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同軸視頻傳輸技術原理與實際應用
同軸視頻傳輸技術原理與實際應用
摘要: 同軸電纜是一種超寬帶傳輸介質,從直流到微波都可以傳輸。同軸傳輸的理論基礎是電磁場理論,與一般電工電路理論有重要區別。如電纜連接采用芯線、屏蔽網分別焊接、扭接,又如用“三通”做視頻信號分配等,這從電工電路角度看是合理的,但從同軸傳輸角度看是一種原理性錯誤。再如有的電纜廠家為了減少電纜衰減,把SYV75-5實心電纜0.75-0.8mm的芯線,改為1.0mm,其理由是:物理發泡電纜芯線是1.0mm,實心電纜也可以做成1.0mm的,好像RVV電纜可以隨便選擇線徑一樣,細的不行選粗的有什么不行?不知道,這樣一來電纜
Abstract:
Key words :

同軸電纜是一種超寬帶傳輸介質,從直流到微波都可以傳輸。同軸傳輸的理論基礎是電磁場理論,與一般電工電路理論有重要區別。如電纜連接采用芯線、屏蔽網分別焊接、扭接,又如用“三通”做視頻信號分配等,這從電工電路角度看是合理的,但從同軸傳輸角度看是一種原理性錯誤。再如有的電纜廠家為了減少電纜衰減,把SYV75-5實心電纜0.75-0.8mm的芯線,改為1.0mm,其理由是:物理發泡電纜芯線是1.0mm,實心電纜也可以做成1.0mm的,好像RVV電纜可以隨便選擇線徑一樣,細的不行選粗的有什么不行?不知道,這樣一來電纜的特性阻抗已經不再是75歐姆了,變成60歐姆左右了,不匹配,不能用到75歐姆傳輸系統里。這不是“純理論”問題,而是實踐和理論完全統一的科學結論。

同軸視頻" title="同軸視頻">同軸視頻有線傳輸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基帶同軸傳輸和射頻同軸傳輸,還有一種“數字視頻傳輸”,如互聯網,屬于綜合傳輸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經有了數字電視傳輸技術,會不會發展到監控行業里來,值得大家探討和關注。這里主要談談前兩類的技術原理。從工程應用角度看,重要的是掌握電纜的傳輸特性和傳輸設備的基本性能,更要特別注意的是線纜加傳輸設備共同組成的“視頻傳輸通道特性”。

射頻傳輸,也就是有線電視的成熟傳輸方式,是通過視頻信號對射頻載波進行調幅" title="調幅">調幅,視頻信息承載并隱藏在射頻信號的幅度變化里,形成一個8M標準帶寬的頻道,不同的攝像機視頻信號調制到不同的射頻頻道,然后用多路混合器,把所有頻道混合到一路寬帶射頻輸出,實現用一條傳輸電纜同里傳輸多路信號,在末端,再用射頻配器分成多路,每路信號用一個解調器解調出一個頻道的視頻信號。對一個頻道(8M)內電纜傳輸產生的頻率失真,應該由調制解調器內部的加權電路完成,對于各頻道之間寬帶傳輸頻率失真,由專用均衡器在工程現場檢測調試完成;對于傳輸衰減,通過計算和現場的場強檢測調試完成,包括遠程傳輸串接放大器、均衡器前后的場強電平控制;射頻多路傳輸對于幾公里以內的中遠距離視頻傳輸有明顯優勢。射頻傳輸方式繼承了有線電視的成熟傳輸方式,在監控行業應用,其可行性,可信度和可靠性,在技術上是不用懷疑的。但技術的成熟,不等于具體產品和具體工程就一定成功,射頻網絡設計與調試知識與經驗,工程技術人員的水平,檢測設備的配套等,也是工程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在監控工程視頻傳輸系統的設計時要注意與其他傳輸方式的合理搭配,切忌“一統天下”的設計方案。目前現狀是:不少產品,追求低成本,低價格,降低了原來廣播設備的技術性能,而實際監控的應用場合卻是室外全天候環境。廠家宣布鋪天蓋地,但應用面還較少,原因除了系統復雜和工程商經驗少以外,廠家宣傳上只是強調“多路共纜”、“多路一線通”的好處,讓人感覺這種傳輸方式又好,又簡單,價格又便宜,沒有著重介紹射頻傳輸網絡的設計安裝調試技術要點和難度,結果是不懂的不敢用,買了的做不好,大呼“上當了!”必然影響推廣應用。

同軸視頻基帶傳輸:這是一種最基本,最普遍,應用最早,使用最多的一種傳輸方式,戲稱“是人就會做”的傳輸方式。實際上卻是了解最膚淺,技術進步最慢的一種傳輸方式。這里面技術進步慢又是主要因素。同軸電纜低頻衰減小,高頻衰減大,同樣也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射頻早在20多年以前就實現了多路遠距離傳輸,而視頻基帶傳輸卻長期停留在單路百八十米以下的水平上;監控工程中在降低對圖像質量" title="圖像質量">圖像質量要求情況下,也只能用到3、4百米。

這里面技術進步的難點就是同軸視頻基帶傳輸的頻率失真太嚴重的問題。射頻傳輸,一個頻道的相對帶寬(8M)只有百分之幾,高低頻衰減差很小,一般都可以忽略;但在同軸視頻基帶傳輸方式中,低頻10--50赫茲與高頻6M,高低頻相差十幾萬——幾十萬倍,高低頻衰減(頻率失真)太大,而且不同長度電纜的衰減差也不同,不可能用一個簡單的、固定的頻率加權網路來校正電纜的頻率失真,用寬帶等增益視頻放大器,也無法解決頻率失真問題。所以說要實現同軸遠距離基帶傳輸,就必須解決加權放大技術問題,而且這種頻率加權放大的“補償特性”,必須與電纜的衰減和頻率失真特性保持相反、互補、連續可調,以適應工程不同型號,不同長度電纜的補償需要,這是技術進步最慢的歷史原因。這一技術已于2000年在煙臺開發區EIE實驗室被突破,并獲得了國家專利,經過幾年的產品化和推廣應用,技術和產品日臻成熟,已在我國所有省市和香港成功推廣應用。其直接工程應用效果是:大幅度提高了同軸視頻監控的距離和范圍——由100多米,擴展到了2、3公里;有效提高了圖像傳輸質量,降低了遠距離傳輸電纜的成本;“末端補償”有效化簡了傳輸系統,方便了工程的安裝調試,并且首次實現了工程中圖像質量的現場可調控制。但是這類視頻回復產品,只能一對一的應用,不能多路共纜,也不能作為抗干擾設備使用。

2005年1月,EIE實驗室頻率加權抗干擾視頻傳輸專利技術的出現,同時實現了抑制干擾和視頻回復雙重功能,在解決頻率加權放大技術問題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推動了同軸視頻基帶傳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内精品 | 一级特黄特黄毛片欧美的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 久久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在线免费视频 | 美女黄页网站 | 九九99靖品 | 免费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二区三区 | 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18 | 日韩视频久久 | 亚洲综合影视 | 日本a级片免费看 | 亚洲看片网 |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 男人天堂日韩 | 国产区精品 | 亚欧在线视频 | 九九九国产 |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做爰一区二区 | 美国免费三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在线 | 国产毛片久久精品 |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 美女午夜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在线 | 黑人边吃奶边扎下面激情视频 |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插 | 制服丝袜怡红院 | 亚洲成人在线播放视频 |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 日韩一级片网址 | 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日本波多野结衣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