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界動態 > RFID標準:曲折中不斷前行

RFID標準:曲折中不斷前行

2008-02-04
作者:中國電子報

??? 電子標簽的標準包括技術標準和應用標準,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與全球貿易額的80%直接相關。?

  我們絕對不能沒有中國自己的RFID標準,但一定要在開放的環境中去做,我們跟誰都可以合作,要集眾家之長,在自己的標準中把他們的長處、優點吸納進來,同時考慮到將來和各國的互聯互通" title="互聯互通">互聯互通。?

  2007年4月20日,信息產業部《關于發布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 title="射頻識別">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試行規定的通知》出臺,劃定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為800/900MHz頻段RFID技術的具體使用頻率。此舉被視為RFID國家標準在制定過程中邁出的一大步。然而,這并不能完全改變中國RFID國家標準體系尚未建立的事實,中國RFID產業的發展仍然急需既有自主知識產權又與國際標準接軌的RFID標準體系來保駕護航。?

  RFID國家標準的出臺涉及多個部門,因此,電子標簽工作組組長張琪曾經幽默而又略顯無奈地說:“過去一個技術的成功推廣并形成一個產業,往往是三分技術需要七分協調,現在甚至變成一分技術和九分協調的比例。”在經歷了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 title="標準工作組">標準工作組兩度成立的無奈和國家十五個相關部委的同時關注之后,面臨國外RFID標準對中國的步步緊逼,中國RFID標準的建立將隨著RFID應用的逐漸增多和成本的逐漸下降開始加速,而這又將反過來促進RFID應用的增加和成本的下降,由此步入良性循環的發展過程中。?

  中國不能沒有自己的標準?

  在目前全球已經存在五大RFID標準的情況下,日益開放的中國是否還一定要有自己的電子標簽標準??

  對此,張琪給了肯定的回答。她說:“我們一定要有中國的標準,這符合中國國情,我認為標準是國家主權的一種表征。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13億人口’決定了我們必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發展中國家’決定了我們必須要自力更生,不可能從國外買回一個現代化和信息化。因此中國的信息化建設必須植根于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上。我們不能沒有自己的標準和自己的知識產權,不能永遠跟著別人走。”?

  “現在標準和知識產權是密切相關的,標準不等于知識產權,但和知識產權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中國用的都是國外的標準,就意味著要交給人家大量的知識產權費,這方面我的感觸實在太深了。我國" title="我國">我國的家電產品,如DVD一旦走出國門,3C、6C就來了,我們的企業要向國外這些組織交大量知識產權費。我們在通信方面(手機)也體會很深。?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有這么多人,還有非常完備的裝備制造業,今后還要全面進行信息化建設。如果我們將來用的每一個產品,都向國外交知識產權費,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標準,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國家現在在標準這方面的政策完全是對的。中國要有自己的標準和擁有更多的知識產權,同時要考慮和國際兼容、接軌、互聯互通,加強國際合作,互利共贏。”?

  張琪又從標準和知識產權的關系論證了制定中國自主標準的必要性。?

  中國RFID產業聯盟" title="產業聯盟">產業聯盟秘書長歐陽宇介紹說,發達國家都在不遺余力地制定自己的標準,想方設法把自己的標準變成ISO標準,其中商業利益是根本原因。我國2006年進出口貿易額已達到17610億美元。如果中國沒有自己的RFID標準,就會重蹈電視機、手機、DVD等許多電子產品慘痛的教訓。?

  張琪分析說,我國擁有最完整的裝備制造業,又是全球重要的產品生產地。“我們很難想象將來電子標簽用于物品的管理、物流的管理等領域時采用外國的標準,那就意味著把所有產品的數據庫放在美國、歐盟,放在日本、韓國,同時還要向別人交費。我認為放哪都不行,只能放在中國自己這里。從信息安全的角度講也要放在中國。中國制定電子標簽的標準一定要用自己的,在這一點上沒有通融的余地。”?

  自主標準不等于排外?

  凡事如果走了極端那便是過猶不及了,如果只強調自主而不與全球標準互聯互通就有可能落入一葉障目的窠臼中。在RFID國家標準制定方面,國家明確強調了開放原則。?

  2006年6月,國家十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中這樣表述中國發展RFID技術的指導思想:從國情出發,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自主發展模式;以示范應用為引導,突破RFID關鍵技術,推動RFID技術創新體系和產業鏈的形成;通過參照國際標準與自主制定標準相結合的方式,研究制定中國RFID標準體系。?

  對于自主和開放的關系,張琪做了精辟的分析:“我認為什么事都不能一刀切,說標準就全部都是自己的標準或全部都是國外的標準。?

  我覺得走極端不好。我們面對的是開放的世界,很多事情是國際化的,需要互聯互通。你不可能什么事都做成‘閻錫山的窄軌小鐵路’封閉起來,不和外界接軌。所以制定標準、生產產品,首先要堅持開放,要強調兼容性。”?

  至于具體的工作方法,張琪強調說:“我們絕對不能沒有中國自己的RFID標準,但我們一定要在開放的環境中去做,我們跟誰都可以合作,我們要集眾家之長,在自己的標準中把他們的長處、優點吸納進來,同時考慮到將來和各國的互聯互通。所以我們標準化工作組在兩方面要充分兼顧,不可偏廢。”?

  歐陽宇也明確表示說:“我們制定標準的原則是‘兼收并蓄’,吸納已經成熟的一些技術標準和應用標準。”?

  兩個工作組耐人尋味?

  2004年1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宣布,正式成立“電子標簽國家標準工作組”,負責起草、制定中國有關電子標簽的國家標準,使其既具有中國的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和目前國際的相關標準互通兼容,促進中國的電子標簽發展納入標準化、規范化的軌道。?

  遺憾的是,2004年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高新技術部一紙《關于暫停“電子標簽國家標準工作組”工作的通知》使得成立不到一年的工作組“壽終正寢”。?

  2005年10月,經信息產業部科技司批準,成立了“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根據章程,該工作組的任務是聯合各方面力量,開展電子標簽標準體系的研究,并以企業為主體進行標準的預先研究和制修訂工作。工作組在信息產業部科技司領導下開展工作。?

  仔細對比,兩個工作組除了前者多了“國家”二字之外,別無二致,但是主管單位卻分別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信息產業部科技司。而這不過是RFID國家標準制定涉及眾多單位的一個縮影而已。?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在2005年11月中國RFID產業聯盟成立大會上的發言中,談到了與RFID相關的眾多職能部門。他說:“RFID涉及許多部門,需要國家相關部分通力配合,才能將RFID事業推向前進。比如在標準制定上,涉及國家標準局;在進出口管理上,涉及海關、商務部;在信息管理上,涉及信息產業部;在商品管理上,涉及工商管理局。”?

  前文提到的《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表述說:“發展RFID技術與應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眾多行業和政府部門,需要政府、企業、研發機構間的統籌規劃、大力協同,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優勢互補,為此科技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信息產業部、交通部、海關總署、鐵道部等十五個部委以及中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共同組織各部門的專家經歷近一年的時間,編寫了本白皮書。”由國家十五個部委聯合發布白皮書一方面顯示了國家的重視程度,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這是不是成為RFID國家標準難以快速出臺的重要原因呢??

  國際標準虎視眈眈?

  在中國RFID國家標準遲遲未能出臺的情況下,國外RFID標準看到了希望,早在兩年前就紛紛來中國兜售自己的標準,而國內對此的態度也有所不同。?

  目前,全球五大RFID標準化組織分別為:EPCglobal、ISO、UID、AIM global、IP-X。?

  EPCglobal(全球產品電子代碼管理中心)是目前全球實力最強的RFID標準組織,其前身是北美UCC產品統一編碼組織和歐洲EAN產品標準組織,合并后稱為EPCglobal。2005年6月21日,美國吉列公司副總裁兼EPCglobal管理委員會主席Richard Cantwell、GS1執行總裁Miguel Lopera、沃爾瑪公司執行副總裁Linda Dillman等在北京召開EPC管理委員會會議,決定增加一名中國代表參加EPC管理委員會;同時Richard Cantwell還拜訪了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局即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局長李忠海。6月22日,EPCglobal又召開了第三屆中國國際EPC與RFID高層論壇。早在2003年,EPCglobal就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局接觸,并于2004年4月22日成立了EPCglobal China,授權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作為EPCglobal在中國的唯一代理機構,負責EPC代碼在中國的注冊、管理和相關工作的推進和實施;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院長、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任矯云起兼任EPCglobal China主席。?

  AIMglobal(全球自動識別組織)主席Daniel P.mullen和ISO/IEC(國際標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主席Craig K.Harmon于2005年6月20日前后分別拜訪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局和實華開公司,推廣其RFID標準;而日本RFID標準組織——泛在技術核心組織UID的創始人坂村健教授則于2005年6月16日來華拜訪了信息產業部。2005年6月8日,IP-X創始人Froneman及Ipico公司首席執行官Jonannes Cornelius來華訪問。?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作為EPCglobal在中國的EPC工作機構,積極開展EPC的注冊、管理和業務推廣工作;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組長謝建平在我國原有NPC編碼體系的基礎上曾經提出了一套中國RFID標準方案——《DPC與商聯網白皮書》;北京實華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曾強提出以收購或合營的方式完成對IP-X標準的知識產權國產化。?

  OEM是鴉片?

  在中國電子標簽國家標準制定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歐陽宇秘書長對此給出了回答。他說:“企業要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要塑造企業在RFID產業中的核心競爭力。?

  ‘OEM是鴉片’,僅靠OEM無法形成自己的標準。中國RFID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要形成合力,共同探討標準的制定;另外國家在標準的制定上,要給予中小企業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另外,數據格式定義的標準不統一也是制約RFID發展的重要因素。因為每個RFID標簽中都有一個唯一的識別碼,如果它的數據格式有很多種且互不兼容,那么使用不同標準的RFID產品就不能通用,這對經濟全球化下的物品流通是十分不利的。而數據格式的標準涉及各個國家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根據上述分析,目前中國RFID產業的發展現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家標準的出臺。《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表述說:“近年來,中國已初步開展了RFID相關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工作,并在部分領域開始應用,但相對基礎薄弱,缺乏核心技術,應用分散,不具備規模優勢。”?

  歐陽宇秘書長對我國RFID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這樣的判斷:“我國RFID技術研發起步相對較晚,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在13.56MHz頻段技術比較成熟,已經自主開發出符合ISO/IEC 14443 TYPE A、TYPE B和ISO/IEC 15693標準的芯片,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在UHF頻段,目前我們還缺乏核心技術,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

  試點應用帶動標準建立?

  根據IDTechEx發布的報告,2006年全球RFID市場的規模達到27.1億美元,而這一數字將在2016年攀升至262.3億美元。面對巨大的市場誘惑,與其坐等標準的全部出臺,不如以應用促標準,通過應用來促進成本的下降和標準的建立。?

  張琪介紹說,國家金卡辦自2004年就已經把RFID技術與電子標簽應用正式列入國家金卡工程重點工作,加大了組織協調和指導服務工作。2006年,國家金卡辦又會同23個部門(行業)共同成立了國家金卡辦RFID應用工作組。隨著金卡工程建設和IC卡應用的蓬勃發展,RFID技術已經得到實際應用,公安部采用RFID技術制作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是RFID技術在中國金卡工程建設中最早啟動的成功應用范例。此外,我國在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自動化通關、城市暫住證等各類電子證照與特殊人員管理、重要商品防偽、特種設備強檢、CA認證與信息安全管理、動植物電子標識、食品/藥品供應鏈安全監管、獨生子女及寵物跟蹤管理、軍用物資的實時跟蹤管理、大型活動賽事和票務管理以及現代物流管理等領域都已經先后啟動了RFID應用試點,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國RFID產業聯盟的成立對于推進RFID的應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國RFID產業聯盟現有正式注冊會員161個,參與聯盟活動的國內外企業有400多個。聯盟先后在南京設立了應用開發示范基地;在青島海爾集團設立了開放實驗室;2007年8月成立了上海產業與應用基地。?

  RFID技術在成本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特別是在電子標簽上,目前在國外已經造出成本僅為5分錢的不含芯片的(只讀)標簽樣品,產業化只是時間問題。由于導電油墨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了傳統電子標簽天線技術的改進,使得電子標簽的成本進一步下降。?

  RFID標準在前進?

  雖然RFID國家標準尚未完全出臺,但是近幾年取得的進展值得稱道。?

  2005年11月和12月,中國RFID產業聯盟和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先后正式成立,為電子標簽國家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強大的支持。2006年6月出臺的《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提到,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集成電路卡模塊技術規范》、《建設事業IC卡應用技術》等應用標準。2006年12月,關于RFID動物應用的推薦性國家標準《動物射頻識別代碼結構》正式實施。?

  2007年4月20日,信息產業部《關于發布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試行規定的通知》出臺,劃定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為800/900MHz頻段RFID技術的具體使用頻率。該試行規定的發布,為RFID在移動商務、移動支付等領域的應用排除了技術應用障礙,將使中國RFID行業的制造商和供應商可以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對推進中國的相關產業發展、技術進步和國家信息化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全球RFID市場以及供應鏈、零售業、主要產品市場產生巨大影響。2007年7月30日,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在北京召開了《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試行》宣傳貫徹會。?

  美國易騰邁公司RFID業務拓展經理徐承東從局外人的角度對中國RFID標準的制定發表了見解:“就像任何技術、任何標準的出臺和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樣,中國電子標簽標準的出臺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2006年《中國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的出臺到今年《800/900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規定(試行)》的頒布實施,我們看到中國標準的制定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雖然RFID國家標準的制定可能走得慢一些,但是只要一直在前進,勝利一定可期。?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6080伦理久久精品亚洲 | 一级爱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免费 | 欧美笫一页 | 成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视频软件在线 | 91精品国产手机在线版 | 亚洲经典三级 | 日韩一级黄色毛片 | 欧美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三级 | 看一级特黄a大片日本片 | 国产偷怕 |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不卡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 | 日韩高清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99精品网站| 露脸 在线 国产 眼镜 | 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 男人和女人搞黄 |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 |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亚洲二区 | 天堂素人搭讪系列嫩模在线观看 |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一级国产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成人天天鲁夜啪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不卡 |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 成人丁香乱小说 | 久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特黄 |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成人毛片 | 女人被男人躁得好爽免费文 |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