II IDE中完成。
2.1 實時操作系統μC/OS-II在Nios上的移植
    在本課題中使用的是μC/OS-II的v2.83版本,源碼可以從Micrium的網站上獲得。同時還要從網站上獲得μC/OS-II在EDK中使用的配置文件μCOS-II_v2_1_0.mld和μCOS-II_v2_1_0.tcl。將這兩個文件放到EDK能找到的路徑下,這樣在EDK中才能配置使用μC/OS-II。在EDK中通過菜單Software->Software Platform Settings打開配置窗口,在OS中選擇μC/OS-II,OS Version中選擇 v2.83a,然后進入OS & Library對μC/OS-II進行配置。
    在Nios II IDE中,可以對μC/OS-II的源碼位置、BSP包源碼位置、移植程序文件位置、應用程序文件位置進行修改,同時還可對μC/OS-II進行剪裁配置,如是否使用事件、互斥信號量、消息郵箱及任務是否可刪除等。
2.2 實時操作系統下的軟件設計
    μC/OS-II在ALTERA的Nios微處理器上移植并測試完成后,建立了基于μC/OS-II實時多任務內核的硬件開發平臺,但μC/OS-II僅是一個有源碼的內核,在實際應用中,對外設的操作需要自行編寫底層的代碼。在此平臺下進一步開發,實現數據采集功能,需要建立相關的應用程序,也就是要根據整個系統的要求,劃分不同的任務,這些任務交由實時內核來調度管理。一般一個任務對應于一段獨立的主程序,它可能調用各種子程序,并使用各種系統資源,以完成某種特定的功能,并且實時內核允許多個任務并行運行。采用實時操作系統,使應用程序的編寫簡單且易于調試。
    主程序用C語言編寫,其主要程序如下:
    void main()
        {sys_initialize();//系統初始化
        while(1)
        {ad_fft_ctl();//數據采集及FFT計算子程序
            case collection_order:    //圖像采集命令
            image_collection();//圖像采集
            image_process();//圖像處理
            image_save();//圖像保存
            mps_decoder();//調用相應的解碼算法
            case rs232_transfer://傳輸數據命令
            lcd_display(p1,p2,p3);//LCD液晶顯示子程序
        }
    }
3 系統調試與應用實例
    調試包括硬件和軟件調試。硬件調試分析電路的設計合理性及焊接工藝的可靠性,以保證所設計的各個模塊合理,重點放在調試自己所設計的IP核和硬件邏輯的可靠性與適用性。軟件調試主要是集中在系統內核的應用程序,以保證各個功能都成功實現。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
3.1 系統硬件調試
    為了驗證FPGA能否正常工作,把CMOS圖像傳感器的輸出連接到Nios II開發板的擴展插座上,編寫VHDL程序,讀取CMOS圖像傳感器的輸出并存儲到FPGA的內部RAM中,利用Quartus II的工具In-System Memory Content Editor,讀取內部RAM的值。
    要設計用戶邏輯或者外設,除了要編寫實現特定功能的邏輯之外,還要編寫與Avalon總線的接口,這就要求對Avalon總線的規范很熟悉。測試結果表明,程序能夠通過JTAG接口成功下載到FPGA上,顯示在LCD上的運行結果也正確。這說明FPGA、JTAG接口、電源、晶振和LCD顯示等電路均能正常工作。
3.2 系統軟件調試
    Nios II集成開發環境(IDE)是Nios II系列嵌入式處理器的基本軟件開發工具,所有的開發任務都可以在Nios II IDE下完成,包括編輯、編譯、調試程序和下載。系統的軟件設計和調試全部在Nios II IDE下完成,使用C/C++語言編程。
3.3 系統應用實例——PDF417二維條碼的識別
    二維條碼掃描器開始工作時,首先采集二維條碼圖像數據,由于實際工作中條碼圖像會出現污損等情況,對碼字的正確譯出造成影響,所以必須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降噪、校正等預處理。條碼圖像為灰度圖像,對其進行二值化才能進行碼字識別。在將PDF417碼的所有碼字正確分割后,以查表方式在碼本中查找與碼字相對應的值,將編碼數據譯出。為確認掃描的有效性,必須進行前向錯誤校驗。如出錯,則進行糾錯。最后,將譯碼的正確數據傳輸到上位計算機或LCD顯示。識別過程如圖5所示。

    二維條碼數據全部識別完以后,Nois控制輸出一個中斷申請信號,開始執行中斷服務程序。首先選定數據傳輸口地址,然后譯碼結果可通過RS-232接口被送至計算機,計算機接收該譯碼數據后,中斷結束。重復該過程,直至全部譯碼結果輸出結束。整個軟件處理過程控制在0.3 s以內,完全可以滿足系統實時性要求。
    本文對基于FPGA以及Nios的圖像采集與處理系統設計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在設計完成硬件實驗平臺的基礎之上,完成了嵌入式操作系統的移植及應用程序的設計。系統采用Nios處理器和FPGA,必要的外圍電路和處理器能集中在一塊芯片上,減少了系統體積,簡化了系統規模,同時可以方便地進行擴展和升級。μC/OS-II操作系統移植到Nios處理器上,提高了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嵌入式圖像處理系統作為一種新型的智能化視覺系統,以其種種優點使之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良好的經濟價值。研究與推廣嵌入式圖像處理系統無疑是科技進步的表現,尤其當嵌入式圖像處理系統應用于工業生產上時,必能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章宵.數字圖像處理技術[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5.
[2] 楊述瑩.圖像模式識別[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3] 羅鋼.SoPC技術在雷達目標識別系統設計中的應用[碩士學位論文].長沙: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
[4] SEGUINE D.Just add sensor-Integrating 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conditioning in a programmable system on a chip,Proc.IEEE Sensors,2002,1(6).
[5] 周立功.SoPC嵌入式系統基礎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a视频 |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 亚洲在线观看视频 | 香港国产特级一级毛片 | 欧美一区亚洲二区 | 国产成人3p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a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午夜天堂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 免费亚洲网站 | 伊人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玖玖啪| 日韩经典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 欧美三级三级三级爽爽爽 | ffyybb免费福利视频 | 手机看片日韩高清国产欧美 | 宅女福利视频在线看免费网站 | 国内偷拍免费视频 |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 国产成人女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不卡第一页 | 成人亚洲在线 |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免费播放 | 久久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欧洲美女与男人做爰 | 国产男女 爽爽爽爽视频 | 亚洲综合色吧 | 在线a视频网站 | 成人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com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本免费观看αv片 | 67194成人手机在线 | 性感美女香蕉视频 | 久久成人午夜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2021 | 2021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透逼视频 |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 性色a v 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