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探測器“遠距勘測成像儀”(LORRI)拍攝的冥王星系統,此時飛船距離冥王星還有大約5600萬公里。圖像中標出了冥王星的自轉軸方向,圖像左側為冥王星放大圖,右側可以看到冥衛一卡戎(Charon)" style="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 border: 1px solid rgb(231, 231, 231); display: block;"/> 由新視野號探測器“遠距勘測成像儀”(LORRI)拍攝的冥王星系統,此時飛船距離冥王星還有大約5600萬公里。圖像中標出了冥王星的自轉軸方向,圖像左側為冥王星放大圖,右側可以看到冥衛一卡戎(Charon)
在6天時間內,新視野號探測器搭載的“遠距勘測成像儀”(LORRI)目睹了冥王星自轉所呈現的不同半球區域。圖像中標出了拍攝日期以及拍攝時飛船到冥王星的距離 北京時間6月16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道,隨著新視野號探測器夜以繼日朝著太陽系的邊緣飛行,冥王星在探測器的視野中正在變得越拉越大,越來越清晰。這艘美國宇航局的飛船目前距離這顆“前大行星”已經不足4000萬公里,下個月的7月14日,“新視野號”將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
而就在近日,新視野號探測器上搭載的“遠距勘測成像儀”(LORRI)設備拍攝了最新的冥王星圖像,可以看出冥王星地表存在的地區差異性,有些區域更加明亮,另外一些區域則顯得暗淡。
然而這樣的地區差異性究竟意味著什么?在目前階段仍然無法給出確切結論,但隨著新視野號飛船不斷接近冥王星,后續圖像的質量只會越來越高,越來越清晰。
這些圖像都是科學家們在接收到原始數據之后經過大量處理才得到的效果,這其中當然可能經過了某些人工的強化處理,但冥王星存在地區差異性,這一點目前應當是已經可以肯定的。
美國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表示:“盡管這些最新圖像是從超過3000萬英里(約合5000萬公里)外傳回的,但它們已經確鑿無疑地顯示出冥王星擁有的復雜地表特征,在近赤道位置上存在清晰的明亮和暗淡區域,另外一些區域似乎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明暗差異。”
他說:“我們可以發現冥王星的不同半球存在差異性。比如冥王星的北半球顯示明顯較多的暗色區域,但其表面最明亮和最暗色的區域則都集中在赤道附近。為何會是這樣的情況?這在目前還是一個謎。”
新視野號飛船目前距離地球約47億公里,距離冥王星約3900萬公里。當它抵達冥王星附近時,其飛掠速度大約為每秒14公里,在這樣的高速狀態下它無法進入冥王星軌道。
因此根據規劃,新視野號飛船將執行預設的自動考察程序,對直徑約3200公里的冥王星及其5顆已知的小衛星——冥衛一,冥衛二,冥衛三,冥衛四和冥衛五進行盡可能全面的勘察,收集盡可能多的圖像和其他數據。
就在上周,研究人員利用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數據發現冥王星的這些小衛星在圍繞冥王星和冥衛一這一對實際上的“雙星”系統運行時,這些小衛星在復雜的引力場環境下會不斷發生翻轉和晃動,顯示出一種混亂的特征。