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控制器領域中,低功耗與高性能似乎一直猶如魚與熊掌,難以兼得。日前,意法半導體(ST)發布了STM32L4系列微控制器,4 nA的電池供電模式功耗以及CoreMark 273的得分則表明,低功耗與高性能兼具并非不可能。
在STM32L4系列產品發布會上,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市場部高級經理曹錦東先生與意法半導體微控制器產品部產品線市場經理 Jean Julien Pegoud先生向與會媒體介紹了意法半導體公司STM32系列微控制器的發展策略以及最新動態。
STM32發展策略:平臺化+模塊化
曹錦東先生表示,意法半導體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自2007年問世以來,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已形成基于ARM Cortex-M0、M3、M4、M7,涵蓋高性能、通用型及超低功耗不同需求的8個產品系列,年銷售額逾1億美金。
曹錦東先生表示,針對STM32系列在中國市場的發展,ST從一開始就制定了特別的發展策略。首先,針對不同時期的產業熱點,ST會耕耘重點應用行業,深入研究應用細分市場的方向和客戶需求。在細分行業或窄的行業里ST會抓住一些頂尖客戶,ST稱之為每個行業的重點客戶。其次,重點客戶以外,ST非常注重對中小客戶的推廣,以及培養他們對ST產品的黏度,讓他們能夠進一步熟悉ST的產品。ST會從根源、最底層、功能使用習慣入手。此外,ST非常注重生態系統的構建,增強與產業內不同業務伙伴的合作,共同構建一個圍繞STM32的生態系統。
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市場部高級經理曹錦東
曹錦東先生表示, ST賣芯片給代理商、增值零售商、增值服務商,然后再賣給客戶,這是傳統鏈條式的通力協作模式。近兩年,這個模式已經不足以滿足客戶的需求。ST看到更多的需求是在IoT(物聯網)等更快速發展的行業,行業轉換當中需要更多的系統和軟件支持,單獨靠ST和代理商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ST會更多聯合合作伙伴,形成生態系統,包括軟件、硬件、IP,甚至過去的對手都可能成為合作伙伴。大家在這個生態系統里都會找到自己的利益的切入點,通過大家的黏合,把自己的部分變成快速有效的整體方案,給用戶快速使用。
曹錦東先生表示,針對未來IoT的發展,意法半導體的STM32微控制器將采用“平臺化+模塊化”的發展策略。平臺化主要指ST的STM32不同系列、不同產品線的產品將實現軟件、引腳、外設等方面的兼容性,方便用戶使用及升級。
模塊化更多是指軟件方面,與第三方的合作。如ST與合作伙伴專門做語音識別,或者與合作伙伴專門做心跳監控,或者與合作伙伴專門做傳感器數據融合,Sensor hub、Sensor future,還有做紅外遙控。這些都是模塊化的,最終這些模塊化都可以整合在ST產品平臺。所以,ST最后呈現給用戶的是整個生態系統,除了芯片是ST的核心競爭力,ST會與更多的伙伴合作,以形成一個大的生態系統。
STM32L4:低功耗+高性能
意法半導體微控制器產品部產品線市場經理 Jean Julien Pegoud先生則對意法半導體最新產品系列STM32L4作了深入介紹。
意法半導體微控制器產品部產品線市場經理 Jean Julien Pegoud
作為一個超低功耗新系列,STM32L4的最低功耗表現是何種水平?答案是4 nA。Jean Julien Pegoud先生表示,STM32L4產品的定位是高性能同時低功耗,這是最佳的融合,某些時候客戶要更高的性能,有時候追求最低的功耗,所以這是追求最佳的產品,低功耗設計的高性能CPU,系統里依然用ARM加速器,確保主頻停頓的時候性能不會受到影響,反而會漸漸地上升。
Jean Julien Pegoud先生表示,STM32L4超低功耗與高性能得以實現,在于ST引入綜合創新設計,里面包括內核架構和低功耗內設。從集成度來講,STM32L4集成了更多的外設和存儲器,封裝尺寸為3.8 mm×4.4 mm,對于一些可穿戴、空間非常小的應用里,這個封裝是非常合適的。
憑借豐富的低功耗模式及靈活的電源管理功能,STM32L4具備優異的低功耗表現,與此同時,產品性能并未打折扣。在嵌入式微處理器基準評測協會EEMBC(Embedded Microprocessor Benchmark Consortium)發布的標準化ULPBench?超低功耗微控制器能效對比評測中,STM32L4系列微控制器獲得150.7分的業內最高成績。
STM32L4的發布使本已很豐富的STM32家族更趨完善,使一些既需要低功耗要求又對性能有較高要求的用戶有了新選擇。Jean Julien Pegoud先生表示,對于STM32L4產品,ST稱其為最佳投資,STM32L4對于目前現有產品系列是最佳的補充,所以,ST所謂最佳投資是說這個產品線投資可以有力擴充現有產品線,這個產品的好處是可以讓客戶在現有產品線里找到更合適的產品做低功耗、高性能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