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并購,毋寧死”,對于現今的LED行業來說,這并非危言聳聽。自2013年起,LED行業掀起并購潮,眾企業紛紛找尋資本庇佑,以避免在這場“大魚吃小魚”的游戲中被淘汰出局。2014年,LED行業中30多起并購案共同打造了一場“并購盛宴”。
2015年,游戲并未結束,劇情繼續上演,并購熱度有增無減。筆者在“半年會”中特此選取了上半年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并購案,予以“頒獎”。
2015年1-5月LED照明行業十大并購案
最具轟動效應獎:金沙江創投收購Lumileds
事件簡述:3月31日,Philips方面放出一顆“重磅炸彈”,其宣稱由金沙江GO Scale Capital牽頭的并購基金將以約33億美元的交易價值收購飛利浦公司旗下Lumileds共80.1%的股份,飛利浦公司將保留剩余的19.9%的股份。
獲獎理由:國際大廠飛利浦搞“拆分”本已不是新鮮事,但此次將旗下主營LED器件與汽車照明業務的Lumileds八成股權出售,著實讓業界“吃了一驚”。加上收購方還是大陸本土財團,轟動效應更加倍增。消息一出,各種分析鋪天蓋地,有稱大陸廠商會有機會取得專利授權或進入Lumileds相關供應鏈的,有全面分析金沙江創投緣何看中Lumileds的……總之,此事接連幾天占據各大行業媒體頭條且至今仍是業內“常備話題”,拿下“最具轟動獎”當之無愧。
最具“王者風范”獎:晶電收購臺積固態照明
事件簡述:1月9日,晶電宣布將以8.25億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1.60億元)價格,向臺積電與其子公司臺積光能購買其所持有的臺積固態照明全部股份,交易完成后晶電將持有臺積固態照明公司94%的股權。臺積電表示,交易后臺積電會完全退出臺積固態照明,營運將由晶電及臺積固態照明的現有團隊來主導。
獲獎理由:去年晶電“爆冷”收購璨圓在業界激起千層浪。如今,“LED并購王”晶電又將觸角伸向了下游照明領域。一路走來,晶電的成長史就是一部并購史,
曾經叱咤臺灣的LED廠商國聯、元砷、聯銓、連勇都紛紛被晶電“吃下”,靠并購擴張實力熟稔程度無人能及。
最佳“抱大腿”獎:晶盛機電收購杭州中為51%股份
事件簡述:4月9日,晶盛機電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變更超募資金項目“年產25臺區熔硅單晶爐建設項目”,使用其中1.38億元用于收購杭州中為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交易對方承諾,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屬于中為光電所有者的稅后凈利潤數將分別不低于500萬元、2000萬元和3000萬元。
獲獎理由:近年來LED設備廠商“日子并不好過”,想“抱大腿”的不在少數。如何成功地“抱上大腿”?找準時機!晶盛機電本以光伏和半導體晶體生長及加工設備為主業,但其后戰略變更,將在主業基礎上積極布局藍寶石晶體材料生長、LED襯底加工和基于工業4.0的智能化裝備和服務領域。而中為光電業務涵蓋LED產業的機器視覺設備、精密儀器儀表、LED燈全自動生產線、智慧生產裝備等眾多細分領域,全面覆蓋LED行業上、中、下游產業鏈,恰好成為晶盛機電的合適標的,加上兩家企業是“老鄉”(都是浙江企業),“抱大腿”這事兒就這么定了。
最“不務正業”獎:露笑科技收購三木通信
事件簡述:4月28日,露笑科技所發布的重組預案顯示,擬以“股份+現金”的方式收購三木通信100%股權,交易作價11.5億元。同時,公司擬定增募集不超過3.2億元配套資金。三木通信全體股東承諾,三木通信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數分別不低于1億元、1.15億元和1.32億元。
獲獎理由:三木通信是干啥的呢?一家提供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方案設計和整機生產服務,以及基于移動通信技術的物聯網通信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也就是說,三木通信的業務和露笑科技的藍寶石主業沒有半毛錢關系,露笑科技此舉究竟是全力跨界還是“不務正業”?
最“圓滿”獎:利亞德收購勵豐文化和金立翔
事件簡述:1月5日,利亞德發布公告,公司擬以8.9億元并購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金立翔藝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資金。勵豐文化系國內領先的高端文化演藝設備研發生產及銷售、系統集成及整體解決方案、概念策劃與創意設計的綜合服務提供商;金立翔為國內領先的LED舞臺視效服務提供商和LED設備租賃提供商。
獲獎理由:勵豐文化和金立翔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難兄難弟”,二者都曾有過獨立沖擊A股市場的經歷,但都“落敗”。勵豐文化因擬轉板,申請撤回上市申請文件;金立翔則因2012年度凈利潤較2011年度下降而撤回上市申請文件。IPO無果怎么辦?此時被上市公司收購可以說是最好的結果了,雙雙與利亞德“聯姻”,也算是一個圓滿的結局吧。
最可惜獎:海倫哲2.6億吃下連碩 茂碩與幾千萬擦肩而過
事件簡述:4月28日,海倫哲發布公告稱擬以6.86元每股,定增3790萬股,作價2.6億元收購連碩科技100%股權。并同時配套募集資金不超過1.6億元,其中1.1億元向連碩科技增資。交易對方承諾,連碩科技2015年至2018年扣非凈利分別不低于2100萬元、3000萬元、4000萬元和5200萬元。
獲獎理由:海倫哲2.6億并購連碩,可惜的倒不是交易雙方,而是“第三者”茂碩電源。2014年11月,茂碩電源以2494.74萬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連碩自動化20.79%股權出售給連碩自動化實際控制人楊婭。而如果茂碩等到“海倫哲”情況就大不同了。根據海倫哲此次收購連碩自動化的交易作價來看,茂碩電源原本持有的20.79%股權相應的轉讓價格大約為5404.5萬元,較之茂碩電源去年末的轉讓價高出了2909.76萬元。而這對茂碩電源來說并不是一筆小數字,其2014年公司更是虧損4785.94萬元。提前“離場”損失近三千萬,是不是很可惜?
最“出爾反爾”獎:順風國際收購晶能光電59%的股份
事件簡述:5月20日,順風國際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風國際”)宣布公司已獲港交所確認,以每股41.5592港元的價格收購晶能光電59%的股份,交易總額達20.4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6.32億元)。
獲獎理由:抱上資本大腿確實是一件開心事兒。不過此番晶能光電被順風國際收購六成股份還是有些讓人“納悶”,緣由在于晶能光電首席執行官王敏曾在2014年7月透露,公司近期將考察美國市場并擬建設工廠,因香港的高科技板塊規模不大,故公司選擇到美國上市,期望資金能流到有創意的地區。如今又被港企收購了六成股份,說好的在美國上市呢?
最具前瞻性獎:美國照明設備廠商Acuity Brands收購ByteLight
事件簡述:4月中旬,美國照明設備廠商Acuity Brands宣布收購ByteLight——一家以LED照明為基礎的室內定位服務公司。ByteLight已分別開發了多種應用,如為零售購物者提供指引,在博物館、會展中心和機場提供室內定位服務技術等。
獲獎理由:智能照明炒了那么久,眾廠商還只是停留在做做燈泡的層面而已。除了幾家大廠稍有動作之外,其他研發LED室內定位技術的廠商可以說是微乎其微。Acuity Brands此番率先將ByteLight納入麾下,說其“具有前瞻性”一點都不為過吧。
最“理所當然”獎:三星收購美國YESCO
事件簡述:韓國消費電子巨頭三星電子3月4日表示,公司已收購一家美國LED顯示屏制造商作為其進軍數字標牌業務的一部分。位于美國猶他州的YESCO電子隸屬于YESCO集團,主要生產LED模塊。
獲獎理由:三星電子業務龐大,三星LED芯片、器件、燈泡(后宣布退出除韓國以為的市場)都有涉足,如今跨足LED顯示領域,似乎也不足為奇。
“重在參與”獎:艾比森擬收購威斯泰克60%的股權
事件簡述:1月9日晚間艾比森公告稱,擬以2400萬元的對價收購威斯泰克60%的股權。截至2014年10月31日,威斯泰克資產總額為1648.79萬元,股東權益合計為939.08萬元。威斯泰克2014年1-10月的營業收入為3356.34萬元,凈利潤為304.56萬元。交易對方承諾威斯泰克2015年和2016年經審計的凈利潤不低于1500萬元和2500萬元。
獲獎理由:論收購,IPO新晉者艾比森算是新玩家。此次擬收購的威斯泰克主營舞臺租賃及創意LED顯示屏,體量也不算大。不管怎么看,該收購案似乎都沒有“驚喜點”,不過重在參與。像艾比森這樣的“體型”,以后放出“重磅炸彈”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