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2013年之間,太陽能需求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4%,到2013年底其需求將達到19.3億瓦市場分析專家Pike Research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太陽能的價格到2013年有可能與礦物燃料相同,但并非所有行業參與者都面臨著樂觀的未來。
Pike Research在本周公布的全球太陽能能源展望顯示,有幾個因素促使電網評價——也就是由可再生能源資源,例如太陽能,生產的電力價格,將等同于甚至低于由低價煤發電產生的電網提供的電力——變得有可能。
這些因素包括:太陽能電池價格的不斷下降,太陽能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全球的金融危機,以及最近大量多晶硅的開采等。
Pike research的資深分析員Dave Cavanaugh說:“太陽能價格正在快速下降,而較低的價格將促使其需求在2010年及以后增長。”
據其預測,2010年至2013年之間,太陽能需求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4%,到2013年底其需求將達到19.3億瓦。
有關太陽能成本的研究描繪了該行業總體上十分樂觀的前景。5月,德國太陽能集成公司Phoenix Solar預測說,一些國家,例如新加坡,由于其較低的太陽能安裝成本和傳統電網電力較高的價格,有可能在2014年實現電網平價。
在新加坡,光伏安裝的價格是每瓦3.5到4新加坡元,而大型連接電網系統的安裝價格在每瓦5到6新加坡元。
去年,另一份由太陽能咨詢公司Photon Consulting公布的研究預測,太陽能行業到2012年將實現其一瓦電1美元的目標。其估計的依據是幾個大型太陽能公司,例如第一太陽能,REC,Q-Cells,太陽能世界,SunPower以及尚德等公司的業績表現。
然而,一些私人供應商的前景并不像整個行業這么樂觀。Pike說:“太陽能模型的價格趨勢和過度供應將對太陽能供應商造成巨大的壓力,特別是對一些設備不能抵御風暴天氣的二流或三流公司。”“我們預期,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太陽能供應商將經歷一輪重要的淘汰。” Cavanaugh先生說。
供應過剩將導致一定的市場重組,并促使太陽能在未來幾年的增長,Pike表示。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Cavanaugh認為有幾個重要因素將決定太陽能供應商是否成功和生存。它們包括:多晶硅硅片的成本,加工的材料和加工過程,經濟的規模,在主要增長國家的市場占有,供應鏈整合和強健的財務狀況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