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相信已經沒有任何人能否認Xilinx在FPGA領域的霸主地位。尤其是近年來,Xilinx通過不斷創新,大幅提高系統級性能,降低功耗,節約物料成本,在28nm 和 20nm 持續領先,為客戶提供領先競爭對手一代的價值。
2015年2月23日,Xilinx宣布推出全新的16nm UltraScale+系列FPGA、3D IC和MPSoC系列,包括Kintex UltraScale+ FPGA、Virtex UltraScale+ FPGA及3D IC系列,以及包含了業界首款全可編程MPSoC的Zynq UltraScale+系列。這些新的器件進一步擴展了Xilinx的UltraScale產品系列。
Xilinx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執行總裁湯立人先生表示:“包處理與傳輸、無線、視頻與音頻、云和數據中心、工業物聯網是我們關注的應用市場。這些應用場景對期間提出了三點嚴苛的要求。即性能與功耗的可擴展性、系統集成與智能化,以及保密性和安全性。在我們的16nm器件研發過程中,這三點是必須要考慮的。”
Xilinx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執行總裁湯立人
憑借新型存儲器、3D-on-3D和多處理SoC(MPSoC)技術,16nm UltraScale+系列再次實現了領先一代的價值優勢。
UltraRAM:最新的存儲技術
以往,如果某個應用對存儲器的容量要求較高,設計中往往會加入外部存儲器。但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性能降低、功耗提高的情況。UltraRAM的出現填補可這片空白。在器件內部,存儲器最高容量可達432Mb,滿足深度數據包緩沖、視頻緩沖的要求,可以應用在4K/8K數字電視等視頻應用場合。
SmartConnect:智能互聯
16nm UltraScale+系列采用了一項全新的基于工具的互聯優化技術——SmartConnect。這項技術能夠根據特定設計的吞吐量、時延和面積要求自動優化互聯,可將系統性能功耗比提升20%,從而解決系統級IP互聯瓶頸。
3D-on-3D:行業首創
Xilinx首次在第三代3D IC上集成了3D晶體管,相比于平面晶體管,3D晶體管的性能功耗比呈非線性提升。湯立人表示:“3D-on-3D帶來的不僅僅是性能功耗比的提升,它同時實現了集成度和成本的突破。單芯片的集成度是非常有限的,采用3D封裝,集成度會提高很高。就成本來說,做一個完整的芯片和分成三個芯片做,其成本相差非常大。”
MPSoC:異構多處理技術
“前一代Zynq期間集成了兩個ARM核,不能完全滿足客戶需求。全新的Zynq UltraScale MPSoC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異構多處理能力,我們為合適的任務提供合適的引擎。例如針對視頻編解碼,提供了ARM Mail-400MP專用圖形處理器;針對4K/8K應用,提供了H.265視頻編解碼器單元等。” 湯立人分析到:“這些新期間相比此前解決方案可將系統級性能功耗比提升約5倍。”
TMSC:領先的工藝
Xilinx和全球首屈一指的服務代工廠臺積公司保持緊密合作,新一代的UltraScale+系列采用了臺積公司的16FF+ FinFET 3D晶體管技術,大幅提升了器件的性能功耗比。通過系統級的優化,UltraScale+提供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傳統工藝節點移植所帶來的價值。
通過部署上述所有領先技術,Xilinx的16nm FinFET FPGA和MPSoC可以提供領先一代的價值優勢。其性能功耗比提高了2~5倍,同時實現了系統集成和智能化的巨大飛躍,以及客戶所需要的最高級別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憑借這些產品組合,Xilinx將在LTE-Advanced、早期5G無線、Tb級有線通信、ADAS系統以及工業物聯網應用市場進一步鞏固其市場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